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余晖 蜀汉帝国的最后十年》
第32节

作者: 陟云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1-21 17:53:18
  第十章 最后的奋争(下)
  65
  邓艾自杳中追击至阴平时,汉军南去已久,追之莫及。钟会与姜维在剑阁对峙,因剑阁地形险要,钟会大军难以展开,且十余万大军每日的粮食消耗也十分惊人,钟会深虑“粮运悬远,深虞不继”,已有撤军的打算。邓艾在阴平桥头简选精锐,并上言于司马昭说:“贼已摧折,宜遂乘之。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非今日之德阳,蜀汉将德阳南移,旧治改称德阳亭,在今四川省平武县东北二百余里),越绝险可至江油戍(今平武县东南,在今江油市以北百里),由江油戍出左担道(山路一面为悬崖一面为绝壁,挑东西的人只能以左肩担物中途无法换肩,故名)以趋涪(今四川省涪城区),出剑阁西四百里,去成都三百余里,奇兵冲其腹心,剑阁之守必还赴涪,则会可方轨而进;剑阁之军不还,则应涪之兵寡矣。军志有之曰:‘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虚,破之必矣。”

  司马昭接报,同意邓艾如此处置。于是邓艾约请同在阴平的诸葛绪和自己共同行动。诸葛绪以邀姜维事本受司马昭节度,擅自南进非本诏不便承命为由,拒绝与邓艾合军,并且率领部下东行白水关投奔了钟会。钟会想要吞并诸葛绪的军队,于是向司马昭密表诸葛绪的怯懦表现,司马昭遂将诸葛绪槛车征还,雍州本部兵遂并入钟会大军。钟会所部南进都是行走大路,沿途未受大的损失,再加上收拢汉军溃降之卒,此时兵力已过十五万众。

  十月中旬,邓艾准备完毕,开始了伟大的奇袭。他亲自率领精兵万人,主体为金城太守杨欣所部,随身携带劈路架桥工具在前,其余两万人则负载粮草在后,从阴平(今甘肃省文县)沿白龙江河谷东南行进,并逆溯谷道行入摩天岭,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甚为艰险,行走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又粮运将匮,濒于危殆,魏军见前无人烟,后勤不继,人人心中皆怀畏惧趑趄不前。邓艾见士气不振,乃亲作表率,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始攀木缘崖,鱼贯而进。直至进军至景谷,饮得青川溪水,军心始稍振奋。邓艾所部因运粮不及,皆腹中空空,一日忽见远处青烟,疾行往袭,乃知是钟会先行派往剑阁西径出江油的田章所部。田章西行以来,已先破蜀伏兵三校,邓艾遂以田章为先锋(钟会以田章西出剑阁一事,参见《三国志�6�1钟会传》。但历代史家对此多有存疑,原因为此事仅见载于此,并无旁证,而且按照田章击破蜀汉伏兵的功绩,应列为头等,但后期却无封赏。而且随邓艾从行的镇西司马段灼,在晋朝建立后因赏罚不明,曾多次上书向晋武帝申诉,内中有对邓艾一军功绩大小的评论:“昔伐蜀,募取凉州兵马、羌胡健儿,许以重报,五千余人,随艾讨贼,功皆第一。而《乙亥诏书》,州郡将督,不与中外军同,虽在上功,无应封者。唯金城太守杨欣所领兵,以逼江由之势,得封者三十人。自金城以西,非在欣部,无一人封者。”证明田章并无如此大功。而且按《钟会传》田章孤军兵力不多(否则何必做仅有万人的邓艾军先锋),用兵目标也不够清晰,疑为邓艾平蜀后钟会谮构捏造出来的事实,留此存疑),从青川越龙门山而至江油戍,守将马邈乃一愚顽之辈,不意魏军突出剑阁之背,遂降邓艾。邓艾遂从江油戍南行,按照预定计划出左担道,经马阁山、天柱山(均位于今天江油市以北),终于进入到了方便行军的平原地区。

  日期:2016-01-22 18:48:16
  66
  刘禅知邓艾前来,已命行都护平尚书事卫将军诸葛瞻率军往救,又令把守东大门的右大将军阎宇率军西援,仅留罗宪率两千人驻守永安城,并派人向吴国告急。公元263年11月4日(十月甲申),吴国君主孙休命大将军丁奉督诸军向寿春,将军留平就施绩于南郡,商议出兵的方向;又令丁奉之弟将军丁封及孙异等入沔中援救蜀汉。建宁太守、安南将军霍弋欲率兵往救,刘禅以部署既定,不许他北上。

  诸葛瞻出军至涪亭(在今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西),却屯兵不动,听令邓艾前进,遂令局面变得不可收拾。黄权留在蜀汉的儿子黄崇时任尚书郎,亦在诸葛瞻军中,屡劝诸葛瞻速行据险,无令敌得入平地。诸葛瞻瞻前顾后,犹豫未纳,黄崇再三陈述,说到眼泪纵横仍不能打动诸葛瞻。邓艾得此余裕遂从容进兵,并亲率先锋击破诸葛瞻的前锋,诸葛瞻因无法退至涪城(在今涪城区东),连夜退保绵竹城(今德阳市旌阳区,非绵竹市)。

  邓艾还给诸葛瞻写信,声称如果投降的话,一定上表册封诸葛瞻为琅琊王(诸葛家出自琅琊郡,故有此称)。诸葛瞻大怒,斩杀邓艾使者,并列阵迎敌。邓艾令惠唐亭侯邓忠攻蜀阵之右,令司马师纂攻蜀阵之左,结果两人初战失利,回来之后禀告邓艾:“贼未可击!”邓艾怒斥道:“存亡之分,在此一举,何不可之有?”并要处斩二将。邓忠师纂二人见邓艾心如铁石,知事无更改,于是整军再战,大破诸葛瞻军,诸葛瞻遂战死,时年三十七。诸葛瞻长子诸葛尚长叹道:“吾父子荷国重恩,不早斩黄皓以致倾败,用生何为?”与尚书张遵(张苞之子,张飞之孙)、尚书郎黄崇、羽林右部督李球(庲降都督李恢之侄)等皆赴魏军力战而没。邓艾攻入绵竹城,并进军至雒城(今四川省广汉市,雒县时属广汉郡,西南距成都八十余里)。

  因黄皓征信鬼巫,成都之前并未认真准备城防,此时邓艾军队携大胜之威前至雒城,各城百姓均知城无可守,自相扰扰,多有举家逃往山野之中的,官吏已无法禁止。刘禅将群臣召来,询问对策,众人皆计无所出,有人说吴蜀本为盟国,事急可以奔吴;又有人认为南中七郡阻险斗绝,可以投南。光禄大夫谯周陈言:“自古以来没有身寄他国作天子的,现在跑到吴国,亦当臣服于吴。魏与吴强弱殊异,魏能灭蜀又能灭吴,到时再投降魏国,是受双重耻辱,还不如只受一次耻辱(指现在就投降邓艾)。而且想要南入七郡,应当早作打算,然后才能实行;现在大敌已近,祸败将及,众多小人之心,没有一个能靠得住的,恐怕陛下你出发的时候,就将发生不测之祸,怎么能够到达南方呢?”群臣之中有人诘问谯周:“现在邓艾已经距离成都不远,恐怕到时不会受降,怎么办?”谯周答道:“现在东吴还未臣服,从形势上说不得不受,而且受降之后一定会待之以礼。如果陛下降魏之后魏国不裂土敕封陛下,我请求身至京都,用古义相争。”谯周平时不声不响,可到了这时候来了劲头,而且道理一套一套的,群臣都无言以对。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