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才是春秋——唯一不能缺席的王朝》
第45节

作者: 贾志刚
收藏本书TXT下载

  ——周朝元勋

  周文王姬昌一共一百个儿子,老大姬伯邑考,早年被纣王所害。老二姬发,就是后来的周武王,老三姬鲜,老四姬旦。在所有儿子中,姬发和姬旦是文王最看重的,也是最贤能的。而姬旦最孝顺最友爱,在所有人中鹤立鸡群。《史记》如此记载: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
  文王去世之后,武王姬发继位。当时,姜太公被武王尊为“师尚父”,又是老师又是义父,实际上还是岳父。而“周公为辅”,翻译过来,周公就是总理了。弟弟当中,类似召公奭、毕公高、毛公遂、曹叔振铎、卫康叔等等都是很能干的,跟着四哥辅佐二哥。
  那时候,姜太公老爷子岁数大了,出出主意掌握掌握方向,具体的工作都是周公带着弟兄们干。武王十一年,周军进军牧野,会战商纣军队,周公作《牧誓》,宣告上天,鼓舞士气。之后,人数处于劣势的周军一举击溃商军主力。
  周军攻破商朝首都朝歌,商纣王跳楼自杀,武王亲自砍了纣王的头。之后,前往神庙宣告上天以及布告人民,那时候没有三军,但是仪仗队是有的。我们想象一下,在仪仗队的鼓乐声中,武王正步走向神庙,左边周公手持大钺,右边召公手持小钺,左右保护武王。什么是钺?就是斧头为弧形的大斧,主要用来做礼仪用。
  前文说了,周公被封在了鲁国,国家在今天的曲阜一带。不过,周公没有去,留下来继续担任中央政府总理。

日期:2008-10-5 15:29:11

  ——平定叛乱

  周朝灭商朝第二年,武王得了重病。当时天下远远没有平定,于是大家都很惊慌。这个时候,周公写了祷词来向祖先祈祷,请求神明允许自己代替哥哥去死。之后将祷词放在祖庙的金滕匮里,告诫看守的人不许泄漏。
  但是,武王还是在不久后逝世了。从科学的角度说,祷告是没有用的。但是不要忘了那是一个敬鬼神的年代,向鬼神发出请求,是一件非常严肃非常认真的事情,如果不是出于真心,谁也不敢去胡说八道。
  武王去世的时候,儿子姬诵继位,就是成王。成王那时候只有十三岁,换了太平年代,没问题,就算还在肚子里也不怕。可是,那是一个动乱的年代,十三岁显然无法驾驭那样的世界。没错,郑庄公十三岁能忍,可是,成王那个年代,靠忍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周公毫不客气地,或者说义不容辞地继续留下来,继续当总理。而且,他不止当总理,他还当摄政王。什么是摄政王?就是坐在王的位置上来代替周成王管理天下。
  周公当了摄政,很多人不满、嫉妒、不服。事实上直到今天,依然有所谓的学者一口咬定周公就是想篡位,甚至断言武王就是周公害死的。在这里,顺便向这些所谓的学者表示鄙视,骗稿费骗职称也该选择一种稍微有点良心的方式吧,靠挖祖坟过日子是要遭天谴的。
  老三管叔鲜是最眼气的,大概他以为兄终弟及也该轮到自己而不是老四,但是他没有想一想自己的能力与周公有多大差距,为什么周公能做总理而自己做不了。不管怎样,管叔煽动了弟弟蔡叔度准备谋反,最愚蠢的是,他竟然和纣王的儿子武公禄父联手,这直接就等于把自己定位为叛乱了。
  在叛乱之前,管叔鲜还是先采取了舆论攻势,在民间广泛传播“周公要篡位”的谣言。谣言说一千遍也会成为真理,周朝的公卿大夫们也开始怀疑了。
  周公是什么人?周公站在的高度是管叔们想象不到的。
  对付几个小泥鳅,周公是有把握的,他采取了三招。
  第一招,牢牢把握军队,常备不懈。
  在这一点上,周公是有经验的,他参加了伐纣,属于文武双全的全能人才,而周朝的主要兵力在他的手中。
  第二招,三巨头团结。
  周公在流言传来的时候,把姜太公和召公请来恳谈,太公、周公和召公是当时的三巨头。关于召公,史料里并不翔实,他有可能是周公的弟弟,也有可能是周公的堂兄弟甚至堂叔,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是王族并且与成王的关系很近。在这里,我们认为他就是周公的弟弟。
  “四哥,怎么我们最近越来越说不到一起了呢?”召公说话很直,他也开始怀疑周公图谋不轨,但是,他了解四哥的为人,因此他很困惑,就直接说了出来。
  “二位,我之所以摄政,都是为了祖先的基业,为了大周朝。当今二哥早死,成王大侄子岁数又小,而天下远远没有太平,我只好这样做。等他长大,我自然会把王位还给他。”周公说,周公的话并不多,但是已经足够了,因为每个人都知道,周公说话是算数的。
  有了太公和召公的理解和支持,周公还怕什么?
  第三招,各个击破。
  在太公和召公表态支持之后,周公开始战略部署。从各种迹象来看,管叔鲜邀请了淮夷和徐戎为盟友,如果他们合并一处,威胁将是很大的。于是周公让自己的大儿子展伯禽去了鲁国,当然,带走了相当一部分兵力。这样,管叔鲜和武公禄父就处在周朝和鲁国的夹击之中,而同时,鲁国还能分隔管叔鲜和淮夷的联络,如果需要的话,姜太公的齐国军队随时可以南下援助鲁国。
  一切部署妥当,周公开始下手了。歌中唱道:该出手时就出手。该忍的时候忍,该下手的时候,决不犹豫。
  以周成王的名义,周公率领周朝大军东征,同时,展伯禽在东线佯攻淮夷,牵制对方力量。
  历史事实证明周公伟大的战略眼光,也证明管叔不过是一个没头脑的人物。周朝大军很快摧毁了管叔和武公禄父的军队,之后将两名首恶处死,而被煽动造反的两个弟弟蔡叔度和霍叔处都只受到革去爵位和降低爵位的处罚,周公对自己的弟弟可以说足够宽容。
  在铲除管叔和武公禄父之后,周朝军队与鲁公伯禽合兵一处,在东线放开手脚进攻淮夷,最终征服淮夷和徐戎,扩大了疆土,使得鲁国的地盘从山东中部扩张到山东南部、安徽东部和江苏北部。
  
