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女孩子倒也不是很为这事操心,但是架不住有双挑剔的父母。
这个女孩子的父亲,是镇长。
他们这个镇原本是个村子,离县城比较近,改革开放之初,各家都还有地。过了三两年,商业开始发展,又遇政府征地,所以,百姓们都成了半农半公。人以亲贵。王老太太倒不是势利的人。不过,农村的老太太,大部分有一种牵线搭桥的本能,因为大家大都相信“成一门亲多活十年”的老古语。现在镇子虽然已经“半城镇化”了,人也不是那么快就变得过来的。更何况,女方还是自家的亲戚呢!
所以她一见到潘岳轩,脑子里第一个转上来的,就是这个姑表甥女。
因为岳轩在外求学,王老太太很少有这样的机会近看并且交谈。虽则她与岳轩的母亲关系不错,但是除去各忙各家的生活之外,老太太们多是端着个笸箩去街角路口,凑堆儿说话做针线。老潘家这小子可是出息了,怎么这些日子不见,长得这么排面出众了。
老太太越想越高兴。趁岳轩出去拿东西的当口,就趴在潘妈妈的耳朵上问了个底细。并且把自己的用意说了。潘妈妈对自己儿子的婚事也很操心,可能这是那个时期,每位父母的首要挂怀的大事吧。生活是逐渐地好起来了,可是自己这个身子,眼见得是不太中用了。要是真的有个三长两短,还没有抱上孙子呢!就是走,心里也不安生呢。
她儿自己是镇上考上大学的不多的几个人之一。不过这个她并没有概念。而且,原谅这位母亲,她勤劳善良,但是并不再知道儿子的心思,也不了解什么类似才华的之类东西。她儿子当初学习很用心,并且如愿地考上了大学,那就已经是她老头子祖上的阴德了。现在不是也快毕业了吗,毕业了得找个事儿做不是?那女方爹是镇长,那还差得了啊?怎么也比自己的老头子那个实在本分的人有办法啊!
所以,她一听说王老太有心思为儿子向镇长家保媒,心里就很受用。毕竟儿子在城里上大学,模样做派比原来更出息了。虽说女方家是大家门的,镇长的女儿,可是自己的儿子怎么说也是大学生啊!
也许是在父母眼里自己孩子总是最好的吧,她觉得这门亲事没准能成呐!
当下,她就答应了王老太太,并且忙着向她道谢了。
日期:2016-04-22 01:25
第四十一章 醉魂应逐凌波梦 4
做儿女的,该如何对待父母的善良——即使是令他们愕然的善良?
做儿女的,该如何承受父母的希望——譬如,传宗接代的希望?
潘岳轩是在两天之后听母亲说起这件事情的。那时候,王老太已经把潘岳轩的照片给女方一家看过,并把他本人的情况对镇长一家说了。其间当然少不了对潘岳轩的夸奖——甚至有些夸耀了——以至于在镇长夫妇的眼里,似乎这个老姐姐真的像个媒婆。不像是为自己的外甥女嫁夫找主操心,而像是受了男方之托前来促成这门婚事的。
不过镇长两口子对这个镇上的人并不熟悉。因为他们不是“本地”人,男的本来是在县城的畜牧局,因为“作风问题”引起议论纷纷,被组织“特别安排”到了镇上。虽然是明降一级,但是实际上众所周知这是个肥缺。暂且不说工商户的送礼行贿(当然那时候比当下是收敛些的,还不这么盛行),单是这个镇上土地买卖的大笔钱款,哪一笔没有他指头的痕迹呢?自然这“经手”之后,分量是不是减轻,数目是不是变化,就只有很少几个“当事者”知道了。
不过镇长因为有作风上的“前科”,在镇长夫人面前自然变得很随和很收敛。所以镇长夫人现在在家里的地位明显提高——也算是因祸得福吧!而且,不知道是不是由于镇长“犯事儿”导致的更年期症状严重,脾气大幅暴涨。原来在做畜牧局长夫人的时候还很谦和,对待邻里亲戚都还算平易。不知怎的,一到这个镇上,突然变得对于诸多现状不满起来,并且疑神疑鬼,老觉得周围的人不可信。上至镇长下至三亲六戚,在她看来,要么是欺骗她的感情的,要么就是企图沾她家的光的。所以,尽管腰包见鼓,可是门庭却逐渐地冷落了。
按说,王老太应该算是她比较近的亲戚了,是她舅舅家的姐姐。可是她莫名地感到厌恶,也许是那天早上吃什么东西腻了的缘故吧,胃里一个劲儿地泛酸水儿。身体不好脾气自然就不正常——更何况她的“正常”脾气,现在也很难让常人接受呢。
王老太太倒不以为意。一是她是姐姐,所以对她这个官亲妹妹自然就多了些天然的容忍;再有,她也不知为什么对这门亲事有一种自信:那个娃儿她是亲眼见了的。别说就是她那个甥女只是一般人,恐怕门庭再高样子再好工作再如意的女子,也巴不得嫁了呢。
本来她还担心岳轩在城市里有女朋友。学生娃比不得镇上的青年,见的人多,知道的也多,还“自由恋爱”什么的。老太对这个说不上赞成不赞成,她自己的两个儿子一个闺女都是媒人保的亲,所以别的年轻人爱怎么着结婚吧。这几年变得实在是太快了,所以她对于那些事不关己的事情是不想多操心的。不过这个老潘家的小子是太出息了!她问潘妈妈的时候心里打着鼓,担心人家一句“我儿有对象了”把她打发了;或者说“他打算在城里找呢”也就没有指望了。可是岳轩妈竟然说儿子没有朋友,谢谢她多操心了!
要说这老潘家,老两口没得挑。人缘好,又厚道。儿子呢,有学问,有出息,人品更是没的说。所以她是兴冲冲的来的。因为这兴奋劲儿,连表妹那副不咸不淡的架势都不看在眼里了。
镇长也在。但是当着老婆一般讪讪的,不多说话。王老太和他打了招呼,径自直入正题。她先把潘岳轩大大夸了一顿,直到夸得镇长夫人的眼神里露出狐疑,这才知趣的打住话头,不过随即又禁不住兴高采烈地掏出潘岳轩的照片:这张照片的效果她是始料未及的。
镇长有点不知趣了。他一看照片上那个英俊的男孩子,嘴里不知道怎么冒出一句:皮子倒是很光溜,谁知道人品怎么样啊!
镇长夫人的眼里立时露出近乎狰狞的光来:这话,也是人人说得的?怎么就有些人长得德行不怎么样,人品更不咋地呢!
镇长马上脸色大变,自知失口,坐在一边用报纸遮住了脸,作态研究时政了。
镇长夫人的目光足足在那张报纸上停留了五分钟。简直要将那张报纸生生地灼出两个洞来,燎着镇长那发烧的涨红的脸才作罢。
然后她回过头来,对着她表姐粲然一笑,用两个手指拈起潘岳轩的照片,细细地端详了一会儿,就拍板说:行!那这个周末,含绮歇班,要是没有什么意外的话,就周六下午吧,你把那个男孩子带来我瞧瞧。
其实王老太对于镇长的“丑事”只是略有所闻。镇长夫人本着家丑不可外扬的原则,默默地忍受了这件奇耻大辱,既没有向娘家人声张,表姐这个“姥家”人,就更无缘亲自耳闻了——虽然这件事,在县城的诸机关之间,早已经传得沸沸扬扬。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