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中国历史上继盛唐之后最繁荣的汉族政权》
第33节

作者: 泽先生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那好,既然如此,某就马上回营让麾下着手去办。”杨可世说完之后便起身,杨凌却是礼貌性的拉住了杨可世,“将主来此,板凳都未曾做热,好歹也等喝完这壶酒,吃些菜肴再说……”
  杨可世立刻停住了,一副酒瘾上头的模样,不好意思的搓了搓手,“那就再坐坐?”
  杨凌一愣,忍不住抽了抽脸颊……
  雄州为边境大城,酒楼茶肆自然是有的,但是近半年来,来往尽是兵马和转运粮草的民夫,街头便稍显拥挤,但好在军务最重,日常情况下除了傍晚夜间,雄州城之内的普通百姓都是不怎么出门的,而今日的街头显得热闹异常,人声鼎沸,记得前番这般人潮还是在童宣帅誓师北伐,百姓为大军送行,但这一次却不是这般原因,只因在一夜之间,雄州的大街小巷就贴满了同样的一张声讨檄文。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挤在了人群的最前头,脑袋一晃一晃的读着檄文,“大宋自古乃礼仪之邦,善待异族,以和为贵,无道女真使者悍然屠杀延谷村全村妇孺,恶行累累,令人发指,兹有杨凌杨都头仗义出手,率兵尽诛贼子,我大宋虽清流名臣众多,但不乏佞臣,竟将杨都头囚禁,意图谋害,奉首级与女真,胆怯至斯,犹不可谅,如此作为,岂不寒天下守家卫国将士之心,我煌煌大宋何时沦落到任人欺凌之地步,雄州乡亲父老当共同携手,惩恶扬善,如此,方能声张正义,还我一片朗朗乾坤……”

  这篇檄文写得很巧妙,作文者将一人之事上升到了国家荣辱层面上,很成功的挑起了雄州百姓的同仇敌忾之心,一时之间群情激奋,大宋自古国策乃是士大夫与君王共治天下,文风昌明,街头巷尾皆可谈论朝政,只要言辞不过激,官府便不会寻麻烦,而这个时代又没有明朝厂卫那般完善的特务机构,所以言论空前自由。
  后来的靖康之变前后几年,读书人更是跪于宫门,围堵佞臣府门,官家迫于压力,罢免了不少朝中重臣,由此可见群众的力量的巨大的。
  同为宋人,被异族屠杀,在场众人颇有同病相怜之感,这时候一个书生举起手中的折扇,“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我堂堂大宋竟被欺辱至此,诸位乡亲父老,女真这是欺我大宋无人了么,小生不才,愿去宣帅府递上状书,请愿释放杨都头,为延河村村民雪耻,讨回一个公道。”
  这个时候,一旁的几个腰膀臂粗的大汉同时响应了起来,“我等虽然未曾读过几年书,但也晓得这位公子说得有理,愿与你同去!”
  这个时候念檄文的老者在这个时候也挺身而出,大声高呼道,“小老儿愿同去……”
  “对,同去,同去……”
  一行人怒火熊熊燃烧,气势汹汹的往宣帅行府奔行去。
  不远处,杨可世身着便装,没来由的笑了一声,“嘿,杨凌小子真是有一套,未曾想区区手段便激起如此民愤,宣帅迫于压力,不知又该如何应对。”
  一旁的行军幕僚道,“那咱们放出的人是不是应该叫回来,否则若是被有心之人抓住把柄恐怕对将军有所不利!”
  “不必,俺倒要看看,直娘贼的到底要如何收场?”杨可世道,“杨兄弟不凡啊……”
  做官做到童贯这一步,已然是位极人臣,更不用说掌了河东河北两地经略宣抚使的差遣,开衙建府不在话下,而所谓的宣帅行府便是之前的雄州衙门。
  只不过换汤不换药,处理日常状诉等案子全都去了签押房,其他位置全是由宣帅以及府中幕僚处理军政事务的地方。
  童贯来了之后,此地环境大为改善,一派雍容华贵的景象,童贯刚刚此身,正在净面,便听到外间有吵闹之声,好像是发生了甚事,府中管家不让外人进来禀报打扰,没料到还是吵到了童贯,童贯不由得有些愠怒,便问道,“外间何人?”
  只见冲冲忙忙的一个府中赞画便跑了进来,“宣帅,大事不好了,城中百姓躁乱,大批前往帅府示威而来?”
  童贯脸上微微变色,“可知生了何事,引得百姓如此?”
  “目前还尚不知晓。”那赞画只是如实禀报道。

