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余晖 蜀汉帝国的最后十年》
第14节

作者: 陟云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司马师与荆州刺史王基率领的荆州军队回合之后,王基认为淮南之乱并非民心思变,而是毌丘俭等人诳骗利诱,所以应当示形大进,这样敌军会土崩瓦解。王基的看法与之前光禄勋郑袤的观点恰恰相反。郑袤的意思是深沟高垒围困敌军,像周亚夫当年抵御七国之军一样,毌丘俭远来为客不耐久屯,必然自败。所以司马师在这两种意见之中摇摆不定,本来已经让王基作为先头部队出发,不久又让他停止前进。其实郑袤的观点过于求稳,当年周亚夫坚壁不出,是因为七国谋乱已久,尤其是吴王刘濞已蓄势很长时间,若仓促交战胜算不大,但西汉朝廷内部和睦,所以可作持久之计,而此时的毌丘俭和文钦虽在淮南已有时日,但百姓却远谈不上归心,只是政治口号喊得漂亮,如果迁延时日而让他们四处攻略,淮南将兵连祸结永无宁日,故此王基的说法才是正着。

  王基见司马师犹豫,又亲自来劝说司马师,并指出藏有大量粮食的南顿城为双方的必争之地,应该早早占据。屡次劝说之下,司马师勉强同意王基的请求,并于2月24日到达滁桥,毌丘俭的部将史招、李续等陆续归降。但这时司马师仍想做持重打算,王基引用《孙子兵法》的“兵闻拙速,未睹为巧之久也”来力劝司马师进兵南顿,司马师没有应允。王基于是自作主张带领荆州兵进入南顿。毌丘俭也认识到了南顿的战略价值,派兵从项城向南顿进发。已经走出十多里的时候听说王基已经占据城池,于是只好告罢。

  日期:2015-12-17 17:47:05
  28
  这时吴国权臣孙峻风闻淮南有变,于是率领骠骑将军吕据、左将军留赞向寿春进兵(毌丘俭的基地),此时毌丘俭据守项城,形势颇为不利。司马师手下众将都劝他趁此机会一举攻城。司马师认为已稳操胜券,不宜多做损伤,于是按兵围困,又令诸葛诞率兵从安风向寿春进发,胡遵率领青徐军绕道谯、宋一带,断绝毌丘俭的退路,司马师亲自率军在汝阳驻扎。邓艾已经先期到达乐嘉城(今河南项城),并造了一座浮桥等待司马师的到来。邓艾刚到的时候毌丘俭命文琴前往拒敌,文钦没有料想司马师来得如此之快,一时惊愕无措。只不过文钦之子文鸯骁猛,给司马师造成了很大杀伤,并让司马师病情加剧,只不过这种小胜无补于大局,文钦只有选择退兵。本来毌丘俭在项城无法与敌交战,想要退却又担心寿春遭袭,正是进退维谷,听说文钦父子退兵一事恐惧难当,弃掉城池外逃,军队败溃。文钦尚想至项城接应,只是孤军难用,再加上寿春已经崩溃,于是带兵准备投奔吴国。东吴军队听说毌丘俭失败时尚在东兴,公历3月14日大军到达橐皋时文钦父子投降。两天后藏在草丛中的毌丘俭被农民张属所杀,诸葛诞进兵寿春,淮南三叛的第二叛正式结束,总计前后不过两个月。孙峻听说诸葛诞已占领寿春,就命令军队退回东吴了。

  司马师这次主动率军出征,虽然保住了司马家族的强势却让自己的病情加重,回到许昌后即一病不起,卫将军司马昭从洛阳来看他,因司马师无子,司马师故将兵权交付司马昭。3月23日司马师病故,时年四十八岁,钟会因为在司马师帐下典掌机要,提前得知朝廷有将司马昭屯兵许昌,让傅嘏带领大军返回的诏书,估计朝廷之中有人作梗司马昭接位,于是和尚书傅嘏商议,让傅嘏上表请求和司马昭同时出发,同时让司马昭抢在朝廷更新命令之前屯兵洛水之南的京畿重地。于是一场架空司马昭的谋划被有力地化解了。其时钟会不过三十一岁,正当年少风华,再加上他屡次为司马师出奇计,举止间便有了些顾盼自矜的意思。六年前夏侯霸奔蜀,姜维等人曾问起魏国朝中人物,夏侯霸曾提醒姜维特别要留心钟会,可见钟会之夙慧早成。不过傅嘏在这时已经看出了钟会志大其量,作为父辈诫勉他做事要谨慎一些。钟会口中唯唯答应,心下却颇不以为然。

