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余晖 蜀汉帝国的最后十年》
第36节

作者: 陟云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1-31 13:48:35
  73
  正月十六,钟会将所部的护军、郡守、牙门骑督以上的官员全部请来,因在曹魏广有影响力的郭太后刚刚去世,钟会即以此名义在蜀汉朝堂为太后发丧,并矫太后遗诏,声称要钟会起兵废黜司马昭。钟会还将诏书班示给座中诸人,让他们互相讨论。然后用自己的亲信代领诸军,而将所请的群官全部关押在旧时益州官属办公的房间内,还将城门宫门全部关闭,并以重兵把守。魏国官员至此形同软禁,稍有脑筋的人都怀疑钟会手中诏书的真实性,然而钟会大权在握,除了少数人敢声言反抗外,绝大多数人都噤如寒蝉。只有老滑头卫瓘早就看出情形不对,诈称自己病得很严重,没有来到蜀汉朝堂,钟会对此也没有怀疑。

  羁押魏国诸将也是姜维计划的一部分,姜维对钟会说北来诸将尽皆不可靠,密劝钟会尽行诛戮,钟会犹豫未决。姜维准备在钟会杀掉诸将后再杀钟会并坑杀魏兵,复立刘禅为帝。时刘禅尚未动身赴京,姜维在给刘禅的密信中说:“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然而钟会和姜维的密谋却随后走漏了消息,起因在于胡烈手下的帐下督丘建。因胡烈也被钟会所拘,丘建于是请求钟会让一亲兵从门内出入传取饮食,因钟会宠信丘建,对此也就答应了,其他牙门将也都仿例各得一人出入。胡烈趁此机会告诉亲兵,并写了一封书信传于其子胡渊:“丘建密说消息,钟会已经挖了一个大坑,又准备了数千木棒,想要将外兵招入,人人赐一白幍(古时一种帽子,此处用于区分敌我),拜散将,将我们这些人依次棒杀,纳入坑中埋掉。”胡渊又将消息说于其他人。中领军司马贾辅也对散将王起说“会奸逆凶暴,欲尽杀将士”,又说“相国已率三十万众西行讨会”,王起也将此语宣示诸军。而卫瓘上厕所时,见胡烈故给使,使宣语三军,声言钟会谋反。有了这么多人传递消息,因此正月十七日一夜之间各牙门将领的部属尽皆听闻此事,钟会遂有倾覆之危。

  正月十八日中午,十八岁的胡渊率领父亲的部下擂鼓出门,各部军士虽未约定但听到响动后也皆鼓噪而出,虽然并无人督促,但众人却尽皆奔向城中。姜维此前奉令投降时,甲仗已没于钟会,此时钟会正在给姜维部下分发铠甲武器,骤然听到外面奔踊喊叫,似乎是失火的声音。过了一会儿,亲兵来报说有军队向城而来。钟会惊问姜维:“兵来似欲作恶,当云何?”姜维毕竟比钟会年长,此时表现尚属镇定,他说道:“但当击之耳!”钟会派遣亲兵诛杀所幽闭的各牙门郡守,更使人举机拄门,外兵虽乱刀斫门而一时不能破。

  但没过多久,城外的士兵倚梯登城,有人在城中焚烧屋宅,蚁附乱进,矢下如雨。情势越发变得不可控制,各牙门郡守也都趁机从房间里跑了出来,和自己的部属会合。姜维率钟会左右为战,手刃五六人,被愤怒的乱兵们砍死。魏军杀死姜维后,因钟会为此事主谋,众人又争前杀掉钟会。钟会将士死者数百人,此时乱兵已无约束,先后杀掉蜀汉太子刘璇、姜维妻子儿女、蜀汉左车骑将军张翼、护军蒋斌、太仆蒋显、奉车都尉、大尚书卫继等,钟会兄子钟邕亦死。随钟、邓入蜀的庞会本就为报父仇而来,此时终于得偿夙愿。他冲到关家,将关羽后人屠戮干净,作为对四十五年前关羽杀掉庞德的报复。成都城内军众钞略,死丧狼藉。监军卫瓘见时候差不多了,这才站出来稳定局势,他分派诸将安抚秩序,数日之后城内才渐渐安定下来。

