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这样学(二)内功篇『黄帝内经』》
第1节

作者: 归然子2016
收藏本书TXT下载
  第一节  《黄帝内经》何处来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我曰:加我数年,十有五以学《黄帝内经》,也就不虚度几年矣。
  学中医从哪里开始学?学中医就要从《黄帝内经》开始学。我二十一岁才开始读《黄帝内经》,以前上学时,逛书店的时候也路过过《黄帝内经》,拿起来翻了一下,一看是文言文,也不知道是讲什么的,就放下了,从那就再也没有看过。直到看到罗大伦博士讲的《古代的医生》才知道《黄帝内经》是讲医学的。
  我就赶紧上书店买了一本,当读了第一篇时就喜不自胜,什么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男子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原来古人早就知道我们人的生长发育规律,女子七年一变化,男子八年一变化,而生长在科技时代的我却不明白。要不是读了《黄帝内经》,可能今生都不知道这些道理。读了《黄帝内经》之后,感觉上学时学的实在太小儿科了。《黄帝内经》所讲之事真的是闻所未闻。
  我当时在无锡打工,无锡有一泉,被称为天下第二泉。而我看了《黄帝内经》之后,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此书乃天下第二经。我们在修身篇说过天下第一经是《易经》。但是《易经》是八卦组成的象,我们看不懂。而《黄帝内经》是用文字把天地的奥秘给我们讲解了出来,虽然其中讲解的有的我们还理解不了,但是已经比《易经》更容易让我们了解天地人。可是就这么牛的一部书,我们却不知道作者是谁。

  你到书店买任何一个版本的《黄帝内经》其作者都是佚名。我们从这部书的名字上面就可以知道写这部书的作者不可能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上面。因为它叫《黄帝内经》,很显然是在告诉我们是黄帝所著,如果作者再写上自己的名字那不就矛盾了吗。如果作者把自己的名字写上面,假如作者叫张三或者李四,那这本书应该叫《张三内经》或者《李四内经》,就不叫《黄帝内经》了。
  问题的关建是作者真的写出自己的名字,那我们就真的感觉《黄帝内经》假了。因为《黄帝内经》的主角就是黄帝和以岐伯为首的那些大臣。如果作者写出自己的姓名,那不就是告诉大家《黄帝内经》是他瞎编的了吗。但是据史料记载黄帝和岐伯最伟大的功绩就是战胜了蚩尤,并未记载他们在一起创作了一本医学巨著。所以大多数人一致认为此书非黄帝和岐伯所著。那这本书是谁作的呢?
  可以肯定的是此书绝非一个人,也非一代人所能创作出来的。由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诞生了诸子百家。而医家也是百家之一。所以很多人认为《黄帝内经》是春秋战国时期集合各国医家共同创作出来的。这是一个很有可能但又绝不可能的事情。我们知道诸子百家的老大,在那个时期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史书都是大书特书。如果有一国集合那么多的医家创作一部医学巨著,史官怎么会舍得不记载。还有一点是,如果是某国组织创作的,怎么会舍得不署下自己的国或名来表明自己的功绩。吕不韦让手下那帮吃饱没事干的食客共同创作一部史书,书成之后取名《吕氏春秋》,而自己压根就没参加还署上自己的大名,来表明是自己的功劳。

  其实问题最主要的是集合再多的医家也创作不出《黄帝内经》。假如没有《黄帝内经》,而我们现在集合全国的名医来创作一部《黄帝内经》,他们能创作出来吗?答案显然是不可能。因为现在没有一位医家能完全读懂《黄帝内经》。读都读不懂,又怎么会创作的出来。可能你认为我们现在的医家没有古代的牛。那我们把古代的名医扁鹊、华佗、张仲景、叶天士、徐灵胎、黄元御等等,让这些中医史上的牛人们共同创作《黄帝内经》,他们创作的出来吗?答案也是不可能。因为这些牛人们也不能完全读懂《黄帝内经》。医圣张仲景的偶像扁鹊够厉害了吧,看了《黄帝内经》也只写了那么一小点的读后感《八十一难经》。《难经》在《黄帝内经》面前那就是小弟弟的小弟弟。相反这些医家们的医术却也都是从《黄帝内经》中来。无论是我们集合纵向的还是集合横向的名医都不能创作出《黄帝内经》,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只是医家,没有包天括地的胸怀。没有那个高度和宽度,那他就写不出于天下医理无所不包的《黄帝内经》。
  我们知道《易经》于天下万物无所不包,而《易经》的作者流传了下来,分别是伏羲、文王、孔子三位大圣人。这三位大圣人用其无所不包的胸怀写就了无所不包的《易经》。假如《易经》的作者没有流传下来,我们肯定会猜测《易经》是算命先生所写。因为《易经》的主要功能就是占卜算卦。同理,我们大都认为《黄帝内经》是医家所写,因为《黄帝内经》就是讲治病的。
  但是《易经》却是三位大圣人所写,当然了这三位圣人个个都会算。要是不会算,那也就说明他们不懂《易经》,既然不懂,又怎么能创作出来《易经》。我们都知道文王非常的能算,其实孔子也非常的能算。孔子有一弟子叫商瞿,年纪很大了还没儿子,可把他妈给急坏了。商母认为生不出儿子是女人的问题,就决定给他家小商再娶个小老婆。孔子无奈,就给商瞿算了一卦,结果算出商瞿四十岁后会有五个儿子,就告诉商母不要担心,果然商瞿四十岁后生了五个儿子。由此可以看出孔子也是个神算子。

  写《易经》的是三位圣人,他们也会算命,也可以说是算命先生,但却不仅仅是算命先生,而是圣人兼职算命。同样的道理,写《黄帝内经》的人也一定是圣人,不过是圣人兼职治病。
  其实《黄帝内经》从何而来,在《黄帝内经》里就能找到答案。

  在我们人类诞生之初,除了解决吃穿的问题外,最先要解决的就是疾病问题,因为疾病直接威胁着我们人类的生命。我们都知道我们中国地大,在上古时期人口也是相当的少。人少地多,个个都是地主。所以那时候的国家不像现在这么难治理。而领导人最先要解决的就是老百姓的疾病问题。每一代的领导人都以研究医学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就这样代代研究,代代积累,到了黄帝时期,大臣们给黄帝讲解医学知识,由史官记载整理编写而成《黄帝内经》。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在《黄帝内经》里,黄帝每次向岐伯问到宝贵的知识的时候,岐伯都会说:“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黄帝内经》十几万字,在古代那就属于一部巨著。那是一个只能拿着小刀在竹简上刻字的时代,出版一本书真的很困难,所以在造纸术没发明之前的书,字数都很少。也就史书字数多,却也写的非常言简意赅。在写书那么困难的时期,《黄帝内经》确实没必要写这么一句话。既然写了,那这句话的真实性就非常的大。从岐伯的这句话我们就可以知道医学知识是那个时期的领导人代代相传下来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