《【零元走遍西部的故事】停止的陀螺》
第26节

作者: 知行刊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3-22 20:42:02
  五十二、天山天池自由行
  即使游览知名景区,我也从不会跟随任何团队。因为,每个人对于一样美好的事物都有自己的独特视角,同时,也会有自己想要获取的精神层面。如果把所有人聚在一起,去共同探索未知,势必会有让我不满足的地方。既如此,我又何必去陷入禁锢之中,阻碍自由追寻的脚步呢?
  在乌鲁木齐城中,遍登诸山的时候,每次在山顶都会不住的眺望远处的天山及最高点博格达峰,这似乎是每一个人的精神向往。试想一下,生活在这样的地方,无论工作、学习,每当陷入迷惘与困惑,登高望远的时候,那白雪皑皑的天山之顶,一定会让你心旷神怡,再次充满前进的动力。或许每个人都不知道这是为什么,神圣的山峰,总是在你望向它的时候,给予你奋进的光环加成。

  今天我将真正踏上天山,此刻心潮澎湃。
  东西绵延2500公里的天山挺拔巍峨,将新疆一分南北,是准葛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天然分界线。天池位于天山东段,博格达峰北面山腰下,因山顶融雪而形成。海拔约1900米,为一高山湖泊,地处阜康县境内。
  日期:2016-03-22 21:15:49
  清晨,我独自坐上开往阜康的长途车,再倒区间车,历时两个多小时,才来到天山脚下。随后乘坐景区大巴,翻越盘山公路。途中,已初见山之壮阔,河流随路延伸,草场牛羊成群,不多时,即到天池。
  初到池边,我便观测此处地形。北端为天池区域入口;东、西两侧皆为山峦,只是西侧多峭壁,有栈道供游人行走,已完成开发,东侧实为荒山野岭,无路可通;天池南端则背靠天山最高点——博格达峰,雪水正是由此处汇入天池。
  第一部分:向南寻源。
  以天池北岸为起点,游客络绎不绝,我却不屑驻足。喜好追根溯源的我,决定沿西岸山道,往南而去,探索水源由博格达峰流下并注入天池的水口。
  可是,观地图虽近,但走起来却如此之远。山道蜿蜒曲折,忽上忽下,更有多处,已属悬崖峭壁,坎坷难行。好在一路上,还可以看到多处港湾,景色优美。
  步行途中,也可经由乱石堆下到池边,近看天蓝色池水。捧尝数口,虽无甘甜,但冰彻心扉。端坐池畔,因知池水深不可测,近百米而胆寒,可却能欣赏如此美景,尽享幽静的空谷山水,聆听鸟儿鸣唱,怕是死亦甘愿。
  日期:2016-03-22 21:47:22
  行至此时,周围已人迹罕至,我却不忧,抖擞精神,继续向前。先映入眼帘的,是多处高山草原,虽难以达到一望无际的效果,但能看到马儿羊群的悠闲,我亦超然。一路上高耸入天的云松、云柏,是我从未见过的英姿。
  疲惫之际,悄然已快到尽头。此时竟看到了山间淌下的溪流,没错,这就是夏季之冰。表面冰封的溪水暗流涌动,从天缓缓而降。此刻的我无比激动,同时憧憬着池口到底是怎样的壮丽景色?可结果却让我失望了。
  来到天池南端,已不见任何游客,也见不到一滴水源。正当迷惑不解之时,所幸能够见到两位牧民。经询问才知,夏旱之季,根本无水入池。
  可我此时执拗兴起,便再沿河道南行两公里,已达山峰脚下的拦水大坝,依旧滴水未见,只得悻悻而归。
  这一番徒步下来,看表才知,已用两个小时。按脚程算,约行十一、二公里,方怕时间不足,决定火速返回。本想从东岸荒山北归,打听得知,东岸不仅无路,且山道崎岖,路程加倍。于是便打消念头,按原路行、跑相间,重回起点。
  日期:2016-03-22 22:02:18
  第二部分:向西登山。

  回到北岸起点,便向西往,开始登山。终究耗尽体力,来到海拔2700米的灯杆山。山林遍野,既可俯瞰天池,又可远眺乌鲁木齐,着实没白白上山。但远处尚有更高山峰,我却已无力支撑,只得放弃。
  第三部分:向北归家。
  天色不早,决定向北走,离天池而下山。
  下山又有东、西两路。东路天池水,湍急而下,形成瀑布,有一“飞龙潭”,号“东小天池”;西路天池水,缓慢而下,形成溪流,有一“潜龙渊”,号“西小天池”。因个人喜好,便决定先从东走,观赏瀑布。下山时已步履蹒跚,待见景色,稍感欣慰。虽值夏季水量较少,难以展现“飞龙在天”的气势,但尚可接受。
  走到山下之时,双脚早已绵软无力,可细想来,还未得见“潜龙渊”之风姿,稍觉遗憾。我决定再由西路上山,咬牙坚持,一探“西小天池”。
  幸运的是,路途已然不远。完成了最后一个想要到达的目标,心满意足;高山的紫外线晒伤了手臂,我亦不悔。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