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河汉界------聊一聊秦末汉初那段岁月》
第14节

作者: klingkun
收藏本书TXT下载
  人就是这样,你不让他跑吧,他一定会跑路。你直接告诉他能跑路,他反倒不好意思了。有人就问啊,我们跑了,您怎么办啊?刘邦回答的也干脆,我也跑。
  那大家一琢磨,单丝不成线,孤木不成林,不如一起跑吧。而刘邦一辈子最大的一次炒作,即将发生。刘邦和大家一起喝酒,然后就“醉”了。刘邦趁着酒劲带着大家分前中后三队人马跑路,刘邦在中队。这三队一共多少人呢?无论是《史记》还是《汉书》都记载为十几个人。十来口子人,为什么还要分三队呢?一队也就是三四个人,有必要分这么细吗?有,因为重点就在后队的三四个人里面。

  前队开路者很快就在路上遇到了一条大白蛇挡路。这帮人害怕啊,于是去找刘邦,说咱回去吧,前边有一条蛇挡路。刘邦听完,走上前去拔剑斩蛇,然后继续前进。没走几里地,刘邦因为“酒醉”,就地睡觉。没多久后队的这三四个人赶到了刘邦睡觉的地方,绘声绘色的给前面两队讲了个故事:

  原来就在刚才,后队看见有个老太太守着一条断成两段的死蛇在哭。大家问问吧,为啥哭啊?老太太说,他儿子是白帝之子,变成大白蛇被赤帝之子给斩了。大家伙觉得老太太说的也太玄了吧,准备削她,没想到老太太不见了。前队、中队的伙伴们一听,马上告诉后队的伙伴,那条大蛇就是刘亭长斩的。这样大家一琢磨,如果大蛇是白帝之子,难道刘亭长就是传说的中的赤帝之子?合着咱们一直跟着神仙啊。这里边前队和中队都是不明真相的群众,后队一定是刘邦的亲信。

  那么说这个白帝和赤帝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是中国古代所谓的五方上帝。赤帝就是炎帝,白帝是少昊。此外还有黄帝轩辕、黑帝颛顼和青帝伏羲。大家伙把这事跟刘邦之前的故事一关联,不得了啊,那个给刘邦父亲戴绿帽子的龙神不是别人,正是传说中的炎帝啊,难怪算命的老头说他是贵人,难怪他大腿上有按照地煞七十二星排列的黑痣,难怪江湖传说他身上常有龙浮现。
  刘邦在大家眼里越发的神秘,由于刘邦太神秘了,加上私放民夫,所以亭长当不上了,只能去芒砀山落草。更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吕雉带着孩子去找刘邦,在没有导航的前提下,吕雉居然找到了刘邦。问她怎么找到的,她楞说是被刘邦头上的云气吸引来的。
  从此刘邦就像神一样存在于芒砀山,这就是炒作的力量。
  刘邦其实一直在等待一个机会,终于,机会来了,陈涉在大泽乡起义,刘邦正式走进了反秦大革命当中。至于刘邦怎么挣来第一桶金,下节再聊。
  日期:2016-10-05 21:48:06
  十三、跟随陈涉的脚步
  芒砀山,总和很多造反的故事有着不解之缘。除了咱们目前要说的这位刘邦同学在此装神之外,日后陈涉会被庄贾在此杀死,张飞也会在此聚啸,曹操会在此盗墓,混世魔王樊瑞会带着项充、李衮在此跟梁山叫板,李自成也会在此藏匿。总之造反不去芒砀山走一遭,那就好比吃北京烤鸭没有上好的甜面酱,那是不完整的造反生涯。

