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男人的销售战争:纵横》
第8节

作者: 细雨黄昏红袖刀
收藏本书TXT下载
  第二天中午,杨耕回到公司的时候,头还是昏昏沉沉的,杨耕喝酒有个习惯,在案发现场,无论喝多少都问题不大。但是第二天早上会非常难受。赵世友管这种现象叫“倒醉”。杨耕还清楚地记得昨晚自己是如何把老赵送回家,背上楼的。可是第二天早上自己也几乎是被小戴搀着上了回程的大巴。杨耕有时觉得自己在喝酒方面是最痛苦的那一类人:头脑始终清醒,身体永远难受。

  一进公司,杨耕就觉得有点不大对劲。公司里好像少了点什么,又好像多了点什么,可是一时又搞不清多和少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大家都在闷头做自己的事情,好像商量好似的,没有人说话,更没有人交头接耳。看起来都是一幅小心翼翼的样子。
  杨耕明显地感觉到公司的气氛有些压抑,马上意识到老田的事情应该很多人都知道了。刚回到工位,部门副经理黄长松笑呵呵的走了过来。
  “杨经理,回来了,项目还顺利吧?”
  黄长松是这家分公司元老,加入瑞和至少比杨耕早两年。当杨耕刚到公司的时候,黄长松就是这个部门的副经理了。杨耕在心理上对黄长松一直有些愧疚,他总觉得论资排辈,自己这个位置,应该是黄长松来做的,是老田破格把他提上来的。
  黄长松对人总是一副热情洋溢的样子,但又好像始终保持着一个足够的距离。杨耕觉得自己的性格和他差别太大,总是搞不清楚他内心真实的想法,所以一直对他敬而远之。
  “项目情况比较复杂,一言难尽啊。”杨耕随口应付了一句。接着问道:“田总在家吗?我得找他报销签字。” 杨耕准备开溜。
  “在办公室,我刚才还看到了。”黄长松目送杨耕走出销售部,轻轻的摇了摇头,眼睛里的神色看起来很是复杂。

  见杨耕进来,老田放下手中的资料,搬了把椅子坐在杨耕对面。
  两人详细讨论了利民项目的情况。老田同意杨耕的分析。就如何与利民高层会谈,俩人又认真地做了研究。感觉差不多了,老田又开口问道:“这个项目和北部区的朱总汇报过吗?”
  “朱弘毅?没有,还没来得及。”杨耕搪塞着老田,他之所以没汇报,是觉得自己还能控制这个项目,但是又不好直说。
  “见完凯马的人,把这个项目和朱总汇报一下,越详细越好。”老田以命令的口气说道。“你不要小看朱弘毅,他虽然年轻,但是很有潜力,尤其是大局观非常好。更难得的是他少年老成,性格沉稳。一定要和他多亲近!”
  杨耕走出总经理办公室的时候,头脑中一直在回味着老田的最后的叮嘱。从行政的角度看,朱弘毅是大区的销售总监,算是杨耕的直线领导。年龄和杨耕一样大,去年刚刚进入瑞和。听说资历很不错,半年多来带领大区大客户部签了几个有影响力的单子。但是在瑞和,直线的管理往往是指导性的,非常弱。所以虽然杨耕每季度的北京例会都能看到他,但是交往却不深。直观印象朱弘毅是一个少言寡语的人,但是说起话来却是清晰、有力,很有质感。

  凯马在省城的代理是一家叫中地的公司,就位于省城最著名的大学的办公楼里。整个公司在杨耕看来更像是几个实验室的组合体。计算机杂乱无章的放在地上。到处是随意堆放的书本和打印纸。过道两旁的办公室门上并没有贴着一般公司里常见的标牌。杨耕没办法,只好求助于一个看似学生模样的小伙子。
  “请问,齐总的办公室在哪?”
  小伙子愣了一下,答道:“齐总,你说的是我们齐老师吧,向前走第二个门就是。”
  杨耕也笑了,小伙子根本就没问他是谁。显然没有任何戒备心理。这几年,他可没少和前台、门卫们打交道。每次都被他们像贼一样的审问。杨耕有时甚至觉得,权力这个东西在中国已经被滥用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了。
  齐竟一的办公室看起来更像一个教研室,虽然有个老板台,但是上面堆的都是各种专业书籍,杨耕坐在老板台前侧,看着躲在书后面的‘齐老师’,心里渐渐有了一种久违的亲切感,暖暖的。
  “齐老师,我这次拜访您就是想谈一下利民的项目。”杨耕不想再绕圈子了,开门见山道。
  “你说商州的那个项目吧,你们也参与了?”齐老师看起来不太关注谁是对手。
  “是啊,我们也在里面,不过我们没多大优势,算是重在参与吧。”杨耕随口应付着,心里却有些疑惑:这个齐老师是太有把握了还是根本不会做销售?

