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秘史:探究史记背后真相,戳穿中国历史之终极阴谋与谎言》
第58节

作者: 扫地保安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4-09 13:51:53
  6、《论语》出世
  儒家和儒学在先秦时期就有一个独特的现象,那就是它的创始人孔子其实是没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的学术著作的,这一点至少在今天看来,会极大地影响孔子拿学历评职称。众所周知,孔子在学术著作方面的主要工作,是“编订”,他编订了《诗经》、《春秋》等——这到底只是编辑而已,并非原创,学术成就而言还是很有限的,相比之下,继之而后起的孟子、荀子等人,在学术上则要系统全面得多了。这不能不说是孔子和儒学得一大憾事,这一遗憾直到《论语》的问世才算稍解。

  有人或许会说,《论语》不是很有力量吗?可是不管《论语》的学术价值如何,问题的关键在于,《论语》的成书时间大成疑问!
  按照通常的说法,比如当代历史学泰斗、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李学勤先生就考证认为,《论语》的成书在战国时期。但是奇怪的是,《论语》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根本就没提到过,这太匪夷所思了!并且,也绝对不能说是司马迁本人对《论语》有偏见或者什么其他原因所致,因为《论语》在正史中的第一次露面,恰恰是《史记》所没有记载的司马迁死后的汉昭帝时期!
  《汉书#昭帝纪》:“朕以眇身获保宗庙,战战栗栗,夙兴夜寐,修古帝王之事,诵《保傅传》、《孝经》、《论语》、《尚书》,未云有明。”关于这一段话的背景和含义我们暂且不谈,只要明白,《论语》在汉昭帝始元五年的的诏书中第一次出现了。
  在《汉书#宣帝纪》中,《论语》再次出现。“孝武皇帝曾孙病已,有诏掖庭养视,至今年十八,师受《诗》、《论语》、《孝经》,操行节俭,慈仁爱人,可以嗣孝昭皇帝后,奉承祖宗,子万姓。”
  第三次出现,是在王莽篡汉前夕的汉平帝元始五年:“征天下通知逸经、古记、天文、历算、钟律、小学、《史篇》、方术、《本草》及以《五经》、《论语》、《孝经》、《尔雅》教授者,在所为驾一封轺传,遣诣京师。”

  关于《论语》一书的问世时间,即便是《汉书》也是语焉不详,但是在《汉书#艺文志》中提到了,“汉兴,有齐、鲁之说。传《齐论》者,昌邑中尉王吉、少府宋畸、御史大夫贡禹、尚书令五鹿充宗、胶东庸生,唯王阳名家。传《鲁论语》者,常山都尉龚奋、长信少府夏侯胜、丞相韦贤、鲁扶卿、前将军萧望之、安昌侯张禹,皆名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我们可以知道这段话的意思是:在汉初是没有名为《论语》的书,但是关于流传下来的孔子的言论,有齐鲁两个派别传承。

  后来,在汉宣帝时期又出现了一个叫张禹的人,《汉书#匡张孔马传》:“禹先事王阳,后从庸生,采获所安,最后出而尊贵。诸儒为之语曰:‘欲为《论》,念张文。’由是学者多从张氏,余家寝微。”汉元帝即位后,更任用张禹教授太子《论语》。
  综合上述我们可以得知,在《史记》和《汉书》这种正史的记载中,《论语》的正式诞生,不会早于汉武帝时期。那么,李学勤先生又为何断定《论语》成书于战国时期呢?
  日期:2015-04-09 13:53:52
  为什么一定要纠缠于《论语》一书的成书时间呢?这是因为,这本书的诞生,本就是汉武帝的皇权与趋附皇权的儒家相互扶持的产物!这或许有些危言耸听,但请诸君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汉武帝没有留下类似于“焚书坑儒”、大搞文字狱等类似的骂名呢?
  《汉书#艺文志》:“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从这一点来看,汉武帝时期是进行了大量的文化建设准备了——与后来的乾隆时期所做几乎一模一样对不对?是的,乾隆就是以汉武帝为榜样治国的,所以二者雷同得要命并不奇怪。但奇怪的是,乾隆大肆收藏书籍,并篡改、毁灭了大量古书,这点众所周知也是共识,可是为什么汉武帝就没有给人们留下这种印象呢?

  如果拿汉武帝来与秦始皇相比,相信很多人也会认为,前者之残民以逞不遑多让。为什么秦始皇留下那么多骂名,而汉武帝竟上升为千古一帝的规格呢?
  答案只能是,对汉武帝的评价,被历史大量篡改和美化了,其中的主要推手当然是儒家,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中一个可能的、被历史所忽视的重要事实是,汉武帝时期《论语》开始走上历史舞台。
  上一节提到过,儒家儒学的发扬光大对于统治者大有裨益,但是从逻辑上、从公理上是很难站得住脚、很难被人信服的,烂泥被扶上墙的有效手段,就是造神运动,神话孔子,具体的方式就是炮制成书的《论语》。
  关于《论语》一书最官方、最权威的解读,出自《汉书#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这样的事情,我们见得实在太多了!
  斯大林夺得了苏联的最高统治权后,组织编写了列宁语录,当然是挑自己满意的,在神话列宁的同时也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并上升为个人崇拜。希特勒在组建纳粹党并夺取国家政权的过程中,撰写了《我的奋斗》一书,将自己塑造为德意志民族不可或缺的大救星形象。至于我国文『革』时期,某些人搞的某某语录我们就更熟悉了……
  总之,儒家通过《论语》一书神话孔子、使之走上神坛,汉武帝及其继任者通过与儒家的紧密合作,赢得了历史上的“好口碑”。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革命不都是这种与儒家的这种请客吃饭。不过,不管“请客吃饭”还是“刀枪相见”,都是需要大量本钱的,不管是国内事务的踵事增华,还是屡次发起的对外战争,都是需要好多好多钱的,汉武帝面对的,是窘迫的帝国财政状况。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待续精品推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