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河汉界------聊一聊秦末汉初那段岁月》
第9节

作者: klingkun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这个狼烟遍地的时候,大秦三大王牌军表现出了超强的心理素质,国难当头,无论是北方王离手下的精锐边军,还是咸阳周围的近卫军,亦或是南方任嚣手下的水陆两栖军团,都有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气魄,大家不约而同的作壁上观,比清末张之洞、刘坤一、李鸿章联合起来拒绝参与对八国联军的战争还默契。
  直到陈涉部将周文的大军攻打到了秦朝本土,这才引起了朝廷的高度重视。此时任嚣的部队驻守南海郡,离中原太远太远了,根本指望不上。北方王离的部队开始往南调拨,但是远水不解近渴。关键时刻,李斯大胆启用会计出身且没打过仗的章邯为将,发动骊山七十万囚徒组成大军,这才遏制住了陈涉的攻势。
  就在不久的将来,章邯被项羽活捉,其麾下七十万中央军在战争前后死走逃亡外加被项羽活埋,全军覆没。王离的三十万王牌军在南下平叛之前就开始出现士兵的减员情况。这就好比陈胜、吴广、刘邦等带着去北方戍边的兵丁,或者因为内地闹革命,没能去边将完成军队的新陈代谢。另一方面,蒙恬死后,士卒非常寒心,王离压根掌控不住这三十万人马,等到巨鹿之战以后,王离战败被项羽俘虏,秦朝最精锐的十万边军全军覆没。任嚣的大军据在岭南,中原大乱,他完全不参与此事。后来任嚣病重,他传官位给副将赵佗,命令他不许参与中原的混战,要求赵佗自立为王。赵佗就此建立了南越国,汉武帝时期这个国家才归顺汉朝。也就是说秦朝的南部驻防军,就这样独立了。秦朝的百万大军在秦末战争风云当中,完全失去了往日的风采。那么说这支曾经席卷天下的军队,为什么会在秦末突然失去战斗力呢?下节再聊。

  日期:2016-09-27 01:08:59

  九、报仇的最高奥义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曾写过一篇著名的《六国论》,在这篇文章中,苏洵写了一句非常有道理的话:“灭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按理说拥有百万大军的秦帝国,不至于让一个小小的陈涉带着一帮饥民横扫半壁江山。正如苏洵所言,真正灭了秦国的是秦国自己,绝非那遍地狼烟。
  顺着苏洵的观点细思一下,灭秦者秦也,绝对不是一句虚言。因为干掉秦帝国的人,不是陈涉,不是六国贵族,不是刘邦,不是项羽,而是当时跟秦帝国仇恨最深的一个秦人,也就是那个跟秦朝宗室一样嬴姓赵氏的赵高。
  你看那些位所谓的秦国仇敌,也就体格虚弱的张良是个汉子。包括项梁在内,大多数所谓秦朝的仇人也就是背地里洒洒传单,宣扬一下类似“亡秦必楚”、“今年祖龙死”、“秦始皇死而地分”之类的口号,只有张良正儿八经弄个刺客去报仇。
  再说这位赵高同志,人家报起仇来那是思路很清晰,报仇有技巧,非常的高效。

  前文中我说过赵高年轻的时候非常刻苦,他努力学习,精通刑律。写的一手好隶书,练的一身好武功。中国几千年来的太监史中,能有这综合素质的太监,也就是明朝的郑和和赵高有一拼。
  赵高提高自我属性,为的是引起秦始皇的注意,这样他才能进入后宫。进宫后的赵高曲意逢迎秦始皇,得到了秦始皇的百般恩宠。一向以严刑峻法自称的秦帝国皇帝,居然会对犯罪的赵高网开一面,可见赵高多会来事,也可见《秦律》多么的有针对性,更可见秦始皇这人其实没什么原则。
  赵高走了这份恩宠,接近并控制了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也正是因为如此,赵高在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中,运作胡亥一定要跟着去,因为只有这样,赵高才能跟着去。在这次出巡当中,有了胡亥和赵高的加盟,事情变得诡异起来了。秦始皇突然暴毙途中,赵高突然拿出成熟的方案联合李斯发动政变,赵高和李斯矫诏杀掉帝国的接班人扶苏和帝国的保护神蒙恬,扶植胡亥继位。这一些列的事件,一环扣一环,显示出了赵高超强的运作能力。秦始皇为什么会暴毙?如果不是赵高拉拢李斯搞政变,或者说如果当时蒙毅没有去祭天,或许背后的隐情并不难查出。

