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中国历史上继盛唐之后最繁荣的汉族政权》
第34节

作者: 泽先生
收藏本书TXT下载
  赵良嗣听罢,急急忙忙的就跪倒在地,“宣帅,冤枉啊,卑职只是差人将杨都头和辽国使臣看管起来,吃穿用度又未曾短了半分。”
  童贯无言,只是思索,不得不说,赵良嗣的能力毋庸置疑,平日里但凡差遣没有什么除了差错,但是美中不足之处便是此人心胸稍微狭隘了一些,也是个锱铢必报的主儿,联合女真正是赵良嗣奔走最多,辛苦到最后来,却因为杨凌将女真人杀了个干净,说赵良嗣不恨杨凌那是假的,但是中间又夹了个辽国使臣,赵良嗣对杨凌恐怕就是无从下口了。
  不过事后,恐怕杨凌少不得要被赵良嗣穿小鞋,童贯来来回回的走了几个来回,“可曾查到是何人主使了吗?”

  下首一人站出颤颤巍巍的道,“回宣帅,事发突然,目前还没有丝毫线索。”
  “没用的东西,外间百姓声讨之声某在这里都能听到,还不快想出对策,安抚下外间的百姓!”童宣帅今日大门都没敢迈出一步,心情自然是极为的不好,更重要的北伐十几万大军统筹之策全在这小小府衙当中,若是误了大事,想必汴梁那些东华门唱出之辈又要拿住把柄,狠狠的奏上一本了。
  “宣帅,外面的百姓太多,情绪都很激动,我等委实无能为力啊。”一位赞画上前禀报,先前便是他出了衙门企图安抚百姓,结果一只眼睛被揍成了熊猫,可见群情激奋到了何种程度!
  童贯数十年来手不释卷,作为儒家学者,修养自然是极好的,掌控西军多年,也是喜怒不形于色,但是此时此刻也忍不住大怒了起来,“本帅要尔等何用?”

  众人齐齐跪倒,“卑职无能!”说完之后脑袋就死死的叩在地面,没有人敢稍微抬头。
  童贯好不容易平息了怒火,“诸位,赶紧拿出一个章程来吧,现在府中水源断绝,里面军情不通,莫不是要本帅弃了宣帅府,为天下世人所笑话?”
  赵良嗣上前道,“宣帅,为今之计,只能劳动您亲自出去安抚百姓,宣帅威望,百姓定能承情!”
  一直站在童贯身后的王禀上前喝道,“赵宣赞,宣赞万金之躯,若是有个好歹,谁来承担,某胜捷军都是不怕死的儿郎,但是要让俺们去镇压百姓,却还不如让俺们做了女真蛮夷罢,宣帅仁慈,向来忧国忧民,正是因为如此,才致使百姓势大,如此只能挨打不能还手之局面,宣帅怎能涉险?”
  “那王将军你说,还能有什么办法?”二人只是犹如斗鸡一般,相互对峙了起来,下面的人都是各自相帮,一时之间,场面郝然有些混乱了起来。
  “全都住口,真是成何体统,罢了,罢了,本帅镇边多年来,什么苦未曾吃过,还怕了这般场合不成?”童贯挥了挥官袍,喝止道。
  赵良嗣听罢挺直了胸膛,颇为豪气的道,“宣帅尽管放心,届时俺说什么也会挡在宣帅之前,宣帅要是掉了半根毫毛,某万死不能辞也!”
  童贯哼了一声,“还不是你惹出来的好事,就在府中好好候着吧,护卫这等事情,自然有正臣效劳!”
  正臣便是王禀的字,王禀起初为婺州观察使,步军都虞候。后来跟了童贯之后,提拔为统制,带领胜捷军参与镇压方腊起义,立下功勋。此时已然身为宣抚司都统制,王禀上前道,“宣帅且放心,某誓死护卫宣帅周全。”
  其余诸人都纷纷的道,“此番就拜托王都统了!”

