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暗黑录》
第18节

作者: 老资格
收藏本书TXT下载
  况且他还有弟弟妹妹,在寨中用费很省的,进了城什么都要花钱,自己用什么来养活一家三口?
  “谢过东翁的好意吧,我还要再学习几年……”
  这不是推托的话。
  如果考理解能力,那么自己自学起来会很快的。但不是如此啊,不但要理解,还要死记硬背。
  如用“风之始也”作赋,不读过《毛诗》,知道怎么作?
  读过毛诗正义并记住了,就知道“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风之始,此风谓十五国风,风是诸侯政教也……正义曰:序以后妃乐得淑女,不淫其色,家人之细事耳,而编於《诗》首,用为歌乐,故於后妃德下即申明此意,言后妃之有美德,文王风化之始也。言文王行化,始於其妻,故用此为风教之始,所以风化天下之民,而使之皆正夫妇焉。”
  那么根据这段注解,便能立意作论写赋了。
  “那也好,若是……你能成,老夫会劝员外,你再用一些功,进了州学后,到时候保你中举人。”
  不要以为延州教育落后,就容易中举人。
  这玩意也象后世指标那样,看情况给名额的,毕竟每年国家要拿出一笔不菲的钱帛担负举子来京的路费以及基本花销。一些教育发达地区,给的举人名额就会多一点。若是教育落后地区,给的名额便很少。

  象延州这种以备战为主,教育不是很重要的地区,每次解试只给几个名额。
  并且为了防备西夏突然入侵,非是知州主持封院考试,一般多是通判、判官甚至录事参军这些副属官员主持解试考,因此有更多的徇私舞弊现象。
  除非才情过人,让主考官不得不认同,一般贫困子弟很难考中举子。
  就是才情过人,说不定主考官还没有那眼力赏识。
  若是朱家相助,那么王巨便会有把握通过科举的第一关。但那样,朱家可能会拿出很多钱打通各个关节。
  据传咸平二年一个叫任懿的举子花了三百两银子便从王钦若手中卖了一个进士,结果咸平五年此案还是曝光,虽然那一案大才子洪湛成了王钦若的替死鬼,但此案过后,封院制度更严格了,并且六十一年下来,进士更贵。若换在现在的行情,若是能用钱买到进士,那怕曝光,恐怕一万贯钱都买不到一个进士名额。即便是举人,没有千贯钱也休想拿下来。
  但在延州,想走正路,真的很难很难,尽管是举子。
  总之,朱家这次是想卖一个人情,你不受也得要受。
  其实王巨现在并不急切,初来到宋朝,得有一个大约的了解,非是史书,况且史书当真可靠吗?而且他还小,许多事做不了。所以必须先活下去,慢慢地成长。

  但这个活下去,都无比的困难,以至不得不去做骡子。
  所以赵念奴给了一支玉簪,他便承诺将赵念奴护送到京城。
  人生啊,总归有许多无奈。
  王巨只好拱手说道:“那就谢过东翁与朱管事了。”

  “无妨。”
  实际也是一笔交易,两个可能的承诺,王巨就必须要精心使朱俊脱抬换骨,并且王巨还不得不要领一个天大的人情。
  二婶走了过来:“大牛,分钱了。”
  “哦,”王巨心中有点激动。
  鄜县那一战过后,小公主担心皇城司,自己担心淌了不好的浑水,小公主付了买驴的钱,却忘记打赏自己。
  节操的神马未必那么重要,王巨不能直接开口要赏吧,然后就离开了,得了一套《五经正义》,一头驴,还有那根簪子让朱清买了十九贯,比以前好,可仍然很穷。
  他兴冲冲地来到寨前晒谷场上。
  王全将朱清的牛车牵来,满满一牛车嘉佑元宝,它是宋朝现在流通中最不受欢迎的铜钱,但它终是铜钱,是硬通货。
  朱家为了表示诚意,剑未上手,先给了四百贯钱,因此全寨上下欢天喜地。
  王勋用筹码在算账,是得了不少钱,但开始也购买了一些材料,比如石炭,这些成本是寨中乡亲凑的,现在必须扣除下来。
  王巨看着急,上前道:“四叔,我来吧。”
  “也行,”王勋道。黑岙岭山道上的事大家伙死死瞒住的,包括妻儿都不敢说,以至寨中许多妇人对王巨态度还象从前一样。不过参加那一战的丁壮心中清楚。
  对王巨来说,这都是简单的账目,迅速就将成本弄清楚,然后说道:“翁翁,剩下的钱怎么分?”
  “大牛,你与元黑子一人得四贯,余下的寨中乡亲均分了如何?”
  “老族长,大牛分少了吧?”二婶嚷了起来。

  “少什么少?你家小叔不就是背着手说了几句话,做人莫要心黑。”另一个妇人吼道。王巨有点面生,估计是寨东的人。
  “五婶,没有我家大牛,能有这钱吗?”
  “那当初大牛怎么离开你家的?”
  王全为难地看着王巨,王巨道:“若是元黑叔没意见,就这样分吧。”
  说老实话,分得是有些不公平。
  可能范仲淹等人忘记宋朝江山典基人柴荣就是商人出身,刻意重抬东汉大旗,士农工商,工匠与商人乃是低贱的人。实际效果不是很大,如三元及第的冯元便是商人子弟。
  不知道南方富裕的地方开未开出来了千贯年薪的高昂工匠薪酬,但就是生活在黑暗中的官匠若是手艺出众,待遇同样很高。
  技术在这时**始值钱了。
  技术值钱了,却要看在什么地方,若是生活在平安的中原地区,那是值钱了,更不用为了生活去冒着危险做骡子。
  王家寨却在混乱贫困的边荒最前线上。

  尽管延州地区与西夏停战数年之久,村中还有五分之一妇人是**,不得不重新改嫁,或者做人家的小妾度日,相貌丑陋的只好饥一顿饱一顿地熬着。
  生活在这种悲催的环境中,寨子几乎与南方某些生蛮部族一样,实行着原始的共产分配制度。而封闭的环境又造成思想的落后,于是忽视了技术的价值。
  乡亲们所看到的不过自己时常看一看那两个小土窑,甚至连搬石炭的活计都是其他人做的。
  分得四贯钱,也许对于许多妇人来说,已经分得够多了。
  看问题得站在对方角度考虑一下。
  因为以前的经历,王巨性格有些腹黑有些猜疑,同样十分小心,想要平安,王家寨如今是他平安最大的倚仗,更不用说这大半年来寨子对他的恩情。
  钱就分了下去。

  王巨背着四贯钱去二叔家,君子无罪,怀璧有罪,这些钱不得不放在二叔家保管。
  朱清跟在后面说:“小郎,是分得少。”
  “乡亲们对我有恩,况且我还小,想要在这里成长,也要大家照料庇护。”
  朱清眼睛一亮,不怕腹黑,就怕不知感恩哪。
  二婶在路上还在继续抱怨着。
  王巨不由摇摇笑,放下钱,朱清开始朱清让仆役搬行李。不能当真就直接让朱俊到王家,那不亚于下地狱的。朱家带来了床褥蚊帐以及其他的生活用品,还带来许多腌肉与果子。

  王巨的妹妹二妞弟弟三牛看得直咽口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