  这一年的春天还发生过一件大事,就是征西将军郭淮于2月23日去世。这一年恰恰赶上了十分罕见的闰正月(地球在冬至点距离太阳较近,故此闰五月、闰六月较多而闰正月十分稀有),如果按照今天的习俗还算在年里,可郭淮就死在了这样一个春天里。他从公元215年崭露头角以来,一直在魏国西部边境与羌戎部落及蜀汉交战,是一位威震西陲的老将。他去世后朝廷直接将雍州刺史陈泰提了上来,让陈泰接替了征西将军的位置。马上我们就会看到,这一决定是多么的英明。

  日期:2015-12-18 18:50:48

  29
  魏国正值多事之秋,让姜维看到了进兵的希望。他在朝廷上直截了当地将这个议题提了出来,但遭到了征西大将军张翼的反对,甚至引发了廷争。张翼可不是一个简单人物,他是汉初开国功臣留侯张良的十世孙,高祖父张浩曾任司空,曾祖父就是那位在后汉梁冀专权时说出“豺狼当道,安问狐狸”埋轮而还并上书对其弹劾的直臣张纲。张翼早年曾任江阳长、广汉太守、蜀郡太守等职,后来继任李恢担任蜀汉第三任庲降都督。因为他执法严峻,难以获取豪强大族的支持,最终导致刘胄叛乱。随后他被朝廷免职,朝廷另派马忠来接替他的工作。在马忠没到之前,张翼仍然尽职尽责地督率手下为平叛做准备,没有丝毫懈怠放松的意思,后来马忠根据张翼奠定的基础平定了叛乱。诸葛亮去世以后,张翼先后任前领军,尚书、督建威,征西大将军等职,并且和廖化为并称的将领,时人称之为“前有王、句,后有张、廖”。张翼见费祎死后不过两年多,姜维却连年用兵,不由说出了“国小民劳,不宜黩武”的话。姜维心中怏怏,却还是没有听从,他将张翼的职务从征西大将军调整为镇南大将军,并带同他和车骑将军夏侯霸一起出师。

  姜维于当年夏天到达魏境,由于此次参战的将领较多,兵力也稍较前两次为多。此时他面对的主要对手是魏国的征西将军陈泰和雍州刺史王经,陈泰前面已经介绍过,是因为郭淮去世才由雍州刺史升任征西将军的,他空下的位置由王经递补。王经本为一农家子弟,但勤勉向上,最终在“九品中正制”的选拔制度考察下脱颖而出,且步入仕途上升很快,居然很快做到了两千石的郡守,连他的母亲都认为他步子迈得太快,对于他这样的文士来说恐怕并非什么好事。王经虽然学问很好品行不错,却不是一个具有军事眼光的主官。所以在姜维声言将从祁山、石营、金城三路进兵的时候,王经立刻不加分辨的相信了,并且急切地将这个消息报告给了顶头上司陈泰。陈泰却远非王经可比,眼光老辣的他一眼就看出了关窍所在:这三处地方分散在雍、凉两州,且彼此之间的距离都不近,兵法上明确指出合则势成,分则势弱,姜维兵力本就有限,会做这样愚蠢的打算,同时派出三支军队袭击要塞?万一哪一路有所闪失,其他两路可是连救援的机会都没有。于是陈泰确定姜维只不过是在虚张声势,他此次的进兵必然只有一路。但陈泰也不知姜维究竟会从哪儿突入魏国腹地,于是命令王经率领雍州本部兵马进屯狄道,自己则率军队为王经后继。他告诫王经说先不要主动出击,等到自己的军队也赶到之后再东西并进。王经口上答应,其实也没当做一回事——虽然自己之前和姜维并没有打过交道,但看到姜维屡屡劳师无功,说明水平不过尔尔,你陈泰不让我进兵,分明是怕我抢得头功,我还偏不信这个邪!于是他率军到达狄道后并没有等待陈泰的想法,而是准备趁汉军立足未稳,给予姜维一个迎头痛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