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这样学(二)内功篇『黄帝内经』》
第18节

作者: 归然子2016
收藏本书TXT下载

  黄帝问曰:余闻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谓也?
  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
  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
  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
  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
  以上就是岐伯给我们讲解的日月运行的规律(天之度),天以六六之节来正天之度,六六之节就是六个甲子,天气始于甲,周行一圈为十天干,地气始于子,周行一圈为十二地支,天地之气相合也就是天干地支相配组成我国的纪年法---甲子纪年法,一个甲子是六十,六个甲子是三百六十,也就是一年。
  甲子表示的是天地之气,而天地之气化生了天下万物,也就是岐伯说的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那气数是怎么一回事呢?

  日期:2016-05-10 21:16:41
  黄帝也很想明白气数是怎么一回事,然后就去问岐伯天师了。
  黄帝曰:余已闻天度矣,愿闻气数何以合之?
  黄帝的意思是说:天度我已经知道了,气数和天度是怎样相应的呢?

  岐伯说: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经过六次组合之后为一甲子,一甲子为六十,一甲子重复六次之后为一岁,为三百六十日。我们中国的甲子计时法,不仅仅是为了计时,其中隐藏着天地的奥秘,如果你认为只是为了计时,那你也太小看我们老祖宗的智慧了。
  岐伯曰: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
  岐伯的意思是说:甲子计的不仅仅是时,计的更是气。

  天下万物都是气所化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我们明白了气,也就明白了万物,我们看一下未来的气,也就知道了未来的事物。我们的计时为年月日时,用甲子计时每一个为两个字,年月日时四个合在一起为八个字,也就是我们的黄历,看一下这八个字就明白了天地之气,知道了天下之物。
  最经典的就是看八字给人算命,这就是风行天下的八字算命术。但然了很多人认为算命是迷信的东西,其实不是迷信,只是大家不明白其中的奥秘而已。如果明白了其中的奥秘,给人算命都是小菜,给地球算命都不是问题,据说地球的八字是甲子、甲子、甲子、甲子,这个八字地支全是水,天干全是木,水旺又寒不能生木,古人说要到丙寅大运,丙火出现的时候,地球温度适宜才有生命。
  我们在第一篇里讲过,阴阳家有五术---医、卜、星、相、山。也就是说中医家和算命家其实是一家人,谁也不要看不上谁。做为医家对其它四术也要学习,这五术我都喜欢,不过更喜欢医术罢了,算命术我们就不多讲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研究一下,下面我们接着聊中医。
  我们继续说气,气就是地球绕太阳运动时,太阳给地球的热量,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不同,地球接受太阳的热量就不同,地球的气温就不同,这个气温的变化是逐渐变化的,不可能从夏天一下子到冬天,气温从春天的温暖到夏天的炎热,从夏天的炎热到秋天的凉爽,从秋天的凉爽到冬天的寒冷,再从冬天的寒冷到春天的温暖。
  一年十二个月,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春天的三个月不一定都温暖,秋天的三个月不一定都凉爽。温暖和凉爽是逐渐变化的,是怎样变化的呢?
  黄帝曰:余已闻六六九九之会也,夫子言积气盈闰,愿闻何谓气?请夫子发蒙解惑焉。
  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帝曰:请遂闻之。
  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十谓之岁。
  从黄帝和岐伯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知道,气的奥秘是非常宝秘的,黄帝想知道气的秘密,可岐伯说:这是上一代黄帝宝秘的东西,是我的老师传给我的。黄帝想知道,岐伯接着说:五日一候,三候一气,六气一时,四时一岁。
  也就是说气候五天才有一个明显的变化为一候,十五天就有一个大的变化为一气,二十四节气就是这么来的,六个气为一个季节,四个季节为一年。明白了这些,才可以说对天地有了一些了解。
  日期:2016-05-11 21:07:38
  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过程中由于接受太阳的热量不同形成了气候差异明显的四个季节---春夏秋冬。古人用最能代表春夏秋冬的四种物质---木火金水来表示春夏秋冬,(这个前面我们已经细讲过,这里就不多说了),夏秋之间有一长夏,长夏气候湿热为土之气。一年之中只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加上长夏为五个,也就是木火土金水称之为五运,也就是五行。五运相继的统治着天下万物。

  岐伯曰: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
  岐伯说:时立气布,也就是说五运在相继主治的时候会产生各自的气。春天,天气温暖产生了风,夏天天气炎热为暑,秋天天气凉爽气候干燥,长夏水火交蒸天气闷热产生了湿,冬天气候寒冷为寒。
  黄帝问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论言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余已知之矣,愿闻其与三阴三阳之候奈何合之?
  木火土金水是为五运,三阴三阳就是六气,这就是五运六气。黄帝想知道五运和六气是怎样相应的,就去问了另一位内阁辅臣---鬼臾区。如果岐伯为首辅,那鬼臾区就是次辅,学识也是相当的渊博。
  鬼臾区稽首再拜对曰:昭乎哉问也!夫五运阴(三阴)阳(三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

  鬼臾区的意思是说:五运阴阳化生天下万物主宰天下万物。天下万物都是变化出来的。
  鬼臾区曰: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
  天在变化,地在变化,而人也在变化。
  鬼臾区曰:夫变化之为用也,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
  天高远不可测为神,在天为神。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有智,在人为智。地承载万物化生五味。

  鬼臾区曰: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天下万物为天之气与地之形相感而生。
  鬼臾区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金木者,生成之终始也。气有多少,形有盛衰,上下相召,而损益彰矣。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