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鬼鬼祟祟的爱情之第三部英雄辈出》
第5节

作者: 潇纵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7-31 22:48:20
  【35】陈明丽需要手术。
  可当时,一个公社只有一所卫生院。他们所在的集体户距离公社卫生院有十多里山路,生产队里只有一辆牛车,无论如何也是来不及的;找家长找学院更是不可能,那时的乡村没有任何通讯设备,一切异地联络都一律靠迟到的书信。即便有电话,又能怎样?后援在千里之外。
  怎么办?
  也许在郑秋天赶到之前,徐淑杰对陈明丽做了不当救治?(医人的后代嘛,大多脑袋里都熏上些简单的医学常识。不过懂得多少、理解得对不对、实践时有没有偏差就不好说了)也许陈明丽根本就不是初次得病?总之,现在已经明显有了穿孔的迹象。
  陈明丽有生命危险。
  怎么办?

  时间已经连害怕和犹豫的工夫都不给了。要么明知来不及也往公社卫生院送,反正尽力了,条件有限,自己什么责任也没有。只是陈明丽必死无疑。
  怎么办?怎么办?
  日期:2016-07-31 22:50:45
  【36】平日里,人的本性和品质是不大看得出来的,几乎千人一态或者万人一面。只有在事变和事件面前才能于瞬间区分出英雄和狗熊、人杰和人渣。
  郑秋天,在这万分危急时做出了一个天大的决定:就地为陈明丽手术!就在集体户!自己操刀!

  之前,郑秋天并不是外科医生,也没有机会被定义为全科医生。但这不妨碍他做决定。只有这样,或许才能捡回一条人命。
  决心不是问题,有问题的是:第一,自己不是普外科大夫,因此从没做过这种手术;第二,不具备无菌条件造成的感染同样可以要了陈明丽的命。第三,术中可能出现的种种不确定。
  如果失败,代价极高,自己将必然由仁心仁术一下子变成千古罪人,到那时(在那个任何事都要上纲上线的年代!)别说什么事业前途理想了,单就是“阶级敌人捣乱破坏”“谋害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代表地、富、反、坏、右反攻倒算”“和美、蒋里应外合,妄图推翻无产阶级红色政权”等等等等一大摞帽子随便哪一顶扣到头上,都够他郑秋天死上几百回的。
  日期:2016-07-31 22:54:04

  【37】但不利己的风险毕竟只是可能,而病人的生命则必然掌握在自己手中。
  郑秋天知道,在这个关键时刻绝不能给自己泄气。他做了一次深呼吸,挺了挺腰板,攥紧了拳头,对自己说:“你大学时就是学校尖子,你没服过输;你比别人刻苦,因此你的基本功异常扎实;你跟着最好的导师学习,你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你观摩过无数例堪称教科书水准的精湛手术,你不缺乏阅历;你平时经常助人为乐,别紧张,这回仍然是其中普普通通的一次;你生平最敬重英雄好汉,今天终于有机会与他们比肩看齐了,不许怂,郑秋天,冲上去!”

  一切在有条不紊中飞速进行。
  郑秋天安排徐淑杰跑步先到广播站通知社员来献酒献醋献纱布献钳子献手电筒,没办法,那时物质极度匮乏。但他没敢说让大家来献血。虽然由于具备方便条件,同学们下乡之前都做过体检也都验过血型,陈明丽也知道自己的血型,但毕竟乡亲们的血型他不知道,要献就是自己好了,他和陈明丽的血型相同,都是B。
  日期:2016-07-31 22:55:52
  【38】他嘱咐徐淑杰说,告诉大家,要快,一定要在10分钟内全部送到。然后你再去找大队的赤脚医生范根生,一是叫他马上带着他手里所有器械、药品、还有他老婆,赶到集体户;二是让范根生安排他儿子以最快的速度赶上牛车到公社去打电话通知陈明丽的家长,并到公社卫生院买些术后可能用到的药品。
  这个范根生是前几年刚刚从郑秋天他们学院毕业的工农兵学员,可以算作郑秋天的学生。虽然他比郑秋天大很多,但仍一口一个老师的叫着。
  范根生人很好,病看得也还不错。虽然毕业后他从没上过手术台,可那又怎样,做手术也不能光是一个人战斗。而在这里,除了范根生你还能找到谁呢,就连他老婆都得算上一份。
  日期:2016-07-31 22:57:48

  【39】手术需要助手,范根生的老婆跟着范根生也多少懂点粗浅常识,并且胆子大,如果换成一个没有任何胆识又根本不懂医的人上这样的手术台,非吓尿裤子不可,根本帮不上任何忙。(比如性情懦弱的徐淑杰,这会儿在室内就派不上任何用场)另外范根生的针灸手法相当了得,在没有多少麻丨醉丨药的情况下,还要靠针灸发挥作用。(针灸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真的发挥了很大很大作用)

  这边,郑秋天先烧了两大锅开水,一锅用来加醋,熏蒸房间进行空气消毒;另一锅用来煮可能找得到的所有剪子、钳子、针线、刀和沙布等等。
  接着,他把女生们每人一张的课桌(特点,优势。学校嘛,有的就是这个。咱们学校为孩子办集体户,不光跟来了老师,还跟来了成套的桌椅)整齐地排列在一起,上面铺了被褥,被褥上面又铺了塑料布,一张临时手术台就搭好了。
  日期:2016-07-31 23:00:30
  【40】这一切做得相当麻利。
  这时的陈明丽疼得几乎要昏过去了,不停地翻滚、哭喊。郑秋天一边轻声细语地哄她,并不失时机地向她说明情况,做术前思想工作,以便得到她的配合;一边给她往胃里下他自己刚刚动手制作的简易胃管,以减小腹压缓解疼痛。
  开始有人陆陆续续送来手术需要的东西。果然,这些东西绝大多数为日常用品,绝非医用,只好因陋就简。
  农民是最善良最实在的,听说有知青病了,都放下手里的事赶来看望并想帮些忙。不大一会儿,屋里就聚了很多人。
  随后,范根生和他老婆也到了。
  范根生跑得满脸是汗,身上挎着药箱,手里拎着个大布袋子。她老婆是个既能干又能张罗的爽快人。一进门就大着嗓门往外撵:“大家都到外面去。拿了东西的你放下东西也都到外面去。这不是看戏赶集,这里现在是卫生院,要在这儿手术,这里现在必须得干净,还得肃静,你们这么乱哄哄的,不是帮倒忙吗?”

  日期:2016-07-31 23:02:15
  【41】郑秋天几乎用敬佩和感激的眼神看了根生嫂一眼。这番话是他自己想说但没来得及张口的。毕竟自己是陪同接受再教育的角色,这种话还是由根生嫂说出来效果更好。
  郑秋天让根生嫂挑一个胆大心细头脑灵活的妇女留在屋内,再指定几个认真负责的男人守在院门口,不允许任何人进来。
  郑秋天指挥两个女人把“手术台”用酒反复擦洗几遍,再把陈明丽的衣服脱掉,并教她们笨手笨脚地给陈明丽备皮。接着,他又指挥范根生把所有器械备品最后再煮洗一遍摆放整齐。同时他自己也没闲着,他先忙着查看范根生的药箱,把所有可能用到的药摆在了“手术台”边上,然后将陈明丽抱到“手术台”上,用仅有的一点酒精和碘酒为她做最后一次消毒。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