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末路 (细解与明亡有关的那些事)》
第40节

作者: Wubeifa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12-22 13:25:19
  但是俗语有云,先胖不算胖,后胖压倒炕。夏言就属于后胖的那种人。事实证明老老实实做事的人往往是会得到回报的,夏言兢兢业业做事多年,并且始终在台谏官系统内,看似没啥大前途,但老天爷突然就相中了他,猛不丁就塞了个机会到夏言怀里。
  夏言的机会来得很奇特,这个机会还是与“礼”有关。三年大礼议之后,嘉靖对于“礼”的兴趣有增无减。《明史》记载,嘉靖在即位初年,“锐意礼文事”。什么叫礼文事,就是《礼》所指定的一系列礼乐仪轨制度。也就是说嘉靖即位的初年很喜欢搞这些个与礼有关的事情,这与他的性格和学养有很大关系。性格上,嘉靖迷信而又注重小节,所以在礼仪上,尤其是与天地鬼神有关的礼仪上半点都不能马虎,这是嘉靖一辈子的特点;学养上,嘉靖早年在藩邸的时候,最通的一部经书就是《礼》,所以他对这个东西最熟门熟路。

  世宗陛下既然是专家,那礼这种事情就不能随意胡弄了。嘉靖九年,(《明史》记载是嘉靖七年,《实录》记载是嘉靖九年,我们根据史料的可信度,还是选择《实录》的记载),世宗陛下又给群臣们拟了一个新课题,让群臣去研究。这个新课题在我们今天的人看来很无聊,也很晦涩,我试图以我自己的理解来帮大家解释一下,希望大家能够看得下去……。
  陛下的课题是什么呢,有一天世宗估计是又研究礼研究到了深处,突然对于一个很艰深的问题发生了兴趣,于是问大学士张璁说:“我听说,《尚书》说燔柴祭天,又说 ‘类于上帝’ ”。世宗陛下这问题的第一句话就不好理解,燔柴祭天比较明白,是古代用来祭天的仪式,简单说就是要架一个柴堆,在上面燃烧一些祭祀之物以祭天。而“类于上帝”就比较难懂。实际上,“类”是一种祭祀的名目,指的是“非时祭祀”,也就是说不按照固定的时节祭祀就叫做“类”,所以“类”于上帝,就是说不按照固定时节祭祀上帝。

  世宗接着说:“《孝经》又说 ‘在郊外祭祀后稷以配祀天,在明堂祭祀周文王以配祀上帝’,但天不就是上帝吗?不过是不同的形体嘛。《朱子》又说,‘在坛上祭祀就叫做祭天,在屋里头祭祀就叫做祭帝’,现在我们的大祀就是在殿内举行的啊,那按照《朱子》的说法,我们就明显是在祭祀上帝,而不是在祭天嘛。况且现在祭祀的时候,上帝和地祇是一块祭祀的,也不是专门祭祀上帝啊。”

  还没完,世宗接着问:“日和月照临天下,这样的功劳很大啊,现在却每年祭祀太岁等神祇两次,而日月却只是在祭天的时候作为陪祭,而且只有一次。我感到非常疑惑,你来说说是咋回事呢。”
  张璁接到问题的当下就傻了。
  日期:2016-12-22 20:33:41
  要知道张璁虽然以议礼起家,也曾引经据典地给嘉靖父子争名分,但那只是张大人的进身手段而已。对于礼这些东西,张大人并不真正感兴趣。张璁是个干实事的人,他此时正沉迷于改革,对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没有什么兴趣,也懒得去研究。张大人做事能力很强,但这种寻章摘句、稽古考经的学问却并不咋地,要不然他老人家也不会考进士考到四十六岁才考中。嘉靖吃饱了撑的没事干可以成天琢磨这些个事,张璁正在忙着到处推行改革,一堆国家大事需要处理,自己又没学过这些个东西,你让他怎么回答?

  世宗这一系列拗口的问题,其实主要表达了三个关切,第一,我们到底是在祭祀天还是祭祀上帝?这俩是不是一回事?第二,天和地合并祭祀,合适不合适?第三,日月这么牛的神,怎么能够比太岁的祭祀规格还要低?我们连专门祭祀日月的仪式都没有,妥不妥?
  其实,世宗的意思大家都明白,那就是以上三个问题在他心里的答案都是否。他觉得大明现在的祭祀礼仪乱了,根本不符合周礼的要求。上天和上帝搞不清楚,皇天后土搁在一起祭祀,日月的祭祀等级太低。说白了,嘉靖想要复古。
  但是复古是要有巨大成本的。无论是王莽复古还是武则天复古,都曾虚耗海内。张璁这样的实干派和改革派,对于复古是一点好感都没有的,那些虚文能给国家带来什么好处?但是皇帝陛下问到你了,你不回答怎么行呢。
  估计是绞尽了脑汁,找了好几个智囊,张璁才交了答卷,说:“天地合祀还是分祀从上古以来就变了好几次,一会分一会合。我朝刚建立时确实是遵从古礼,分别祭祀天地,到洪武十年才合在一起祭祀。那时候在圜丘的旧址上建了坛,在坛上又建屋,称之为大祀殿,以后列祖列宗都承袭这样的做法。可以说,这个上面的屋就相当于周朝的明堂,这个下面的坛呢就是周朝的圜丘。”
  这里出现了几个与周礼有关的名词,什么明堂、圜丘,它们具体什么样子、什么作用就不解释了,只需知道如今的天坛祈年殿是承袭明堂的概念,而如今天坛的圜丘(自带音响增强效果那个)就是承袭周礼的圜丘。
  张璁说的这些话,实际上是在告诉嘉靖,咱们还是别纠结这个事了。合祀还是分祀历代都说不清,汉朝合祀,宋神宗之后分祀,元代一会分一会合,你能说谁做得不对呢?既然洪武年间就定下天地一起合祀的规矩了,以后一百多年列祖列宗也都一直这么做着,那还能有啥问题?什么明堂祭祀上帝,什么郊祀上天,什么在屋里头就是祭祀上帝,在坛上面就是祭祀上天,太麻烦。我们现在举行大祀的殿,下面是坛,上面是屋,把祭天的圜丘和祭帝的明堂合二为一,很好嘛。

  嘉靖却不这么想。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