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小气爱作的婆婆,不理她如何?》
第28节

作者: 月亮123www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8-23 15:28:00
  类似的场景不多,都是在小姑子来看公婆时发生的,我没啥感觉,这是人家的家事,与我无关,只要没让我去陪着看他们演戏就行了。为啥说演戏,主要是因为小姑子特殊的身世。小姑子是刚生下来就被婆婆从娘家亲戚那抱回来的。重男轻女的亲戚家为了生个儿子,也为了减轻负担,早跟公婆说好了。
  家里也不富裕,公公最开始不太愿意,架不住婆婆的咒骂哭闹,还是让婆婆把小姑子带回来了。据说亲戚本来说好不会把女儿认回去。可是离得太近,婆婆又特别爱往娘家跑,经常带女儿回去,小姑子几岁的时候,亲戚还是食言了,偷偷的跟小姑子说他们才是亲的。加上公婆家里穷,婆婆又吝啬,小姑子亲妈那儿小孩多,家境也好得多,总是偷偷给小姑子零食吃,给她买这买那。时间长了,年幼的小姑子只要一受委屈或者觉得没有得到满足就会往那边跑。等公婆发觉时已经晚了。

  日期:2015-08-23 16:23:00
  小姑子一回亲戚那,公婆就会打架,相互埋怨。婆婆嫌公公太溺爱她,惯的她听不得一点难听话,受不得一点气。公公埋怨婆婆心太毒,舍不得给孩子买点零食,新衣服啥的,搞得孩子都不愿待在这里。反正就没人反省下自己教育上的问题。等小姑子大点,小学不念完就出去了,这下更管不了了。婆婆跟公公听不得村里风言风语的说小姑子野,没家教的话,就把小姑子赶到我们这里来了。一开始我拒绝了,理由太简单,小姑子太小,我们忙,怕管不好她不好交待。可惜那时老公对这个妹妹过于相信,坚持要她来帮忙,于是小姑子就华丽丽的来了。

  小姑子来的时候了太小,也帮不了什么忙。我们又忙,常常没经意间就有风言风语传来。小姑子恋爱了,小姑子出去打牌了,小姑子跟人跳舞去了……虽然最后都不了了之,公婆知道了也不太管她。只有亲耳听到人家鄙夷的说小姑子没教养,没人管时,公婆才开始 生气责问小姑子。小姑子就是左耳进右耳出,最后干脆跑了,不回来了,婆婆就推老公身上,说都是跟老公学坏了。
  有一回老公被婆婆骂得上火就说自己又不带她出去,怎么教她学坏,店里没人打牌,没人出去瞎跑,她自己不听话交往些不三不四的人学坏了。老公说得火大,让婆婆把小姑子带回家去,别再来了。婆婆这才闭嘴,天天骂小姑子不懂事不学好,骂那些传话的人嘴贱,骂公公把小姑子惯得没个样子……有时一天要问候公公祖宗好几遍。
  在这种情况下,小姑子彻底的远离了我们,有时在老家,跟她的亲爸亲妈,姐姐妹妹来往密切。有时也过来,怕我们管她,也不回来,只是在外面瞎跑。公婆叹气说这个女儿白养了。后来小姑子在老家找了对象要结婚了,她亲爸亲妈因为想让她拿钱给弟弟买房子被小姑子拒绝了赶她出门,不让她上门了,小姑子心凉了,也就不太去那边了。这边因为婆婆对女儿找了个做小买卖的心理有气,一直不愿来往,连小姑子订婚都没回去,  搞得小姑子伤心得很。

  可怜的小姑子在生了孩子后,婆婆终于回去看她和外孙女了。后来她回来了我问她跟女婿和亲家母处的怎么样。婆婆不好意思的说她就在那待了两天,其余时间都是在亲戚家玩过去的。跟她回去时信誓旦旦的说去帮女儿带孩子,陪她坐月子基本都没实现。倒是小姑子,不时给她点零花钱,让她多买点穿的用的。孩子一周岁了,小姑子带她来看公婆,婆婆拿了两百让我给孩子过生。我也不是头一次听到她的要求,我告诉她,两百在这里买不了啥,还是她自己留着吧。后来还是跟我们给小姑子过生日一样,花了几百给孩子过了生,又给孩子包了个大红包。婆婆接过孩子的红包时,连句话也没有。我故意大声跟孩子说记住舅妈包的红包,别忘了这里。其实就是讨厌公婆那种得了便宜还理所当然的样子,要知道这些年,他们的孙子连蛋糕都没吃过他们一块。婆婆听了我的话,这才勉强的抱着外孙女说谢谢舅妈啊。

  呵呵,我不缺这句话,但我怕等孩子走了,她又来抱怨说我们给少了。
  日期:2015-08-24 10:22:00
  关于跟婆家的经济来往,其实很少,因为都在外面生活,跟亲戚朋友打交道少的可怜。因为婆婆跟公公那边关系不好,她只管她娘家的人情往来,我们更无从得知。有回婆婆拿一张纸条让我看,说自己家的人情往来花了多少钱。我大概看了一下,大多跟我们无关,我让她找老公报帐。婆婆冷着脸说自己有钱,不需要找谁要。我也觉得奇怪,这都是她自己跟家里亲戚的事,跟我说干嘛呢?往年也没听她说,突然就给我看,怎么不拿给她儿子看呢。况且我们自己小家算我们的,跟他们是两回事了,怎么能混一起扯不清呢。我问她要是到谁家去喝酒,难道一家子老少都去只给一份礼?婆婆说是啊,一份礼就行了啊,干吗要多给。我又糊涂了,我老家那边除了没工作的,没出嫁成家的,都是各算各的。即使是长辈小辈一起去,也是各拿各的人情,各还各的礼,是不一样的。婆婆又说他们也是。但我明明记得好几次了听他们说谁家娶嫁生孩子什么的,都是公婆拿点就让我们不要出了。

  有时公婆吵架说给我们花了多少人情,我都想笑。我们自己要给吧,他们说不用,他们自己只给的他们那份吧还说是帮我们给的。有时老公都不知道给的是谁家的礼,我就更不知道了。我从不愿欠别人情分,更不愿欠钱。所以让婆婆以后给他们自己的就好,我们的我们自己给,免得以后回去到亲戚家说不清楚。婆婆冷笑,说我钱多没地方花。我也回答她,我自己花钱自己明白,总比担个假打的坏名声强。以后亲戚之间要来往,也知道我们自己是一家,而不是还靠在老人那里。婆婆无话可说,就悻悻的走掉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