  “你们不是做财务吗,这种生产制造的单子你们能做吗?”齐老师说话显然也不会绕弯。
  “最近我们刚刚收购了一家香港的企业,他们在生产制造方面非常强,深圳、东莞的那些制造业企业,很多都是他们的客户。产品和利民的贴合度我感觉也还不错,算是弥补了这方面的短板。”杨耕答道。
  实际上这次收购还处于谈判期,但是业界的风声已经比较多了。杨耕没办法,只能在齐老师面前‘提前’收购了。
  “我听说利民的财务软件也是用得你们的。”齐竟一挺了挺腰板,眼镜后面的目光变得有些犀利了。看来他并非不知道瑞和的参与。
  “对,是我们的老客户,用了几年了,还算满意。对了,我们也正在帮分管财务的张副总裁参加全国优秀CFO的评选。昨天还在商州和他讨论这事。”杨耕抛出第二个砝码。这事也只是赵世友给张副总做过简单的沟通。张副总倒是兴趣比较大。但是还没有最后谈妥。这事也算是让杨耕给“提前”了。他现在必须给齐竟一足够的压力。

  齐竟一目光转向老板台的笔筒,似乎在思考什么。半晌没有说话,杨耕看得出他应该正在考量瑞和在这个项目中到底做的有多深。
  “齐老师,我这次来,是想和你沟通一件事。”杨耕趁热打铁道。
  “你说,小杨,千万别客气。”杨耕立刻变成了‘小杨’,看来齐竟一的‘老师’心态还是根深蒂固的。
  “这周,利民要进行第一轮淘汰,四进二。”杨耕盯着齐竟一的眼睛,他想判断一下齐竟一知不知道这个消息。
  “四进二,什么意思?四家里面选两家?”齐竟一有些诧异。
  杨耕仔细观察了一下齐竟一的表情,感觉他应该不知道这个消息。心里一阵轻松,看来凯马与利民的关系不是太深啊。转念一想,又有些失落:四进二应该是飞捷干的,看来飞捷应该有一层比较深的商务关系了。凯马还有利用价值吗?

  杨耕只能硬着头皮接口道:“是啊,从我们内线得到的消息,这事是飞捷一手操纵的,利民负责分管生产的马总看了他们生产制造的系统,感觉很好。本来想直接定了,但是财务比较支持我们。马总也不好绕开财务。所以飞捷就想来个四进二。”杨耕第三次把“臆测”当成了“事实”。并特意强调了生产制造系统。
  “四进二对飞捷有什么好处?”齐竟一显然还是没想明白。
  杨耕笑了笑,分析道:“飞捷认为现在的形势对他最有力,它肯定是2里面的1个,事实也的确如此。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他们在产品、样板客户、商务关系方面都做的比较到位。内部的倾向性应该比较强。所以飞捷下面要做的事情就比较简单了。”杨耕故意停顿了一下,观察着齐竟一的反应。
  “什么意思,你接着往下说。”这位齐老师仍然没有想清楚其中的关键在哪里。
  杨耕基本可以确信:齐竟一的精力应该不是放在中地公司的运营上。真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飞捷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在四家中选择一个最弱的,想办法帮助他进前二名,之后二进一就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杨耕直接把话挑明了。

  齐竟一的目光又习惯性的盯着笔筒。好像在回味着杨耕的话。“那你找我商量什么事呢?”齐竟一抬头问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