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暗黑录》
第60节

作者: 老资格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一个是叔叔,一个是从子(侄子),现在看来却颠倒了。
  她看着王巨问:“小哥,为什么你要提出三条要求?”

  三条要求不算过份,终让李家多少有些不悦,不管以后你有多大出息,现在是我家高你家低。
  王巨平静答道:“我还有弟弟妹妹,所以入赘不妥,眼下也贫困,朱家虽有意资助,我是读书人,没有必要,也不想受人恩惠。至于亲事往后拖,主要有两条,第一我的弟弟妹妹现在比较小,几年后他们就渐渐大了,而且我志在科闱,可是想出人头地太难,必须要安心读书。其次女大十八变,男大也十八变。万一我以后变得不肖,你家也可以悔婚,不会害了李小娘子。”
  “万一你唱名东华门呢?”李母逼问道。
  榜下捉婿太凶狠,只要能捉住,不管是老头子,还是有没有成亲的,都会拼命往家里拖。
  至少三分之一的进士都被中原大户人家捉走了。
  一门婚约到时候会起什么作用?
  “那个倒不会,想要唱名东华门,太难了。最少在及冠之前,我恐怕没那学问,更不会有那不切实际的想法。我的想法是看能不能在及冠之前,能成为一名举子。然后学习那些士子,一考二考三考……”
  李员外呵呵乐了。

  “那么这几年你有什么打算?”
  他没象王巨讲那个大道理,但差不多吧,不管一二三考,能考中王家坟头上就冒青烟了,甚至延州都会轰动,可怜的延州,至今还没一个进士呢。
  然而眼下得活。
  “李员外,那个盐啊……”朱欢坐在一边悄声说道。若是能谋利,当真忘记掉王巨?当然,现在还没有销售,朱欢也不会与王巨细说,更不知道会产生多少利润。再说,还有夏国剑一年能分得几十贯呢。

  下句话就不大好说了,插钗后,你李家当真不顾这个女婿了。三管齐下,王巨兄妹生活还不能保障吗?你女儿还会吃亏吗?况且王巨还在迅速成长着,到了二十岁时,他成长到什么地步,只有天晓得了。
  王巨不恼怒,做父母的考虑肯定要长远一点,难道由着女儿的性子,让她嫁给一个乞丐或者歹人。
  这是不势利,而是对子女的关爱,何为势利,那是纯粹的嫌穷爱富,那么他今天就不可能坐在这里了。
  王巨平静答道:“我在寨子里也说过,让他们控制夏国剑的产量,其实就是多少力气挑多重的担子。我现在还小,能温饱就行了。暂时不能多想,学习才是我眼下的关健。”

  他准备去拜张载为师,没有说了。
  那不是准备去做张载普通的学生,若那样,张载的弟子不要太多。
  但想要成为张载的亲传弟子,自己必须有拿得出手的学问,不是他前世的学问,而是经义诗赋上的学问。
  在这上面,他至少基础还是比较差的,但宋朝官员多是磨勘制度,张载在云岩县顶多呆三年多半便会转到渭州,难道自己到渭州求学。所以这个时间必须要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元旦就要实现,越早越好。但想早,自己必须得刻苦学习了。
  这就是插钗。
  草帖子细帖子过后,男女家长会面,男女本人也要到场,实际就是相亲,若男方不满意,拿出两匹彩锻给女方压惊。若满意,男子拿出一根金钗插在女方头上,那就是标签,是男方的人了。当然后面还有许多礼节,但这个不急,双方可以商议着提前或腾后。
  但在插钗之前,双方家长也会交流一下。

  王巨有家长,但是姜家的人,不能来,只好让二叔代替。然后是李员外夫妇以及李妃儿,朱欢与媒婆子。
  李员外夫妻对视一眼,王巨谈吐自如,还算满意。况且王巨也说了,还有六年呢,他不好也可以悔亲的,当然这是王巨的一种自信。那还说什么呢?
  两人点点头。
  朱欢立即说道:“小郎,还不插钗?”

  王巨拿出一根金钗,插向李妃儿的头发,看着李妃儿喜悦的俏脸蛋,虽是订亲,他心中多少还有些罪恶感,于是那只手不停地颤抖着。
  赵祯翻看着延州送的奏章。
  李谅祚越长越大,对没藏讹庞就越发地不满。没藏讹庞为了控制李谅祚,将女儿嫁给他做皇后,李谅祚于是以彼之道,还彼之身,与没藏讹庞的儿媳妇梁氏勾搭上。白天视事于国,夜晚则带着侍从去梁家私会梁氏。
  梁氏的丈夫没藏怼甚忍无可忍,便挑唆父亲,于是父子俩打算等李谅祚私会梁氏时,伏甲兵于梁氏寝室旁边,然后突然闯入,击杀李谅祚。
  但这个安排却被梁氏听去,密告了李谅祚。
  李谅祚召没藏讹庞进宫,带到密室中,卫士涌出,于密室中将没藏讹庞执杀,又杀其子,其弟侄与族人悉数坑杀。
  这是四月发生的故事,还是没藏讹庞的家奴王文谅逃入延州,六月延州才得到消息,禀报给赵祯。
  赵祯看着这个奏折,露出满脸的懊悔。
  如果没有王巨,宋朝没有能恰会算的刘伯温诸葛亮,机会错了也就错了。

  但王巨与赵念奴分别的时候,王巨说了这件事,不用多,只要派人通知没藏讹庞,防范住你家那个儿媳妇,西夏就完了。
  赵念奴回到京城忽信忽疑地禀报。
  赵祯也忽信忽疑,他立即通知程勘去查。
  程勘很快就有了回禀,不错,没藏讹庞与李谅祚似乎开始水火不融,至于那个梁氏确有此人,才十三四岁,刚刚嫁到没藏家。但西夏小皇帝有没有与梁氏私会,目前还不知。
  说明这条消息还是有来源的,并不是那个大牛胡说八道。因此赵祯做了两件事,一是派皇城司的人密查王巨,不仅是王巨所想的赏赐,还有对这则消息的确认。其次让程勘再派密探细查那梁氏。

  先是史旰传来消息,王巨的种种,甚至在密奏上也闹出乌龙,朱家有高人,协助朱家指挥了黑岙岭一战,又化解了宝藏危机。
  这一说赵祯头痛了,又将女儿喊来。
  问题就在赵念奴身上。
  赵念奴回京后听信了王巨计策,大闹特闹,连司马光都差一点下海了,羞愤之下,要辞官。
  所以赵祯有的不敢说,甚至不敢让见过王巨的那两人去延州,省怕泄露了赵念奴的事,毕竟程勘见过他们一回,再去程勘可能会产生疑心了。
  于是这几方都有点不清不楚的。
  赵念奴又将情况说了一遍,然后看着密报雀跃,就是他,父皇召他进京给他一个官职吧,可是一个人才哎。

  赵祯将她轰下去,那有那么简单的。然后又下了密旨,让其他人回京,史旰留下继续监视。再等程勘消息,直到元旦节时,程勘才好不容易打听到消息,李谅祚确实与梁氏有一腿。
  赵祯便将群臣喊来商议。
  但错就错在这里了,如果将两府宰执喊来议事倒也罢了,可赵祯以为这可能会是大事,于是也喊来了其他重臣,包括起居舍人知谏院司马光。
  司马光一听就立即反驳,讹庞威福自专,即非谋逆,罪固当诛,岂有中国之君教人之子杀其父,教王之臣杀之王为己利耶?
  将赵祯活活气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