  芒砀山是一片山的总称,这片山地跨今天的豫皖苏鲁四省,里面山头林立,地势错综复杂,绝对是上山落草、躲避官府围剿的圣地。刘邦在芒砀山装神仙是暂时的,虽然看上去仿佛刘邦在荒郊野外占山为王,但是事实上他从没远离过人类社会。
  优秀的政治家都懂的蛰伏,比如袁世凯被摄政王载沣赶回河南项城老家疗养“足疾”,但是袁家的电报房比朝廷中央的电报房还忙,袁世凯一直掌握着天下大事,伺机还朝。
  刘邦实力没那么大,但是在芒砀山里的刘邦,一直掌握着沛县的动向,伺机出山。沛县很多不安分青年都纷纷前往芒砀山投奔传说中神仙转世的刘邦,就在刘邦拉起了一直上百人的队伍之后,陈涉在大泽乡起义了。
  前文中我们聊过,陈涉起兵,那是势如破竹,很快就打到陈县称王。在陈涉的鼓舞下,很多人都打着陈涉的旗号闹革命。那个善于敛财的沛县令,正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上举棋不定。作为秦朝的革命干部,他也算得上深受国恩了。但是在帝国危难的时候,沛县令选择站在帝国的对立面。这倒不是因为沛县令出于正义而要推翻暴秦,而是因为他发现很多地方官随着这股风闹独立,有不少称王称霸的。沛县这块地方,秦朝的正规军来不了,陈涉的起义军视他们为自己人,怎么说都是一笔划算的买卖。沛县令找来自己的俩秘书商议大计,这俩秘书一个叫萧何,一个曹参。这哥俩一合计,沛县令说得对啊,是时候和秦王朝划清界限了。但是,就沛县这些人马来说,绝对不能由沛县令领导。道理很简单,但凡是天下大乱,遍地都是反政府武装的时候,谁能成事,全看煽动力。举个例子说,韩信本事够大吧,为啥他不能拉起一支队伍来呢?关键是他不会炒作,也不具备尊贵的血统,在人民群众之中毫无煽动力。陈涉的成功,靠的就是“张楚”这个口号和扶苏、项燕的煽动力。沛县令贪名远播,断然做不了革命家。而且就当时而言,让老百姓拿这个贪官泄愤,是非常必要的笼络人心手段。

  那么说谁能做沛县的革命领袖呢?很明显是刘邦。陈涉无非说自己是扶苏的人,而刘邦可说自己是赤帝之子。再加上萧何、曹参跟刘邦一直是哥们。刘邦出山的机会到了。萧何对沛县令讲,带着全郡人民造反不是个稳妥的办法,为啥呢?老百姓凭什么听你的呢?所以这事要想干成,得先有城外的豪杰跟着沛县令混。到时候就算城里人民不听话,让城外豪杰杀几个人,队伍就好带了。
  沛县令觉得有道理,就让萧何、曹参负责找豪杰。萧何说有现成的,芒砀山就隐匿着英雄好汉,而且他们还打算跟大人您混。就这样,樊哙被委以重任,负责去芒砀山招揽豪杰。就当时而言,刘邦、卢绾、萧何、曹参、樊哙、夏侯婴等都是常在一起玩的哥们,等到刘邦带着队伍接近沛县的时候,沛县令才发现不对。
  什么城外豪杰啊?那不是刘季么?再看他身边的那几个人,看着都面熟,都是沛县地面上的难缠角色。当初他是亭长,我还能管他。如今他是赤帝之子,他能听我的?很明显这是刘邦、萧何、曹参一起下的一大盘棋,套路太深了。
  沛县令识破了刘邦的计谋,就开始关闭城门不让刘邦进城。与此同时,萧何与曹参俩人精第一时间嗅到了死亡气息。为了不被沛县令杀掉,这俩人连夜翻墙出城,逃到了刘邦的身边。刘邦听了萧何、曹参介绍完城里的情况,就往城里发帖子,内容就是赤帝之子要来解放沛县人民,胆敢阻挡神之大军的,只有死路一条。城里边的大户人家和平民百姓都纷纷响应刘邦,杀掉沛县令而迎接刘邦进城。然后,问题来了。谁当老大呢?

  萧何、曹参建议刘邦当老大。刘邦自然不肯,要求人民群众选举出一个德高望重的人来当老大。选谁呢?城里边的老百姓议论纷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