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元走遍西部的故事】停止的陀螺》
第25节

作者: 知行刊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3-21 21:14:24
  五十、水磨沟游记
  水磨沟景区,位于乌鲁木齐城东五公里处。因属地震断裂带,故而形成一条南北纵向、一公里长的峡谷山涧,藏于东、西两山之中。
  峡谷南端有数十口地下山泉喷涌而出,形成河流由南向北而去。溪水清澈见底,锦鲤成群。两百多年前,因清朝驻军在此,政府为解决军粮短缺的问题,便在山谷内修建水车、购置磨盘、压制面粉,故而得名“水磨沟”。

  公元1760年,喀什的一位维吾尔族姑娘,因家族平叛有功被召进京。路经迪化(今乌鲁木齐)时,在水磨沟的温泉进行沐浴,也就是“香妃出浴”的传说。
  后数十年,纪昀、林则徐、载漪、载澜等人均因各种罪名,贬谪此地后,游览于水磨沟,因而留下许多的故事。
  我似乎永远都不愿意走正门进入一个地方。
  日期:2016-03-21 21:20:51
  于是由西山而上,缓慢攀爬。不久来到山顶,便是左宗棠雕像及其炮台。公元1876年,新疆大部分土地因遭受侵略而沦陷,左公驳斥李鸿章“海防重于塞防”、主张放弃新疆的言论,力排众议,挥师西征,并“抬棺以明志”决斗沙俄。抵达前线后,迅速收复大片失地,并于此处架炮,轰击乌鲁木齐城内的沙俄军营。敌人望风逃窜,左公一炮定鼎。
  继续前行,西山顶,正中央,可见乌鲁木齐“十景”之一的白塔。不过,塔身大部分已被涂鸦者恶意损坏、刻字,满目疮痍,风光不再。
  跨越西山,来到水磨沟底部,再步行不远,即到山谷南端。可见数口山泉由地底涌出,顺流而下。沿溪流向北行百米,便来到水磨坊。磨坊内,水车藉由水的势能,拉动其旁十几座磨盘,形成行阵,颇有气势。

  走在水岸,每百米,便有桥。索桥、石桥、木桥,应有尽有,种类齐全,名副其实的“小桥流水”。一路到达山谷北端后,溪水出谷而向北远去,我则登上东山“翰文岭”。一路经过山腰清泉寺、萧曹亭、棋盘台,直达山顶,可由高处再次俯瞰水磨沟。目送溪流,难舍难离。
  日期:2016-03-21 21:31:26
  五十一、乌拉泊古城游记
  乌拉泊为乌鲁木齐市南郊乡村,地处达阪城区境内。村中古城,有千年历史。早上乘长途车来到村头,开始一天的徒步行程。

  走入村中,首先便有大片放牧草场映入眼帘,在新疆的乡村,这是必不可少的。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草场已有退化现象,满是裸露痕迹,植被破坏严重,现状堪忧。
  行数里,来到乌拉泊湖畔。千年以来,湖水养育着整片村庄,并且有着遗迹藏于湖底的传说。中午,来到农家经营的小吃店中,点上一碗凉皮,一边吃,一边向村民询问关于湖水的现状。听老乡说,时下水量的减少倒还算其次,只是村南有一座采石场,使用上游水源之后,废水泥沙俱下,大家时常担忧是否有矿污染暗含其中。
  聊天过后,正值村中维族人举办少年运动会,既来之,则也观赏一番。
  日期:2016-03-21 21:46:13
  随后来到采石场,果然机器轰响,沙土飞扬。石堆、沙堆数座堆砌于此。因开采石料,冲沙而过的山体水源,和着泥土,极为污浊,流向乌拉泊湖内。好在水库口前,有大片用于沉降淤泥的过滤池。经简单处理,可保证湖床不受淤泥覆盖,维护基本生态。但是否有金属污染,肉眼则难以分辨。且水土流失当然是不可避免。
  几经周转,终于抵达乌拉泊古城,这个现今被多数专家认作唐代“轮台”的地方,其城墙基本保存完好,黄土夯筑,高约二到七米,总长及宽皆约500米,略呈方形。
  古城内,又以三道土墙将其一分为三,隔成东北、西北和南面三个子城。其中的瓮门、角楼、马面等设施齐全,墙垣上还有对外瞭望的孔道,从其浩大的工程建筑来看,显然具有重大的军事意义。
  日期:2016-03-21 22:08:19
  虽然城内建筑已尽皆毁灭,但整体布局及耕地垄道依稀可见。这里曾出土颇多古代文物,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也在此留下《轮台行》等著名诗篇。
  古城中地表颜色单一,满是黄土,不仅散落着许多年代久远的瓷片、瓦片,且身背保护色的小型蜥蜴们遍地爬行,甚是热闹。
  真实的遗址,往往就是如此,夕阳下,只剩断壁残垣。但乌拉泊古城确实是现已发现的,乌鲁木齐境内时代最早和保存最好的一座古城,且离市区又如此之近,可以说是乌鲁木齐市的滥觞,因而对研究该城市历史的发展具有重大价值,也是人们在乌鲁木齐访古中不虚一行的重要古迹。
  结束了一天的乡村之行,自我感觉收获颇丰。在即将离开的时候,却在村道旁遇到一位悠闲的路警。本想随意与他攀谈几句,竟被拉住,畅谈党政......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