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河汉界------聊一聊秦末汉初那段岁月》
第21节

作者: klingkun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一年赵高搞出了“指鹿为马”事件,在朝廷又掀起了一场大清洗。刘邦作战顺利,很快打到秦国本土。远在巨鹿战场的项羽越发的着急,指挥部队破釜沉舟,跟秦军死磕。对于楚军来说,退一步是死,进一步就是去巨鹿分享赵国的财物粮食,所以楚军作战彪悍,给秦军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项羽决定柿子捡软的捏,硬碰章邯那是找死,所以楚军在英布、蒲将军的带领下猛攻王离军的粮道,项羽带领所有参战诸侯的部队猛攻王离部。王离被断了粮道,一时慌了神,被楚军围困。王离的不给力,让章邯不得不带兵救援王离,章邯这么一分兵,围困巨鹿的人手就不够了。这就给章邯摆下了一道选择题,是继续围困巨鹿而放弃王离,还是拼死救援不争气的王离而放弃巨鹿?
  这么大的决定,章邯不敢下,于是派出长史司马欣去咸阳请命。司马欣马不停蹄,去也匆匆来也匆匆,很快回来传达了朝廷的意见:
  第一,杨雄因战事不利被处死。
  第二,朝廷已经是赵高一人的朝廷。
  第三,赵高不见司马欣,还派人暗杀他。
  第四,巨鹿大战如果打赢了,那就是蒙恬的下场,如果打输了,那是杨熊的下场。

  章邯蒙圈了,看来是死到临头了。就在这个时候,张耳的好兄弟陈馀给章邯写信,言明利害关系,劝他投降。也就是章邯这一愣神的功夫,项羽击溃王离军,杀苏角、焚涉间、擒王离。
  也是在这个时候,章邯、司马欣、董翳跟秦军将士们展开紧急军事会议,劝大家一起投降项羽。没别的,与其等着被赵高杀死,不如先投降项羽,回头再找赵高算账。
  就这样,章邯率领二十万中央军,向项羽投降。项羽并不想接受章邯的投降,但是考虑到自己太能作,只带了三天口粮,实在拖不起,于是接收了章邯的投降,巨鹿之战结束,赵国之围解除。
  章邯投降之后,得到了项羽热情的接待。项羽原谅了章邯杀项梁的事,毕竟如果没有章邯杀死项梁,将来谁当老大还是个未知数。再一个,天下无敌的章邯投降了项羽,这是多大的荣耀。从此没人敢质疑项羽是继宋义之后的第五个革命领袖,你想吧,各诸侯就算不怕项羽,还能不怕章邯么,现在章邯都是项羽的人了。
  项羽以鲁公的身份封章邯为雍王。虽然这有点科长任命某人为局长的滑稽感,但是没人敢质疑项羽有封王的权利。至于章邯的部队,项羽交给了司马欣。然后,问题就来了。投降项羽的秦军得有三十多万。这些人里面,有边军和中央军。边军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当年跟随蒙恬的蒙家军,一部分是类似当年陈涉那样的服兵役的戍边军。中央军也是分两部分,一部分是骊山囚徒,一部分是秦国获罪的奴隶,类似获罪的赵高家人。骊山囚徒又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秦人犯罪服刑者,一部分是从从地方上征调来服徭役的人,刘邦当年就押送过这样的人去咸阳。简单分分类,蒙家军、罪人、奴隶都是秦人,而征来服兵役、徭役的都是六国人。这里边秦人有二十万左右,六国人有十几万。当年大家都是秦军的时候,秦人压六国人一头。毕竟人家秦人是主力军,六国人是炮灰。现在大家都叫楚军,那项羽的楚军和秦军中的六国人可玩了命的报仇吧,就收拾投降的秦人。这样一来,秦人琢磨不对啊,章邯这孙子忽悠大伙说投降有好处,结果投降果然有好处,他倒是封王了,我们怎么办?章邯这是坑爹啊。那咋办?秦人们商议,先忍一口气,等到大军破了关中,秦人们回到秦地,谁还认识章邯、项羽是谁?秦人的地盘,秦人做主。

  这消息很快走漏,大军到了新安(今河南新安),项羽下令让英布和蒲将军连夜出手杀掉了二十多万手无寸铁的秦人,就这样,秦军就剩下了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个光杆。
  回顾整场巨鹿之战,项羽之所以胜利,他作战勇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刘邦击败杨熊,而杨熊被赵高处死对章邯影响太大,导致了章邯投降。要论起来,在巨鹿击败秦军的第一功臣,非赵高莫属,他起了决定性作用。而刘邦一路高歌猛进,击败杨熊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章邯投降一个月后,赵高弑君秦二世,立子婴为秦王,跟刘邦商量平分关中。五天后,子婴杀赵高。一个月后,在郦食其四处忽悠下,守关秦将决定投降,刘邦趁势发动袭击。秦军败,子婴投降,刘邦先一步进入了咸阳,大秦帝国宣布灭亡。再过一个月,项羽姗姗来迟。

  这一年是公元前207年,从年初的刘邦、彭越激情相遇,再到年中项羽巨鹿大战,一直到这一年的农历11月大秦灭亡,这样精彩纷呈的一年,都不如这一年的最后一个月精彩。至于这一个月的精彩故事,下节再聊。
  日期:2016-10-17 21:17:56
  十九、一月一世界
  这注定是波澜壮阔的一个月。刘邦进入了秦帝国的皇宫,看着奢华的一切,刘邦感慨,这才叫做人啊。
  根据出征前楚王和诸将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如今刘邦先入关中,那他就以关中王自居。所以刘邦疯狂的报复过去的生活,在皇宫里过起了秦二世的日子。在那一刻,刘邦甚至想这辈子就这么过了,从此不理江湖纷争。
  人就是这样,学好不容易,学坏分分钟的事。刘邦沉浸在腐败的生活中不能自拔,谁劝都不听。
  但是就这样一个人,一个灭亡秦国的秦国敌人,怎么就受当地百姓爱戴的呢?
  这里边还得说是赵高的功劳。
  其实老百姓要的很简单,能安定祥和的活着就好。自赵高乱政以来,秦国出现了无秩序状态。在这种无秩序状态下,老百姓的基本生活是不能保证的。比如说学生上课听老师讲课,这是秩序。学生不爱听上去打老师,学生受到相应的惩罚,这也叫秩序。但是学生打老师,不会受到惩罚,那这就是无秩序了。学生能打老师,那老师也能打学生,学校就不是学校了,成战场了。到社会上也一样,杀了人的不会受到惩罚,偷东西的上街明抢,看谁家不顺眼进门就砸,那这个社会就处于浩劫当中。

  刘邦这个极具流氓特质的人,之所以被极度排外的秦人爱戴,就是因为刘邦入关之后,让秦地恢复了秩序。杀人者偿命,伤人者入刑,偷盗者抵罪。这就是传说中的约法三章。
  本来刘邦正在纸醉金迷中探寻人生的真谛,谁劝都不听。这时候张良过来劝,说项羽快来了。刘邦一个激灵,赶紧搬出皇宫,封了府库,远离美女,成了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与此同时,项羽到了函谷关。项羽发现关上都是楚军旗号,但是这帮人不让项羽入关。项羽发怒,派英布攻打函谷关。项羽一路从容的杀入关中,驻军鸿门(今陕西临潼)。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鸿门宴即将上演。这段故事被演绎的很多,分析的很少。一般都认为刘邦狡猾,张良聪明,曹无伤小人,樊哙雄烈,项伯吃里扒外,项羽缺心眼,范增聪明且无奈。但是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来分析一下事情的始末。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