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这样学(二)内功篇『黄帝内经』》
第16节

作者: 归然子2016
收藏本书TXT下载

  寒气客于肠胃,肠胃被寒气所伤不能下行消化食物,就会上逆而吐,所以痛而呕吐。
  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传化物而不藏,不得成聚,就会下利而出,所以腹痛而后泄。
  如果热气留于小肠之中,肠中燥热焦渴,肠中之物就会坚干不得出,所以痛而闭不通。
  以上就是诸痛之因,基本上都是因为寒,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通则痛,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日期:2016-04-28 19:07:55

  第十二节  岐黄论咳
  我们都知道在感冒发烧的时候有时会伴随着咳,大家可能也都咳过,轻微的咳也没什么大碍,如果严重的咳,咳起来没完没了,甚至只能在入睡之后才能停止咳,咳的久了小肚子都痛,胸中也痛,因为肺在胸中,而咳大都和肺有关。
  所以黄帝问岐伯:为什么肺会令人咳呢(肺之令人咳何也)?
  岐伯果然见多识广,无所不知,回答到:不仅仅是肺会令人咳,五脏六腑都会令人咳(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黄帝说:愿听夫子给我讲个明白。
  岐伯说:肺生人的皮毛,肺为根,皮毛为枝叶,皮毛在最外面,最先感伤外邪,外邪伤了枝叶(皮毛)之后会往根上(肺)传。如果人这时吃了寒凉的食物,寒气从胃中随肺脉上至于肺中,饮食之寒与外邪之寒内外相聚与肺中不散,肺被寒气闭阻不能下降(肺气下行)逆而上升,气出于口,就形成了肺咳。所以我们在感冒发烧之后万万不能吃寒凉的食物。
  五脏被寒气所伤,轻微的会传之肺,肺气上逆而为咳,严重的传之大肠,大肠下陷,为泄为痛(微则为咳,甚则为泄为痛)。
  黄帝问:怎么区分是哪一脏造成的咳呢?
  岐伯说:肺咳得症状是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因为肺主气,声息乃气所发,肺气上逆就会喘息有音,肺气不能下降收敛,血外溢就会甚者唾血。
  心咳得症状是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因为寒气伤心,咳时就会连心而痛,心脉上挟咽喉,心气逆冲,喉中就会介介如梗状,严重时心火上炎就会咽肿喉痹。
  肾咳的症状是咳则腰脊相引而痛,甚则咳涎。因为肾脉贯脊,肾咳则腰脊相引而痛,肾主五液,入脾为涎,脾湿胃逆,咳则涎随胃逆上出于口,所以甚则咳涎。
  脾咳的症状是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因为脾从左升,肺从右降,脾咳则肺气不能右降,肺在肩背,气逆于肩背,就会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身动而气愈逆则咳甚。
  肝咳的症状是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因为肝脉行于两胁,气逆拥于两胁,咳则两胁下痛不可以转侧,转则肝气郁遏,两胠下胀满。
  日期:2016-04-29 20:02:40
  以上是五脏之咳,那六腑之咳是怎么生的呢?

  黄帝问:六腑之咳有什么样的症状,是怎样生的?
  岐伯说:脏腑互为表里,五脏咳久了就会传于六腑。
  脾咳不已,就会传于胃,胃主容纳并消化食物,胃咳之时胃气上逆就会呕吐,胃咳的症状就是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
  肝咳不已,就会传于胆,胆内为胆汁,胆咳之时,胆气上逆就会咳呕胆汁。
  肺咳不已,就会传于大肠,大肠里面就是大便,大肠之气上行,咳时大肠之气下陷就会拉大便(大肠咳状,咳而遗失)。
  心咳不已,就会传于小肠,小肠之气也上行,咳时小肠之气下陷就会放屁(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
  肾咳不已,就会传于膀胱,膀胱内藏的是小便,咳时膀胱失藏就会小便(膀胱咳状,咳而遗溺)。

  久咳不已,就会传于三焦,咳时上中下三焦俱病其气不通就会腹满(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饮食)。
  咳也就是五脏六腑之气逆行造成的,人身之气有其运行的规律,血乃气之母,气乃血之帅,气帅血而行,气行则血行,气血顺行而不逆则人身安和,如果气乱了,那人体内也就乱了,病也就出来了。
  所以黄帝说百病生于气也。
  黄帝问: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劳则气耗,寒则气收,炅则气泄,九气各不相同,因何而生?

  岐伯说:人怒则气逆而上,怒发冲冠就是因为怒的时候气逆而上把头发都冲起来让帽子都顶起来了,可见怒气之大,肝主怒,怒时肝木克脾胃土,就会胃逆而呕血,脾陷而泄泻(甚则呕血及飧泄)。
  人高兴的时候心气顺畅,志意畅达,经脉通畅,荣卫通利,所以喜则气缓。
  人有所思的时候,整个心思都在思考着那一件事情,就会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气留而不行所以思则气结。
  人悲伤的时候,心系迫急,肺布叶举,气道壅阻不通,营卫聚在胸中不散,久而生热,热则耗气所以悲则气消。
  肾主恐,恐则肾精不交心神,心神离根,奔逆阻格则上焦闭塞不通,气不能上而还于下,有的恐惧的时候不能自己,大小便失禁而下,所以恐则气下。

  胆主惊,惊则胆木上逆,心神不安,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所以惊则气乱。
  人劳动的时候,累得气喘嘘嘘,汗流浃背,喘气是体内的气往外泄,流汗是体表的气往外泄,内外皆泄则人之气被大量的消耗,所以劳则气耗。
  天气寒冷的时候,寒气会令人的汗孔闭塞,气不能外泄则气内收矣,所以寒则气收。
  天气炎热的时候,汗孔大开,热也加剧了荣卫的流通,汗大泄使气大泄,所以炅则气泄。

  所以我们要喜怒有节,寒暑有度,不妄作劳,才能气从以顺,百病不生。
  日期:2016-05-02 22:22:22
  第十三节  岐黄论治病之法
  我们中国地大,这是公认的。有多大?大的都是中国人却听不懂对方话,就这么大。由于各在一方,都有自己各自的方言和风俗习惯,也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然一方人有一方人的特点,就连生病也都各具特色。
  把我国按方位分一下,可以分为东南西北中五大块,这五大块的地理环境各不相同,有江南水乡,有塞北草原,有西域沙漠风光,有东部沿海,有中部平原,可以说要什么有什么。地理环境的不同,造就了各地的物产也各不相同,而我们人的吃穿住行之物,都是从当地的特产中来,也就是说当地的特产影响着当地的人。当地人的疾病也是拜当地特产所赐。
  首先我们看太阳升起的地方---东方。由于太阳从东方升起,也就是说东方最先接受太阳的热量,而万物生长靠太阳,东方最先被太阳赐于生机。

  岐伯说:东方者,天地之所以始生也。
  我们都知道大河向东流,流到哪?流到大海里,东部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大海里有什么?有很多,盛产的就是鱼和我们每天都不能缺少的盐。既然特产就是鱼和盐那东部的居民吃的最多的就是鱼和盐了。
  岐伯说: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