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觞——此恨无人能解》
第30节

作者: 沉香亭畔
收藏本书TXT下载

  是以他时而盯着这些黑白分明而次序俨然的小小方块,幻想将自己的心搓成线,捻做丝……总之,细密些再细密些,这样就可以穿插到文字的腠理脉络间,窥得其中积淀了千百年,也酝酿了千百年的那些秘密——它们已经像酒一样醇厚,同时像风一样流动,这是一种生命的律动,然而又全非任何个体生命的肆意的律动,那是一个民族,一段历史——一段可能很长很灿烂的历史,它们浓缩,融合,逐渐地结合在一起……

  所以这黑白之间有精神,有血气,有所有一个个体生命所具备的生命力,但是,同时又是一种磅礴浩瀚的伟力,浩荡前行不可抗拒的。
  同时这黑白之间有婉转,是那种别肠千结愁思百转的纤柔。这水般柔软丝般致密的东西萦绕着,如云雾,如烟缕,如幽香……一个但凡有一丝诗性的人,就可以发现他。

  那时候的他,是痴狂的。当然,只有面对文字的时候。
  那时候的他,是执着的。尤其,对于所有与文字相关的未来。
  可是他没有想过,没有想过回乡,回乡——结婚——当老师……然后生子。
  这一切也许是水到渠成的。但是这一切不是他想要的。
  对于他不想要的东西其实他是很执拗的。比如原来在大学里,被称为“才子”的他,无疑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追随者,可是他都一一婉拒,或者故作不知。其实这么说也不确切,他也没有故作无知,而是他对于一般女孩子的示好,从来不会想到“别处”。他对同学都很友善,只是他从来,没有真正地爱过。

  也许因为他爱的只有文字。
  当时。
  也许一个人眼睛里有了更生动的东西,那种存在于平淡之中甚至单调之后的生动既然已经打动他,那么,所有故作的喧嚣和附加的色彩,都已经是多余。
  他不是一个书痴。虽然,他是一个很钟情于文字的人。

  只是没有合适的契机吧。他一直没有爱——没有开始爱。
  在大学里。
  潘岳轩大大地吞了一口酒。渐渐觉得血脉开始加速了,耳边有心脏跳动的回声,呼啸着,有如波涛。
  这种感觉很奇特。仿佛一个人脱离了自己的身体,在河边站着。看着水流澎湃,看着波涛汹涌,感到会当击水三千里的壮志,油油然渐入心肺间。

  然后波涛渐渐远去。水声远去,涛声渐止,那个在河边衣衫鼓舞的书生,蓦地突出在天地间——突出在天地间,还有他的孤单,那是一种执拗的孤单。
  或者,使他的兀立显得悲壮的,正是这逝者如斯永不还的悲壮所带来的孤单吧。
  他仍然安然地坐着。又大大地饮了一口,他要留住那悲壮,那涛声!
  他自己是留不住的。可以帮他留住这些或者挽住这些的,是酒。
  仿佛这种液体,是千年前万年前,从传说神话里走下来的神物。或者,是观音手中玉净瓶里的神水,仿佛这酒可以注入那河流,重新令它澎湃如故。
  然后,他就可以接着看了,接着听了。

  听那种类似歌吟类似呢哝类似呼号的啸声;听那种类似风声类似雨声类似心声的鼓动;听……听……听那渐渐远去的年华席卷着梦想,留下的最后的悲恸。
  他仍然缓缓地举杯。却仿佛看到对面依稀坐着自己。
  那是另一个真正的潘岳轩,而不是此刻这个端着酒杯一味呆呆地盯着酒杯的那个自己。
  那个少年举杯的样子都是豪情满怀慷慨激昂的;
  那个少年连喝酒的样子都是来日方长前途无量的;

