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担心给小姑子礼金的事重演,我们是花钱还不落好。话说小姑子要结婚,婆婆因为看不上女婿的工作不愿去,小姑子就冷冷清清的嫁了。到小姑子坐月子时,婆婆终于坐不住了,急急忙忙的跟我们回去看女儿和外孙女。回去之前我们公婆他们那边风俗如何,孩子啥时候办酒,给多少礼金合适。公公说不懂,婆婆说不用那么讲究,我看着给就好。结果我跟老公商量见面给2000,等满月酒再给点就行了。我打算给孩子5-6000。婆婆就在边上,表示可以了,啥也没说。到老家,给了孩子见面钱2000,婆婆给了600,我记得当时我给了她1000,让她多给点。但当着小姑子一家,我不好说啥,就算了。后来我们有事回家了,等满月酒时再回去吧。婆婆待了几天回来了,说自己喝了酒回来的,又抱怨老公说话不管用,说给5000才给这点。我听得很糊涂,有这么早就办酒的吗?在家也没听他们说。我说要不周岁给吧,婆婆说又不一定去。我也很恼火的说谁让他们不把风俗说清楚呢,商量过得事有变动也不跟我们说一声,现在觉得钱没收到就抱怨,找谁呢?婆婆大概自己也无词可辫,但又肉痛外孙女没得到更多好处,憋一肚子气,说老公说话不讲信用。我笑起来,有点可怜她,又有点其她的反应。问她自己给了孩子多少,她含含糊糊的说给了3000。我说以后又想收钱,就不要想省事,提前把风俗,时间,变化说出来,免得心里不舒服。比如小姑子的婚礼,因为婆婆嫌弃女婿,回都不让回去没办。我准备好的礼金只好又收起来了。这次给孩子的礼金本来商量好了在喝酒时再给点,正好5000,这下因为我们不知道他们提前办,又不在老家,自然没法给了。而且老家风俗是喝酒到场的人才送礼,没去的人不需要送。我们也就早几天走,完全可以等他们办了酒再走,他们自己不说,也不通知我们,我们没给又有什么奇怪的?婆婆自己理亏,只好拿老公撒气,唠唠叨叨的走开了。
日期:2015-08-24 11:06:00
我一向不在意他们要我给谁怎么样做什么,只要我们管的过来,做得到。但这种明里不说,过了背地里来唠叨的事情我最反感。本来要是明明白白的说出来事情缘由,该补的补上,皆大欢喜,没啥好扯的。偏偏婆婆就喜欢等着别人去猜她,主动的把她想要,但别人又不一定知道的东西双手奉上。可惜我们都是普通人,既不富有,又不是八面玲珑,聪明过人,怎么可能一点小事还随时随地的去琢磨她的想法呢。最让人头疼的是公婆n种善变又喜欢给人戴大帽子的脾气。平时有钱可收的时候说让他们留点零花钱,免得我们卖完东西开始安排了,没钱了他们要钱给不了。公婆很爽快的说不要。等到我们把钱安排好了,手里没钱了,公婆一生气就骂我们没良心,不给他们钱用。我还无所谓,最多一句我不管钱,也没钱,就可以堵上他们的嘴了。老公就惨了,钱在他手里,安排没了,挨骂就只有接着。那几年老公就常常被公婆骂得狗血淋头,满脸苦相。
至于婆婆那种一心认定老家地摊上的都是好货,外边商店卖的贵的都是骗人的那种心态,我一直不理解。给她买过几次东西被她鄙视践踏得一塌糊涂之后,我再也不给她买啥了,时不时留钱在柜子里,让他们自己去买。婆婆在数次煽动我跟着她买地摊货未遂后,又主动给我买了两回,企图让我跟她学买那些不知材料,不知干不干净,不知来源的花花绿绿的衣服被我明确的拒绝了,才消停了。她买的那些东东,经常被她自己抱怨挡不住蚊子,不结实,被她翻来覆去的剪开又缝上,修修改改,变得花一块,黑一块都看不出样子和材料了。我自己的生活我自己安排,别人说啥不听就是了。
但婆婆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有回她鼓动我买流动摊贩的花裤子,我照旧没理她。没想到婆婆耐性惊人,她居然自己给我挑了一件,得意扬扬的让我试。我看她满头大汗的样子,不想她失望,就套在身上让人看看。结果卖东西的小贩都不好意思了,让我脱下来,跟婆婆说年轻人还是到街上买质量好点的。婆婆脸色不好的说自己觉得还好。在一旁冷眼旁观的老公忍不住说让她买自己的就好了,别搞的我跟被虐待似的让他没面子。我忍着笑,赶紧走开了。背后传来老公跟婆婆的吵架声。卖东西的摊贩逃似的跑远了。
日期:2015-08-24 14:20:00
可能婆婆也感觉到我骨子里不好改变,也就放弃了。有时她唠叨我花钱啥的,我就提醒她,我们收入比小姑子高,消费也很合度,倒是小姑子,一件衣服都要上千,她想管,先管好自己的儿女。我从来对别人的生活没兴趣,但我讨厌被人监管的感觉,所以一提小姑子,婆婆只能赶紧闭嘴。这几年,她终于学会不去勉强别人接受她的那些观点和习惯,因为她根本改变不了自己的儿女,更不可能改变别人。说实话,如果公婆能公平的对待每个人,不那么明显的偏心谁,我们可以放心的让他们管一些事。但事实是每次想让他们做点什么,他们都要把小叔子扯进来,搞得乱七八糟。而最后在两个儿子之间,没法两全的时候,损失的总是我们。
日期:2015-08-24 15:17:00
公婆这种凡事不愿操心,不愿动脑筋,又想有所收获的态度让人很奇怪他们的思维方式。但凡看到人家有啥好产品赚钱,他们都会羡慕嫉妒恨,很兴奋。但只要一说难管理,难种,操心,接着就焉了。记得有回老公请了个师傅回来,公公见跟他们老家管理方法不同,也不听人家说啥,大吵大闹,情绪很激动,搞得别人只好走了。第二年,人家管理的果园大丰收了,跟他说让他去看看,他不去,只一口咬定都是瞎搞的,都不如他们老家的方法好。我没法理解他这种夜郎自大的心态,跟他说他不信可以自己去看,眼见为实,用事实说话就行了。婆婆还帮着公公说话,说公公不是不相信别人,只是不愿承认别人好罢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