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余晖 蜀汉帝国的最后十年》
第31节

作者: 陟云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1-19 17:37:46
  63
  姜维方引兵向阳安关前行,忽闻关口已失,知事不可为。远在成都的刘禅看到魏国三路大军发动,才知道这次真正是狼来了,派遣右车骑将军廖化督军自剑阁沿白龙江西上救援杳中,左车骑将军张翼和辅国大将军董厥则率军赴援阳安关口。只是张翼、董厥因听闻诸葛绪从建威南进,在阴平逗留月余,此时已从朝天岭南退,姜维于是和廖化会合,从景谷道退向白水关(今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并在白水关会合了张翼、董厥的军队,大军共赴剑阁关(今四川剑阁)防卫钟会。

  钟会在此时发布讨蜀檄文,其文洋洋洒洒八百余字,为魏军官方对蜀汉的正式通告。《文选》卷四四全文收录,并被《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称之为“钟会《檄蜀》,征验甚明”,意即钟会在檄文之中所举的例子不是夸大事实,而是事出有典,明白确凿。该评价是相对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而言的。陈琳为了从根子上否定曹操,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所举事例“诬过其虐”,大多偏离事实,而钟会的这篇檄文比较之下就显得真实贴切。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来解读。第一部分阐述了魏方伐蜀的原因,这一部分几乎每篇檄文中都有,理由也大同小异,不外乎是强调自身立国的合法性以及征讨对方的政治意义。钟会在这一部分着重强调了王化泽及巴蜀的迫切性,他追溯了魏国武皇帝曹操于汉末动乱之中,征讨不臣,重整天下;高祖文皇帝曹丕应天授命,代汉建魏;而烈祖明皇帝曹睿奕世重光,恢拓洪业,并说明魏国三祖的遗憾是有生之年未能实现“率土齐民”皆蒙王化,现在魏主曹奂圣德钦明,绍隆前绪,而宰辅司马昭忠肃明允,劬劳王室,且优容怀远而使远方的肃慎国(位于今天东北的古王国)前来朝拜。然后钟会话锋一转,提起巴蜀百姓至今仍然要躬服劳役,圣上为之痛惜,因而魏国要承天之意,分从五路伐蜀。钟会还引用了上古“王者之师,有征无战”的战争观,并以此作为伐蜀的纲领。为了说明此观点的正确,他还援引了两个例子,其一为虞舜征服有苗部落,据《韩非子�6�1五蠹》,虞舜时代有苗氏不服管束,舜修文偃武三年之久,并以德教最终感化了有苗氏部落,所以有征无战。其二是周武王得到天下之后,对商朝臣子商容的闾里表达敬意,并将自己从商朝得来的财物粮食散发给百姓,而使百姓归附。钟会用这两个例子来强调,战争的目的并非要“穷武极战”,而是“以济元元之命”。

  日期:2016-01-20 17:48:25
  64
  第二部分侧重分析了蜀汉的形势。他虽然也称刘备为“命世英才”,但重点却在强调刘备受制于袁绍、吕布之手时,是曹操一手将其拯救,而刘备却不顾信义,中途背信而去。诸葛亮与姜维更是屡屡出兵秦川和陇右,骚扰我方边境,只是因为魏国多事,未及征伐。现在魏国蓄力待时,对蜀汉发动雷霆攻势,钟会由此得出蜀汉一州之地难以抗拒天下之师,更用段谷、侯和两次胜利来为蜀汉百姓剖分利害。钟会更从士气上分析蜀汉现在是人心低落,百姓不堪重负,更难逃灭亡的命运。

  第三部分说明了魏国对待降虏的政策。他先说“国朝降天覆之思,宰辅弘宽恕之德,先惠后诛,好生恶杀”,表示魏国的当家人对于以往汉将的过错将会宽大处理,不会念及旧恶,并举了以前吴国夏口督孙壹及文钦、唐咨的例子来说明。孙壹本为吴国宗室,因孙綝所攻故投靠魏国,时魏帝曹髦予以盛赞,称其“畏天知命,深鉴祸福”,“微子去殷,乐毅遁燕,无以加之”,且为了引诱吴国人继续叛逃,还封其为骠骑将军,赏赐极厚,不过孙壹已在几年前被婢女所杀。文钦则是在毌丘俭叛乱之后入吴尔后被吴国派出援助诸葛诞,因政见不同被诸葛诞所杀,他的两个儿子文鸯、文虎又回归魏国,司马昭还特别准许他们归葬文钦。而唐咨则是一个天生脑后长有反骨的人物,他原是魏国利州郡人,后利州郡反并杀太守徐箕,唐咨被拥戴为首领。结果起事失败,唐咨浮海入吴,后也在寿春投降,魏国封其为安远将军。钟会还特别强调唐咨现状是“与闻国事”,文家兄弟皆为将军封侯,并以此推论说巴蜀贤智应见机而作,仿效微子离开殷商、陈平投奔汉室,“深鉴成败,邈然高蹈”,并力劝他们幡然悔悟弃暗投明。

  虽然钟会的檄文有理有据骨肉丰满,且极力强调曹魏的正统身份和宽大政策,但在蜀汉却收效甚微,并没有得到蜀汉前线将领的认可。钟会还给姜维写了一封书信,内容如下:“公侯以文武之德,怀迈世之略,功济巴、汉,声畅华夏,远近莫不归名。每惟畴昔,尝同大化,吴札、郑乔,能喻斯好。”这里的吴札是春秋时吴国君主寿梦少子季札,是当时的一位大贤,他在出使郑国时,见到了著名政治家子产(郑侨)。他们一见如故,就好像是相知已久的老友。钟会借用这个例子,来表示自己对姜维的态度。姜维没有回应他的书信,率领军队列营守险。剑阁雄关天下奇,尽管姜维兵力仅有钟会的三分之一,但因守卫得当,钟会一时难以攻克,这时约在九月中旬。

  魏国伐蜀第一阶段至此结束。魏军虽然大踏步前进,汉军也在大幅后撤,但双方仅有少量交战,汉军主力仍存,战役由此转入第二阶段。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