  日期:2016-02-03 15:57:47
  74
  邓艾所部的陇西军没有忘掉老上级,他们趁乱将邓艾从槛车之中放出迎还。卫瓘曾和钟会共同陷害邓艾,担心邓艾报复,于是找到护军田续,让他带兵去袭击邓艾。之所以找到田续,是因为邓艾入江油之时,田续因犹豫不进,差点被邓艾砍了脑袋,多赖诸将相救方才得免。所以卫瓘对田续说:“你可以报江油的耻辱了。”镇西长史杜预知道卫瓘的言论后对众人说:“伯玉其不免乎!身为名士,位望已高,既无德音,又不御下以正,将何以堪其责乎!”卫瓘听说后没有等候车驾的到来径直来向杜预道歉。田续在绵竹以西遇到邓艾,杀掉邓艾及邓忠,邓艾在洛阳的几个儿子也都被杀,他的妻子和孙子被送往西城安置。

  以上即是这场持续数日的成都之乱全部经过。钟会从决意起兵到失败仅仅数日,原因何在呢?除了司马昭所说的魏军将士“各自思归,不肯与同”之外,还是摆在没有尽速诛除司马昭埋伏在军中的少数亲信。据《魏书�6�1三少帝纪》记载,钟会真正矫诏讨伐司马昭时,“聚集征行将士,劫以兵威,始吐奸谋,发言桀逆,逼胁众人,皆使下议,仓猝之际,莫不惊慑。”时相国左司马夏侯和与郎中羊琇等人对此坚决抵制,并且散播对钟会不利的消息,使魏军诸将对钟会敌意大增。而且钟会还错误地听从丘建的建议,让各牙门将派一亲兵出取饮食,这些亲兵有机会接触城外军队,因此能迅速鼓动城外军队进攻。钟会本人派往诸军的亲信能力有限且时间又短,在变乱时根本无力控制军队,而且很可能最先被乱军诛杀(不然他们一定会向钟会报告,钟会就不会在乱兵初起时以为是失火的声音了)。另外钟会为了安抚蜀汉众人,和他们都迅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与姜维的亲密就不说了,包括蒋斌、蒋显等一干蜀汉大臣,钟会也尽皆厚待,这同样在魏军将士中埋下了阴影。

  钟会在谋反过程中,竟然出现如此之多的失误,这实在不像是一贯精明的他的表现。唯一能解释这一点的只有他谋反的准备太过仓促。按照陈寿本传的说法,钟会谋反在邓艾被捕后,而且还犹豫不决是否杀掉诸将;但司马昭亲率大军坐镇长安的消息传来时,钟会再难淡定,于是决意起事,这一件事似乎表明司马昭的猜忌才是他起兵的真正主因。但晋朝建立后,为保证太祖司马昭的光辉形象,时人评论钟会谋反时多将其归因于钟会本人的跋扈上,如“功名盖世,不可复为人下”(《钟会传》),“瓘以克蜀之功,群帅之力,二将跋扈,自取灭亡”(《晋书�6�1卫瓘传》),冯紞亦对晋武帝说:“钟会才见有限,而太祖夸奖太过,嘉其谋猷,盛其名器,居以重势,委以大兵,故致使会自谓算无遗策,功在不赏,輈张跋扈,遂构凶逆耳”(《晋书�6�1张华传》)。  而事实上除了司马昭本人对钟会的疑忌,司马昭的身边人也屡屡陈说钟会的坏话,如司马昭之妻王氏就曾提醒他钟会不可大任(语详前文),历任廷尉、中护军的贾充也提醒司马昭钟会的专权,司马师的妻弟羊祜对钟会有宠而忌,“亦惮之”(《晋书�6�1羊祜传》)。而在同一时期内,和钟会关系不和的裴秀官星高照(裴秀和钟会的不和参见《晋书�6�1山涛传》),先任尚书,后任尚书仆射。这些因素合在一起,使钟会认识到即使自己放弃兵权,想重回洛阳辅政,贾充、裴秀等新贵也绝不会放过自己,故此才会选择这样一条不归路。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