  童贯来回踱了几步,然后道,“派府中亲兵出去拦一阵,莫要被堵了府门,再派人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快去!”
  “卑职遵命!”那赞画说完之后慌慌忙忙的跑了出去。
  童贯刚背过身,就见赵良嗣迈着急促的步伐走了过来,“宣帅,大事不好了……”
  “住口,本帅已经知晓了,将府中赞画都寻来,随某到堂中议事吧。”也无怪童贯恼怒,近日以来,事事不顺,一向养气功夫极好的他都有些乱了心神,还在多年涵养不是盖的,当下就收拾好怒容,变得波澜不惊,只是优雅的叹了一声:“天空飘来五个字,这都不是事!”
  请愿百姓一路行来,规模越来越大,至今大约已经有数千人上下,这个数目还在不断的增长,队伍就这样浩浩荡荡的向宣帅府行进而去,如此阵仗之下,街上行人闭户,商人闭市,生怕有宵小之人趁此混乱之机行那浑水摸鱼,趁火打劫之事,那个时候便不是请愿,而是暴动了。

  接到宣帅调令之后,胜捷军远远的放了出去,在宣帅府衙百米之外,胜捷军就拦住了前来请愿的百姓,一时之间群情激奋,都有些招架不住的趋势,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场面好险勉强有些稳住了。
  此时的场面算是在控制范围之内,不过随着人潮的越来越多,胜捷军也未曾调遣大队兵马前来,人手便略有不足,每每人潮涌动之后,便是他们最为疲惫的时候,却还要时刻警惕接下应该如何应对。
  胡不归乃是胜捷军当中极不出众的一员士卒,之前也是从杨可世麾下白梃兵调转而来,胜捷军也算强军,应付这等事情却是最为棘手,毕竟未得宣帅帅令,哪里敢对这些普通民众进行武力镇压,也只是勉励维护着不让百姓冲撞帅府而已。
  可是如此下去便如坝围洪水,若是不进行一个有效的疏通,总会有爆发的那一天,胡不归至此时节仍是在不折不扣的拦住聚集而来的民众,忽地抬头一看,却见当面的百姓怎生有些面熟。
  贼厮鸟,这不是白梃军的李大卫吗?怎地不在杨相公营中却到了这里来了,那李大卫也看到的胡不归,只是给了他一个眼色,二人便在推攘之间低声耳语,“李大卫,你这是在干甚?”
  李大卫只是回应道,“俺们杨将主说了,这是在救自己袍泽,哪里有不卖气力的,你看,俺们混进来了不少人,非是生事,只是为了讨回一个公道罢了,你就不要再苦拦了。”
  胡不归偏头一看,里面可不正是白梃军当中的几个老兵油条子,见此胡不归手中劲儿一松,稍稍的让开了半个身子,当面的李大卫给了一个感激的眼神,便趁着空挡,涌了过去,胜捷军士卒再也维系不住,汹涌而来的人潮只是将其淹没了,将其裹挟着一起向宣帅府行去。
  还未被波及的胜捷军士卒见事不对,掉头就走,涌进了宣帅府中,急急忙忙的关好了大门。
  宣帅府内,此刻已经是人潮拥挤,每个人的心中更是五内俱焚,“赵良嗣,你给本帅说说,是不是要杀了杨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