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才是春秋——唯一不能缺席的王朝》
第46节

作者: 贾志刚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8-10-6 10:46:13

  ——尊崇无限

  周公去世之前,留下遗嘱:“一定要把我葬在成周(今河南洛阳),以表明我不敢离开成王左右。”
  周公去世之后,成王将他葬在祖坟所在的毕,安葬在文王的身边,享受王的待遇,成王以此表达自己不敢把周公当做自己的臣子。
  周公去世当年的秋天,秋收来到之前,突然刮起狂风骤雨,地里的麦子全部被刮倒,树木被连根拔起。周朝全国震恐,周成王沐浴更衣,与召公和毕公前往祖庙打开金滕匮,这才发现了周公当年的祷文。成王大惊,急忙叫来管理祖庙的官员,问是怎么回事。“有这么回事,只是周公当时不让我们说。”管祖庙的官员这样说。
  成王哭了,换了谁,谁能不哭?
  “这一定是上天在警示我,以此表彰周公的大德。”成王于是决定郊祭周公,享受天子礼遇。
  郊祭之后,云开雨霁,反向刮风,麦子都立了起来。那一年,天下大丰收。
  这是神话吗?
  崇高的品德是可以感天动地的,这不是神话。
  为了表达对周公的崇敬和感激,周成王特批鲁国可以郊祭文王,鲁公可以享受天子级别的礼乐。
  周公逝世后,周公的爵位由他的子孙世袭,因此周公实际上有两个爵位世袭,一个是在中央政府的周公,另一个是诸侯鲁公。
  世世代代,周公的事迹和品德得到传颂。中国历史上每一任宰相,都会表示自己要向周公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孔子以毕生精力在宣扬周公的思想,在世时常说他梦见周公,与周公谈论天下大势,接受周公的指教,可见他对周公的崇敬之情。在他老了的时候,梦少了,梦不到周公了,于是感叹“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他感叹,他很久没有梦到周公了,他真的老了。
  而孔子的门生们常感叹他们没有一个能梦见周公,没有孔老师那样的德行。只有达到孔老师那样的境界,才可能梦见周公。
  曹操在《观沧海》中写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写的是自己的理想,也是对周公的崇敬。
  别的不多写了,写多了就腻了。上面,不过是周公的履历,下面,我们来看看周公的品德、能力和思想。
  笔者才疏学浅,对周公的研究远远不够,以下难免抄袭引用,在此向被抄袭引用者表达敬意。
  ——以德治国的始祖
  我们常说以德治国,却不知道以德治国的提出者和实践者就是周公。
  武王伐纣,征服了商朝。如何处置殷商遗民呢?
  武王首先问姜太公,太公说:“我听说过,爱屋及乌。如果相反,人不值一爱,那么村落里的篱笆、围墙也不必保留。”
  老爷子的意思是不光杀掉纣王,连纣王的人民也不能保留,而要统统杀掉。用现代话来说,那就是要搞种族灭绝。
  “老爷子,您先歇着吧。”武王显然不同意。
  于是,武王又找来召公商量,召公说:“有罪的杀,没罪的留下。”召公的主意,也就是把商朝的公务员都给杀了。
  “老弟,你也先凉快凉快去吧。”武王还是不同意。
  最后,武王问周公,周公说:“让商人在他们原来的住处安居,耕种原来的土地,不要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只要是有仁德的人,我们就去亲近;老百姓有什么过失,我们就去承担。”
  哇噻,周公的办法是什么?那就是统一战线啊,那就是批评和自我批评啊。三千年以后,共产党用上了,而且用这个办法干倒了国民党,而那时国民党的领袖蒋介石就是周公的后代。
  “有这样的气度,可以平定天下了。”武王很高兴,立即同意了。
  武王命令召公释放被囚禁的箕子和被关押的商朝贵族,修整商容故居,做成了忠臣纪念馆;让闳夭碚高王子比干的坟墓,表彰他的忠贞;命令南宫适散发了鹿台的钱财,打开钜桥的粮仓,赈济饥饿的殷民。
  这一切措施都表明武王要反商纣之道而行之,给受商纣残害的人平反昭雪,大力争取商人。
  周公以前,人们认为,国王的权力是来自上天的授意,王权神授,天生就该是天子,再坏也不能反抗。
  但是,周公提出了新的政治观念,“以德配天”。认为天命要求国王要有道德,有德才能承受天命,无德则是违背天命。商纣王残暴无德,因此已失去天命。周朝因为有德承受天命。虽然这仍有王权神授的思想,但却加上了一个条件,就是做国王要有德行。只有怜民,爱民的国王才叫有德的国王,才能承受天命。老天爷是不会让人一个无德的人,代表他行使权力的。
  这一解释了不得,神权思想开始瓦解,中国开始进入了无神论社会。
  周公除了自己坚持德治之外,还将自己的理念传输给后人。
  在还政成王之前,周公作《无逸》,以殷商的灭亡为前车之鉴,告诫成王要先知“稼穑之艰难”,不要纵情于声色、安逸、游玩和田猎。
  儿子伯禽去鲁国作国君,临走前,周公这样叮嘱:“你知道做君王的道理吗?凡是处在尊贵地位的人必须尊重臣民,他们才会顺从君王的美德来规劝进谏;必须打开无所避讳的大门,谦让安静地依靠臣民。对于进谏的人,不要阻止他们,不要吓唬他们,要广泛听取采纳他们的意见,才能选择到合理的内容。”
  这是什么?言论自由啊。
  周公以德治国的理论,成为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
  这样说来,周公是最早的儒家。
  今天我们常说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而这都是来自周公的思想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