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秘史:探究史记背后真相,戳穿中国历史之终极阴谋与谎言》
第40节

作者: 扫地保安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11-06 20:19:38
  但对刘邦来说,更重要的人脉,还是“上层关系”。刘邦年轻未当亭长时,好吃懒做经常犯浑,有一次又犯了事,为了躲避官府追捕就藏了起来,官府办事人员就把他老婆吕后(这么说是为了顺口)抓起来了,很不客气地收拾她。结果这激怒了一个叫任敖的狱吏,他跟刘邦的关系很好,看到吕后受辱,挺身而出,打伤了该办事人员。后来刘邦起事时任敖当然也参加了队伍,以功封侯之外,甚至最后在诛灭吕后家族势力方面还立下新功。

  刘邦为布衣时,同样经常帮助刘邦的,是沛县官府上层人物萧何——他是主吏,算是县令的“秘书长”,经常主持沛县各种大事,是当地的头面人物,刘邦胡混却没有被严惩,与萧何和狱吏曹参这样的“保护伞”的庇护是有很大关系的。
  在刘邦优游的丰、沛岁月里,他的交际并非止于本地。《史记》记载他曾经到过黄淮平原西部的外黄——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杞县一带,那里曾经是魏国领地——到那里是跟当时著名的两个人物张耳和陈余交往厮混。时间长达数月之久。后来此二者成为刘邦势力的外部盟友,尤其是张耳,与刘邦的交情善始善终,殊为不易。
  在丰沛一带先后从龙的,还有著名的周苛、周昌兄弟。周苛后来在把守荥阳时,被项羽俘虏宁死不屈;他的从弟周昌,虽然口吃,但“为人彊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
  有一次他去找刘邦汇报工作,恰好碰到刘邦正搂着宠姬戚姬调情,他赶紧转身就走,结果刘邦追上来把他按倒在地,骑在他脖子上问:“我是个什么样的人主?”周昌回答:“您是桀纣那样的君主!”刘邦对这样的强项,一笑释之,但也是心存忌惮的。
  后来刘邦打算另立太子时,周昌据理力争,他说:“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后来,人们把他与后来三国时也口吃的邓艾并列,就产生了一个新的成语:期期艾艾。
  刘邦的家乡丰沛,隔着中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与山东的邹、鲁、薛、滕相对。后来在刘邦队伍里,就有来自孔子家乡的朋友,这个后面再表。
  检视一下刘邦起于沛最后建汉称帝的奋斗历程,我们发现:刘邦在家乡丰沛的交游朋友圈,几乎就是他后来干革命的全部核心队伍——并且绝无背叛投敌之情状出现。
  当然我们也可以想象,背叛的情况几乎是必定会有存在的,比如在鸿门宴时的曹无伤但总体而言,刘邦核心队伍的稳固性非同寻常——尤其是如果我们了解到,刘邦最大的对手,同样起自黄淮左近的项羽集团,与之相反有着简直令人难以招架的叛变情状出现的话,令人不禁要感叹:刘邦的胜利,首先就是胜在队伍的稳定性上啊。
  日期:2014-11-06 22:16:42
  2.【楚汉地理】
  说起灭秦以及楚汉之战,首要的角色当然是项羽家族,他的爷爷是当年楚国大将项燕。要理解项羽、理解秦末的起义、理解楚汉争霸的情状,必然要从一些必要的地理要点开始说起:
  之一,项燕的丧师殒命之处,在蕲县南——也就是今天的安徽宿州,当时跟刘邦家乡一样属于泗川郡。
  之二,反秦的烽火,也是始于蕲县的大泽乡——这简直是哪里跌倒了,就在哪里爬起来!
  之三,项燕家族最开始时被封于项,也就是今天的河南项城,但“项籍者,下相人也”,说明楚国被秦国的战略逼迫,楚国国都东移,项氏家族也随之东移。下相,就是今天的江苏宿迁,同样属于秦国的泗川郡。
  之四,项梁、项羽后来到了吴中,也就是今天的苏州一带。我们知道后来的江东八千子弟是项家军的主力,战力强大——而在后世,那一带文治清华——全然是因为当时那里相对落后,靠近东越这样的蛮夷之地。
  之五,楚义帝迁都至彭城,项羽因袭之。彭城也就是今天的江苏徐州,在当时也属于泗川郡。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反秦灭秦的大业,由一群泗川郡人发起并完成;然后,这些泗川郡人又分为了楚汉两大集团争斗,最终以汉集团取胜夺得天下而告终。
  蕲县、下相、彭城,这三个县彼此直线距离约为今天的一百公里之数,不但同为当年的楚国属地,更实在是语言风俗俱近的小同乡。
  所以,所谓的楚汉之争,其实仍为楚楚之争。因此,这一场历时四年,战场西起洛阳、荥阳(今天的郑州一带)东到淮海的战争,在刀光血影之外,必然的谍影重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