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觞——此恨无人能解》
第7节

作者: 沉香亭畔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4-04 16:58
  第九章 解将此地唤阳山 3
  其实潘岳轩说那些话的时候,语调虽然铿锵,但是声音很柔和。如果说对于语言他自己是真爱的,那么他的声音却是得自于上天的垂爱了。他教过的学生中,有人对于他的声音有一种近乎狂热的喜欢,据说有些听过他的课的孩子,根本不能够再接受别的老师的课。再加上他喜欢书法,板书行云流水一般。所以从一个学生的角度,无论从哪个方面看,他都算是一位近乎完美的老师。

  何况他的神情面色之间,还有一种可以唤作儒雅的东西,隐隐的,淡淡的,若有若无。同时又不知道为何,他周身又有一种说不出的威严,因此,他似乎暗合了古代师者在学生心中的那种地位,即,既敬,又畏。学生对他,则大多是亲而不狎,近而不亵的。保持者远远的敬慕和爱戴,课下甚至会为维护他打嘴仗,但是见了他却又不敢有什么多余的话。可是却不免课下拼命努力,生恨自己怎么之前不多看得课外书文学名著之类的,免得在潘老师的课上显得白痴。

  有其利必有其弊吧!有这样的一个同事,很多与他同科的老师压力就很大。可是潘岳轩为人温和,待人宽宏,业务精干。既然为人无可挑剔,业务又堪称楷模,其余的同事呢?无疑远则不逊,近而不敢怨,免得显得小肚鸡肠胸怀狭隘。
  可是潘岳轩虽然与大家相处融洽,但是又常常显得和寥落疏离。只要他不在与人谈笑的场合,一静下来,那种神气就会悄然而至。萧索往往会在目光中丝丝缕缕地隐现着,所谓“气质忧郁”吧!
  而对于这些,前者孩子还没有听说,因为她才在这里有两个月的时间,又不喜欢有意地与上届的学生交往混个理想的“脸熟”,方便学习或者有人照顾,在同学间也多些谈资,显得精通世故。所以潘岳轩的为人以及业务上的出众,她没有听说。之前既没有听说,那么之后,却因为那种潜隐却执拗的反感,即使听了,也不信了。而对于潘岳轩的形象气质,也因为他的那些她认为伤人的话,而不想好好的看。

  学生跟老师就是上课而已,既不以貌取人,所以也根本没有必要看。

  可是她忽然就有些抗拒语文课了。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喉咙里堵着,令她呼吸艰涩。既已经不能够完全投入,就如游泳的时候不懂如何感受水的轻柔美好,似乎再美的文字与氛围境界,也只不过,是空。
  那时候大家对于学习的喜欢,往往受到环境的影响。那么这硬件环境如果是学校的校舍操场试验仪器图书收藏之类,这软件,毫无疑问就是老师了。可是潘岳轩无疑是个好老师,但是他不知道自己那些由于焦心而脱口而出的话,刺中了一个学生的痛处。
  创痛的心窝是容易刺中的。这话很对。无论是恋人还是师生,或者我们周围的任何人。
  文字和言语,在这些时候,确乎重于刀剑的。
  而潘岳轩很无辜。
  由于对于事业的忠诚和对于这些坐在他面前的孩子的由衷的关爱,他为他们着急。他不愿意看着这些正在成长着的充满活力的生命,脱离应有的轨道和方向——就像希望看到江河,为了奔流,驯服于岸。
  他喜欢看到这些孩子们活力四射但是目的鲜明,他喜欢自己在课上,与他们开诚布公推心置腹地交流。他认为既然一个人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在从事事业或者职业,这些占据着他生命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那么,对于他而言,这就是生活。
  如果一个人把职业和生活联系到一起,如果他将职业看成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那么,他对于这些的专注,顺理成章。潘岳轩在上课的过程里是快乐的,他快乐因为他可以在自己喜欢的境界里游弋,他可以跟那些纯真的孩子们交流,他可以从他们仰起的面庞上看到希望,也可以从他们的目光里,寻找到一种信任,这种信任令他欣慰,也令他怿畅。
  于是,当这个身高178厘米,面貌清瘦的年轻人站在讲台上的时候,他所得到的学生的爱戴,无疑,也是他对于自己的学生和事业忠诚的一种报偿。
  日期:2016-04-05 10:04
  第十章 解将此地唤阳山4
  可是看来当老师真的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不留神就会伤了学生的心。
  潘岳轩如果知道孩子的经历和在这一科目上的天赋,潘岳轩也许就不会说那几句话了,既然,他根本没有冷嘲热讽的习惯;既然,他爱才如此。
  半年的时间很快过去,期末考试很快就到了。潘岳轩是在阅卷子的时候注意到那个孩子的。或者,注意到那份写着孩子的名字的试卷。

  那份试卷很奇怪,只做了第一卷,也就是前面六十分的卷子。卷子上的字迹清秀而灵动。而得分是五十九分。潘岳轩点燃一支烟,在烟雾后面,脸色开始朦胧。他眯着眼睛,想不太清楚这个名字美丽字迹潇洒的学生是谁。因为他很少提问,可以说这在他的课堂上是不需要的。他态度亲和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在他面前表现欲很强。男生们私底下叫他“轩哥”,虽然当面都是毕恭毕敬地喊潘老师。女生们私底下叫他轩老师或者岳老师。因为他们以为潘是潘仁美的姓,岳是岳武穆岳鹏举的姓,是忠良。而且潘老师星眉朗目笔直口方的,在古代一定应该是个英雄。所以男生女生都很“买他的帐”。其实,做一名老师,只要摆端正姿态和对学生真诚,是很容易得到学生们的信任和认可的。

  日期:2016-04-05 10:07
  所以,课上一般都是学生自己站起来回答问题。学生的名单他倒是有,但是很少用。这次登录成绩他倒是用了,上面有学生的学号。他在名单上找到试卷上对应的那个名字,在写下应得的成绩之前他似乎不太相信似的将试卷来回翻两遍,好像翻够了遍数或者转对了方向,就可以在那空白的作文纸上,看出字迹似的。
  然后他摇摇头,感到现在的孩子真的难以捉摸了。明显的不是时间不够,因为根据一个人的笔势大致可以料定她书写的速度。况且她的作文页上不着一字,甚至连题目都没有写。这就证明她是没有写的企图:否则,至少不会这样一览无遗了。
  可是如果她是一个无意为学的学生也就罢了,她又分明不是:因为在这份试卷里潘岳轩有意地掺入一些考察能力的课外的东西,包括古代汉语中未涉及的名篇,也包括现当代的一些著名作家的课本中未选入的篇什——其他的学生基础知识最多的得了四十六分!因为作文分值的四十分,所以大部分学生能够拿到三十分左右的样子,这个班的最高分81分。这个分数潘岳轩已经很满意了,因为他从来不会在试题上给学生可乘之机。也就是他出题从来不会让他们摸着路数和范围,他也从来不“划重点”。而也正是因此他才对于那个孩子得了五十九分感到惊讶,因为这说明,这个孩子的文学基础知识和文化基础知识远远在她的同班同学之上。

  那么,他到底是为什么不写作文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