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秘史:探究史记背后真相,戳穿中国历史之终极阴谋与谎言》
第43节

作者: 扫地保安
收藏本书TXT下载
  项伯多次杀人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私仇,也可能是比如为了报复秦国而多次杀害秦国的官吏——不管哪一种原因,都可以认为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匹夫之勇,要不是有张良这样高杆的朋友,恐怕他早就不知被抓住多少回了吧。
  日期:2014-11-15 22:19:08
  前面说过,司马迁是鄙夷不齿于陈胜的造反的,所以他用了“怅恨”,班固用“怅然”;他同样是非常不齿于项伯的为人,因此他无情地用一个“常”字来定论项伯——不管表面上是多么地不动声色,暗地里早就把项伯吊上了历史的耻辱柱。
  项伯最为司马迁所不齿的,当然一定是为了项伯的变节。众所周知的是,在项羽听说刘邦先攻入咸阳后,大军攻破函谷关,正准备挟其雷霆之威一举荡平刘邦势力,结果作为项羽的叔父,项伯先泄露了军机,说是为了怕“覆巢之下无有完卵”,要了刘邦军中的好朋友张良的性命。
  这个完全可以理解,救好朋友讲义气无可非议,但是他救之前完全可以跟项羽通个气,他没有这样做,相反他采用了私下的方式——要知道,彼时的项梁已死,在项羽的心中以及在军中的实际地位而言,项伯是很重的,其位甚至在项羽的亚父范增之上,项羽非常尊重他,甚至可以说对他是言听计从——项伯的存在,本身就是对亚父范增的掣肘。
  譬如,在鸿门宴之前,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於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范增的洞察力和智慧无疑是相当惊人准确的,他说服了项羽,准备第二天就进攻刘邦部队。
  结果,项伯私下去了刘邦阵营,泄露了秘密并与刘邦“约为婚姻”之后,回到军中就游说项羽:“老侄儿啊,人家沛公费劲力气打败秦军攻入关中,为你守着呢什么都没动。你看人家现在有大功你却想打人家,这样做事不地道啊,不如好好对待他把。”
  然后项羽就同意了!华丽丽地厉兵秣马了半天,项伯两句话一说就偃旗息鼓了!这里面固然有项羽这个人耳朵根子软的缘故,但更重要的是,项伯在项羽这里的地位分量啊!
  鸿门宴上的座次,也证明了这一点:“项王、项伯东乡坐。亚父南乡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乡坐,张良西乡侍。”显然,项伯与项羽并列,高范增与刘邦一级。这也是个明证。
  接下来,项庄在范增授意下舞剑助兴,“意在沛公”,项伯明知道这一点,丝毫不避讳,马上起来一起舞剑护着刘邦,以至于最后范增在刘邦离席回营后,怒气冲冲地说“竖子不足与谋”——这里范增主要可不是冲项羽发脾气,“竖子”主要指的是项伯!不成事又凭借特殊地位处处掣肘。这就是集团内部矛盾了,往往我们分析项羽失败原因时,光看到了项羽不听范增老人言了,而忽视了更可怕的事实:一个老人在说话时,另一个老人在唱反调。

  日期:2014-11-15 22:19:35
  说项伯是个可耻的叛徒,可不只是因为他鸿门宴前后的表现。他更可恨的是之后吃里扒外的表现。《史记#留侯世家》:“汉元年正月,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王赐良金百溢,珠二斗,良具以献项伯。汉王亦因令良厚遗项伯,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遂得汉中地。”这可没有别的可解释了:拿了刘邦的钱,替他向项羽说情请托。
  项伯最后一次把项羽给忽悠惨了,是楚汉相争的关键对峙时期,项羽手里有个杀手锏,就是刘邦的父亲。他要挟刘邦不投降就烹你爹,结果刘邦耍流氓说:俺爹就是你爹,你要忍心烹他,别忘了分俺一口汤尝尝。
  这就是刘邦高明的地方,看起来是我做大事的人毫不在乎这个,但事实上,就像我们一再提到的,刘邦可能不在乎他的儿女,但不可能不在乎他的爹。我们可以猜测的是,刘邦或许也知道,项羽身边的他的“同志”会帮他说话的。对的,项伯看项羽真要烹刘邦他爹的时候,就又发挥了关键作用了:烹他也没用啊。于是项羽又听话了。
  后来刘邦又派人来项羽谈判:把爹归还给俺,咱俩以鸿沟为界,东边是你的,西边是我的,咋样?项羽这时候傻了——虽然这里没有记载,但估计这里也少不了项伯的作用——他就同意了,然后引兵东归了!

  关于楚汉战争中项羽集团的失败原因,历史上有很多总结,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但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项羽错误地把当时天下最强大的关中根据地给了刘邦,在楚汉战争发生后,刘邦集团全关中而有之,因此有着源源不断的兵源、兵粮等资源,战争的烽火也一直在关东地区。相反,项羽却没有搞好根据地建设,他的地盘——彭城左近的九郡,一直在处于反复的争夺拉锯之中,难以有效地为他提供有效的支援和后备力量。而项羽集团这种错误的战略导向,与项伯历次对项羽的劝说,真是密不可分的!

  项伯与刘邦之间的你情我义,对项伯来说最后也有一个完满的结局——在西楚大军灰飞烟灭、项羽自刎于乌江之后,项伯不但没有跟着倒霉,而且被刘邦封为了射阳侯,以二五仔的身份,成为了西楚集团的一个最大的既得得利益者。
  事实上项伯也不是唯一一个最终彻底投靠刘邦的项家人。“诸项氏枝属,汉王皆不诛。乃封项伯为射阳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项氏,赐姓刘。”
  刘邦是这么善良的人吗?他就不怕“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