  那个少年……是凌云健笔意纵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
  那,那到底是谁?是不是,到底是不是自己?
  潘岳轩迷茫了。
  他有些迟钝地抬头,望了望窗外的阳光。抬头看看饭馆的墙壁上挂着的钟表,两点半了,再不走,恐怕上学要迟到了。
  下午没课。
  他犹疑着,看看杯子,已经空了;掂掂瓶子,里面传来跳荡的召唤。那声音悦耳,轻松,而且具有无限魅力。他不想拒绝。
  他给自己再斟满,想一饮而尽。但不知怎么的突然又改变了念头,他将杯子放到桌上,他长久地看着那个杯子,以及其中的液体。
  时间,仿佛停滞了。
  日期:2016-04-21 15:21

  第四十章 醉魂应逐凌波梦 3
  酒,在桌子上,静静的。轻灵地沉默着。
  酒馆里其他的客人早已经散去。潘岳轩不想动。
  他只想就这样静静地坐着。
  仿佛这样一坐,时间就停滞了;仿佛这样一坐,明天就可以不再来。
  面对自己,背对自己,或者俯视自己……从各个角度从一切方位,他突然心下抽搐:多久没有想过自己没有看过自己了?
  这种感觉很可怕。
  一个人天天与自己相伴,却那么长时间没有看过自己了。当然会刮胡子系领带整衣衫,可是,镜子里被关注的,只是胡须领带和衬衫长裤:而人,却每天面对自己,闭目不看。
  他对自己,对而今的自己,感到嫌恶。
  他想起当初临毕业之前,自己回家与父母商量工作的事情。因为在系里学习成绩一直很出色,他的导师唐棣教授建议他考研。系里当时有保送本校研究生的名额,可是唐教授愿意他去更好的大学深造。老头子有件事没有直接说出来:对于这个既有天赋又勤奋的学生,他是怎么看怎么爱的。他希望潘岳轩深造之后,能够回母校任教。一个老师最欣慰的事情,就是得天下英才而育之。而育之之后,还希望“有之”。

  ——当时唐棣教授是中文系成果出众的教授,只是不喜欢搞行政,所以就在系里挂了个副主任的名头。他如果对于系主任的位置心怀任何觊觎之心,恐怕那里早已易主了。
  老人一生执教,更乐于诗书教鞭,面对学生的无邪与真挚。政治那一套他们经过了也看淡了:他们那代人,谁没有过被整被斗的经历呢?
  潘岳轩在他眼里是个不可多得的好苗子,才气和人品皆入上乘。他对人的谦恭和对知识学术的热情都给唐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不仅乐于向他传授,而且很乐于听他抒发自己的见解。潘岳轩的见解深刻而独到,眼光犀利而深邃。这些都令唐教授在他的身上看到希望,并且给予了深厚的期冀。
  可是潘岳轩回家与父母商谈读研事宜的时候,母亲正在病中。之前父亲没有告诉他,担心影响儿子的学业。母亲患的是类风湿,因为长年的操劳,又从未好好治疗及修养,这次复发得很严重。

  望着愁眉不展的父亲和年龄尚小的弟妹,潘岳轩将就要出口的话,又咽了回去。
  这天下午他正在给母亲按揉关节,邻居家一个王婆婆来他家看望他的母亲。乡邻之间这种事情本是很寻常的事情,但凡是四邻八家有什么三灾六难的,大家多回互相看望。带上些鸡蛋或者类似的出产,或者买盒糕点罐头的,甚至空着手儿串个门问候探望一下,都让人觉得温暖。不像现在这样的送礼之风大畅,而人情反而淡漠了。
  而这位王老太太是潘家的后邻,又出名的热心。她看到儒雅整洁的潘岳轩,玉树临风般地站着,又孝顺母亲知书达理谈吐从容,心里先有了七分的喜欢。原来这位王老太太的姑表妹家有个女儿,已经到了适婚的年纪。人样子一般,不过也还说得过去。人在银行里工作,朋友也介绍了一大堆,男孩子见过不知道多少打了,就是亲事难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