  童贯整了正衣冠,院中数十名胜捷军甲士早已待命,王禀拔出佩剑道,“开门!”
  此刻宣帅府门完全失去了控制,众人只是狠狠的朝大门挤去,毕竟像这类事情,没有一个统筹全局的人是很难不生事的,杨可世虽然也派了军士混入人群当中,但是此刻外间的人实在太多了,对比起来,不过是杯水车薪,杨可世也是无可奈何了。
  正在这个时候,宣帅府大门兀地打开了,几个想趁乱混入宣帅府占些便宜的泼皮顿时就想往里面冲,却发现自己的面门直直闪着刺眼的寒光……
  大门洞开,只见当先出来的是一排长枪,胜捷军军士面容严肃站定步伐,缓缓逼出,最先之人忍不住便往后退,王禀按剑而出,大声喝道,“全部退开三丈,宣帅有话要说,若不听劝,一律以袭朝廷命官,叛国罪论处……”
  说完之后,胜捷军甲士再度持枪列而进,直到扫出一片空地,童贯这个时候在身着一身紫色官袍现身,“诸位父老,某童贯已经在此,杨都头之事某已然知晓,且让一人上前答话。”
  人群之中顿时出来一位书生,“在下乃是雄州秀才李文举,特请上禀宣帅主持公道,嘉奖杨都头!”上前只是先将那张声讨檄文奉上,王禀接过,童贯只是一字一句的看了下去,不时捋了捋胡须,表情若有所思,最后缓缓的道,“诸位,此事某定当详查,事实俱在,某定当嘉奖有功之人,女真使者妄杀无辜百姓,正所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女真即便为两国使臣,行此天怒人怨之事,某也绝不姑息。”

  说完之后重重的一合檄文,“某向诸位保证,三日之内,定当给雄州百姓一个合理的交代,如若不然,尽管再来寻某,某绝不推脱。”
  王禀见此,便上前道,“散了吧,宣帅既然承诺,便一定做到,还请诸位切莫围堵在此,误了事可就因小失大。”
  下首百姓听到此言,都随之散去,准备浑水摸鱼者自然死摇头扼腕,好不懊恼。
  城南驿站之处,马小英犹自掩嘴笑道,“你这人啊,真是坏死了,这一次雄州百姓都替你出头,可是满意了?可怜宣帅府上下被围了个水泄不通,任何人不得进出,若不是最后童宣帅出面,恐怕里间之人都得绝水绝粮了。”
  杨明咧嘴大笑,向古人展示着高露洁的功效,朗声道,“它山之石,攻我璞玉,当自己力量不足的时候就必须得借助外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不过一切还得全靠杨可世将主出力啊,否则杨某冤情得以上诉,恐怕是遥遥无期。”
  马小英点了点头,“二郎日后总得还了今日这个人情,相信此番之后,事情也能够缓一阵儿了。”
  “但愿如此!”杨凌忍不住叹了口气,如今正是多事之秋,哪里能够瓶颈下来,若是实力足够,根本不需要如此借力,稍微行差就错就是灭顶之灾,就是杀虏这么一个冲动之举,就将自己置于危难之境,险些万劫不复,说到底还是自己太过年轻,不够成熟啊。

  正在此时,房门了敲响,马小英前去打开了大门,只见杨可世和另外一员将领站立于门口,这官员身边跟着数名甲士,这将领一见马小英就拱手见礼道,“某,宣帅帐下胜捷军都统王禀,不知杨都头可在此间?”
  马小英行了一个万安礼,“二郎正在此,诸位请进。”
  马小英将几人引进来之后,便下去沏茶了,杨凌起身相迎,而王禀和杨可世并肩而进,“想必当面就是杨凌杨都头了,我家宣帅大人已经得知都头的冤情,今日特遣在下请杨都头赴县衙一趟。”
  日期:2015-11-07 18:53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