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升官路》
第23节

作者: 能大会小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你丫就没有想美事?我看你在刘岩跟前比我还浪呢!”
  “我就想美事了怎么着吧?我就想了,成不成的再说,你能不让我想想?”
  “你想也是瞎想。”
  “瞎想就瞎想,瞎想总比不想强,瞎想心里也美的很。”
  她们就这样口无遮拦地在刘岩面前嚷嚷,弄得刘岩挺尴尬的。
  秦柳德对刘岩赞赏有加,他感慨地说道:“差一点就把宝贝丢了,小刘,你来狮子寨的时候,我心里其实是排斥的,没想到你这么大能耐,为狮子寨做出了这么大贡献。”
  刘岩十分谦逊地说:“贡献谈不上,这些成绩,都是狮子寨人努力的结果,他们只是以前看不到适合他们的商机,如果村民们肯努力,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秦柳德笑的眉毛都弯了:“照你这种说法,将来一家一个月能赚两三万?”

  “两三万应该没有问题。”刘岩信誓旦旦地说,“现在我们才刚刚开始做网店经营,信誉度还不高,等过一段时间把信誉度提上去了,销售情况肯定比现在要好的多。”
  秦柳德很佩服刘岩,像个小学生一样向刘岩请教:“小刘,经营方面的事情我不懂,以后还得你多多费心,你说,我们现在应该注意点什么?”
  刘岩说:“服务质量一定要提高,只有提高了服务质量,才能提高我们的信誉度,这一点一定要把握好,另外,我们还要积极维护品牌形象,防止不法商家以次充好,以假乱真。”
  “行,回头把大家召集起来,你好好跟他们讲讲,该注意的问题都给他们解释清楚,我来督促他们执行。”秦柳德一脸真诚,“还有呢,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
  刘岩说:“还有就是我们要经常督促雅兰制衣,让他们不断开发新款式,新品种,只有及时地更新换代,我们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秦柳德满怀欣赏地看着刘岩,说道:“小刘,要不然干脆你就长期在狮子寨住下来吧,也入上一股,以后你就指导村民开展网店经营,有你在,大家伙才有主心骨。”

  刘岩未知可否地笑了一下。
  三个月后,又有两家企业慕名而来,他们开出了十分优厚的条件,请求狮子寨网店店主做他们的网络销售代理商。
  网店销售一天天在扩大,刘岩联系了几家物流公司,在狮子寨村开了物流分公司,狮子寨的网店销售,进入到健康发展的轨道。
  狮子寨的网店店主们已经忙不过来了,就请了外面的人来做帮工,他们一个个俨然成了小老板。
  一天夜里,刘岩在村委会的住所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来人自我介绍道:“我叫王发林,家就在本村,是钧都市组织部的。”
  什么钧都市组织部的?这家伙还在这里装神弄鬼呢!刘岩心里说。

  其实王发林这样说,是为了引起刘岩的注意,见刘岩聚精会神地看着自己,王发林噗嗤一笑,补充道:“我这个组织部是加引号的,好多人戏称我们是民间组织部。”
  原来这家伙是个掮客啊!
  “别看我们只是民间组织部,但却和真正的组织部门一样,对你们这些国家公务员和准公务员进行考察,一定程度上左右你们的录用和升迁。”
  刘岩说:“我倒是十分好奇,不知道你是怎么对我们进行考察的。”
  “比如你吧,根据我们的考察,你的工作成绩非常突出,最主要的两点成绩,一是打破了钧都市在农村殡葬改革方面的困局,使全市的农村殡葬改革进入了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二是带领狮子寨村的村民发家致富。这两点,无论是哪一项,都足以构成破格重用和提拔的客观条件,可你一直未得到提拔和重用,我们是有责任感的人,所以就必须得认真地查查原因了。”

  王发林说的一本正经,弄得刘岩直想笑,他勉强憋着,也假装一本正经地问道:“查出什么原因了吗?”
  “查出来了,你现在缺少一个上升的梯子。”
  王发林从口袋里掏出一盒香烟,抽出一支衔在嘴里,又做出往外抽的动作,刘岩摆摆手表示不抽。
  王发林点上烟深吸了一口,才慢慢悠悠地说:“中国的官场现象很奇特,也很复杂,不同的成长环境,造就了完全不同的成长道路,就拿你们这些准备从科员晋升为副科正科的公务员来说,国家各部委以及省委省政府的那些人,从科员晋升到副科就像是走平路,只要肯往前迈一步就行了,有的甚至是挪一个屁股的事,你们不一样,从科员到副科就像攀高峰,必须得有梯子,有的人忙活了大半辈子还在原地踏步,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往上爬的梯子。”

  刘岩觉得王发林的比喻蛮形象的,却不完全赞成必须要有梯子一说。
  像王发林这种人,其实并没有像他们吹嘘的那样在方方面面如何如何有根基,他们骗取钱财的方法只有一个字——蒙,当然他们并不是瞎蒙,在蒙某个人之前,他们会做详细的调查,把握与这个人有关的各种信息。
  比如一次公务员招聘,一个部门要招聘三个人,他们的目标就锁定在笔试成绩前三名的人身上,疯狂地向他们灌输这次招聘如何如何有黑幕,成绩靠后的几个人如何如何有势力,有靠山,你们要是不抓紧行动起来,就会被后面的某个人顶了。
  中国人的惯常思维,就是找靠山,不管是真靠山还是假靠山,只要把钱送出去了,他们心里才感到踏实。
  如果不把钱送出去,他们连觉都睡不着。

  像王发林这样的,之所以敢明目张胆地收受别人的钱财,是因为他们比谁都清楚,正常的职位招聘和职务晋升,是有一套极其严格的考察程序的,他们锁定的那些人,如果不出意外,一定会得到聘用和提拔。
  而那些被聘用和提拔的人,却糊里糊涂地认为自己的被聘用和被提拔是通过这些民间组织部的人砸了钱的结果。
  逢事必送礼的传统,固然与中国几千年来的官场潜规则有关,但更大程度上,是因为像王发林这些民间组织部的忽悠,他们拼命鼓吹官场的黑暗,就是为了趁机捞钱。
  当然,官场上那些居心叵测的人,也十分乐意并且纵容他们的忽悠和鼓吹。

  王发林之流当然也有走麦城的时候,但他们不怕,他们有的是理由向委托人交代,某某人的势力太强大了,靠山太硬了,我实在是没有办法。
  大不了,他们再把吞进去的钱吐出来,他们会喋喋不休地对委托人说,为了你这个事,我已经花出去多少多少钱了,现在是既要跑腿又要赔钱啊。
  委托人往往会考虑到以后说不定还会用到这个人,就会把他说的已经花出去的数目给他撇下来。
  只要看准了人,王发林逢忽悠必胜,很少碰到不开眼的死鳖。
  他今天之所以来找刘岩,就是看准了刘岩有很大的可能即将会被提拔,刘岩的工作成绩是有目共睹的,王发林相信组织部门的领导一定看的到。
  另外,王发林还从他自己的渠道了解到,鸿昌镇的一个副镇长马上就要到点了,组织部正在就继任人选进行考察。
  王发林觉得这个时候敲刘岩的竹杠,是十拿九稳。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