  秦二世胡亥继位,由于没有蒙恬的庇护,赵高几乎杀尽秦朝宗室,只有秦始皇的儿子公子高留下了后代。这样报仇比张良弄个刺客来的痛快吧,比那些背地里发帖子的六国贵族直接吧。不过这并不算完,赵高要想散尽胸中仇恨,就必须把秦帝国连根拔起。毕竟全家被阉的愁太大了,赵高绝不会这么简单的善罢甘休。为了毁掉秦始皇的毕生基业,赵高再发动政变,杀实权派李斯、冯去疾、冯劫,从此大权独揽,能可劲的折腾秦国。比如说打仗这事,再没人敢立功。当年李由死守三川郡,挫败了陈涉部将周文灭亡秦朝的军事计划。李由功在社稷,结果被赵高判了通敌。李斯启用章邯屡战屡胜,结果被赵高判了谋反。你说谁还敢立功去挑战赵高的地位?

  那么说不立功就没事了吗?不可能。疑似名将杨端和之子的杨熊,因为作战失利被斩首,这仗是真没法打了。
  回首赵高的报仇之旅,直接结果就是彻底搅散了秦帝国。章邯好不容易从七十万囚徒和奴隶之中选拔训练了一支极具战斗力的中央军,力挫叛军还杀死了叛军大头目项梁。由于章邯是李斯举荐的,所以大功未赏,章邯心怯。为免死的冤枉,章邯投降了项羽。
  再看北方边关的三十万大军,这里边一多半是像当年陈涉那样的,从地方上强征来服兵役的民夫而已。蒙恬死后,场面就控制不住了。等到王离带军平叛的时候,这支王牌部队还剩下十几万人。军队能不能打,真不在这支部队有多少人,有什么装备,关键看谁带的兵。

  当蒙恬换成了王离,秦军这支虎狼之师就变成了猫狗之师。不是说所有的军三代都会打仗,论带兵,王离别说跟老司机蒙恬不能比,跟新手章邯也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再加上赵高乱政,终于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王离遇上了项羽,兵败被俘。至于王离的结局,有人说他和章邯的二十万降卒一起被项羽活埋。有人说他逃出囹圄归隐山林。不管怎么说,这位响当当的军三代退出了历史舞台。

  同样是手握重兵的边关大将,海南尉任嚣因为地理位置的不同,做出了有区别于章邯、王离的选择。任嚣决定割据南方三郡独立,在当时天下大乱的情况下,跟着秦国会被项羽屠杀,跟着项羽会被秦国屠杀,总之中原血雨腥风的时候,南方的任嚣和其继任者赵佗在岭南建立了王道乐土。任嚣死后,赵佗根据任嚣的意愿,建立南越国而称帝。所以那时候真要有人为了避祸而隐居,一定是到南越国,而不是桃花源。

  在赵高的折腾下,秦国三大王牌的百万大军连番号都没了。那这回赵高再无担忧,从从容容的杀掉了秦二世胡亥。
  本来赵高打算和关东群雄聊聊,你们的仇人已经都被我给灭了,咱们就恢复到战国时代的政治版图,谁愿意复国就复国。那秦国呢?赵高不在乎接手这个为人民服务的任务,担任秦国的大王。“皇帝”这个头衔在当时并不那么深入人心,赵高只想当个秦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