  ——忠心耿耿

  成王刚继位的时候,年纪小,身体也不太好。周公翦了自己的指甲,投到黄河中去,向河神祈祷:“成王还小,还没有见识,如果有什么过错的话,就都算到我的头上吧。”
  祈祷完之后,周公把祷文藏在自己的总理府中。
  有人说,翦个指甲那算什么?错,古人认为,头发和指甲都是父母给的,不可以随便抛弃。后来曹操有了割发代首的故事,也是这个原因。将指甲抛进黄河,等于告诉河神:如果我犯了错,愿意跳进河里淹死。
  成王继位七年,年纪到了十九岁。按当时的说法,男子十九岁为成人。周公眼看天下基本平定,成王又已经长成,于是将王位归还成王,自己回到大臣行列中。
  成王正式登基之后,免不得有人暗中来说周公的坏话,成王对周公起了疑心。周公见势不好,好在对此早有思想准备,于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咱躲起来还不行吗?躲去哪里?桃花源。
  周公躲去了楚国,为什么去了楚国?因为这样可以不连累自己的儿子或者弟弟们,那时的楚国是个小国,想造反也造不了。
  总理失踪了,成王命令手下搜查总理府,看看能不能找到一点周公要篡党夺权的证据。这一搜,真搜出东西来了,什么?当年在黄河的祷文。
  有人说,这难道不是周公在逃走时候造的假吗?兄弟,那可是三千多年前,放了六七年的东西,那时候可没有什么“东南亚证件公司”来制作各种假证件假文件,造假是造不出来的。有人又说,那难道不是周公六七年前就准备好了这一天?兄弟,若是周公六七年前就想到了这样的细节,他要篡位那不是易如反掌,为什么还要让出来?
  成王在一瞬间被感动了,他知道自己错了,他感到惭愧,叔叔不避嫌疑为自己创下这样安定团结的基业,而自己竟然要怀疑叔叔,让叔叔不得不逃走,这难道不是罪过吗?
  成王派人去楚国把周公给请回来了,叔侄相见,相顾而泣。周公知道,自己的苦心没有白费,苍天是有眼的。
  周公很担心成王淫佚骄奢,于是写了《多士》和《毋逸》教导他治国的道理。此后,周公为周朝置备了完整的政治制度,周朝被管理得井井有序。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