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罗街第三部——危机边缘》
第8节

作者: 摩罗客
收藏本书TXT下载
  因此,各国得到的毒株大多都是做过病毒培育后的毒株样本,也就是俗称的将病毒样本注射到鸡胚中进行培养,这个鸡胚就是正在孵化中的鸡蛋,至于活体的老鼠兔子猴子之类,出于感染时间和风险考虑,加之运输路途遥远,基本不做运输考虑。
  但是通过鸡胚培养后的病毒毒性和在南极发现的差异较大,毒性也不如活体动物效果明显,研究工作大多陷入停顿,否则也不会大老远地将徐度派到南极去做现场研究工作了。
  徐度非常吃惊,因为陈沛然所说的“活体毒株”意味着有人将感染了A病毒的活体动物带上了飞机,而失联的只是架普通的客机,应该没有任何专业有力的防范措施,一旦这个活体样本逃脱,将是难以想象的灾难。
  实际上,在内部范围内,就有过某科考站科学家因操作违规,实验中使用了手术刀(很多病毒实验室,是不需要也不允许使用锋利的手术刀具的,就是为了防止意外,有切割需要有时就是剪刀或者更加高级的激光刀具),不小心划破自己的生化防护服,最终导致感染了A病毒,而不幸死去的案例。

  徐度有些不详的预感,他吞咽了下口水,缓了缓神,追问陈沛然的消息是否属实?飞机的失联是否就和这个活体毒株有关?又是谁那么大胆将毒株能带上这架普通航班的呢?另外这个活体毒株是兔子还是猴子?从南极到M国少说也有几千公里,这么长的时间,是怎么保证活体毒株一直存活的呢?
  旁边,一直没吭声的臧杰将徐度面前的那堆资料抽出一本黑色的资料夹,他面无表情地翻开,指着其中一页标有某个人档案的页面放到徐度的面前,那人他认识,名叫李怀明,是国家驻南极某科考站的一名后勤人员,在南极科考站,有着很多他这样的后勤人员工作在各类岗位上,有厨师、机械工、电工等等。
  只是让徐度不解的是,这个李怀明只是普通的电子工程师,负责整个南极科考站的通讯与电子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怎么有机会和国家一级保密项目,也是属于生化四级(最高级别)的实验搅合到一起呢?再说了,他这样做的目的何在呢?
  还是导师邹教授看出徐度的不解,他愤恨地说道:“还不都是钱惹的祸!虽然A病毒项目属于一级保密项目,但是在南极那样封闭环境下,他本身就有机会接触各种实验设备和资料,甚至实验室的那些个屏蔽门都是他安装调试的,那种地方也没个警卫啥的,顶多有个监控探头,这些对他来说都形同虚设。”
  导师的话一半解开了徐度疑问,出于职业敏感,他马上有更大的疑问抛出来了:“那么这个李怀明究竟是带走了哪种活体毒株?是怎么带上飞机的呢?”
  而接下来,臧杰的话让徐度吓的差点一口气没背过去,“李怀明并没带走什么活体毒株,因为他自己就是个毒株!他故意感染了A病毒。”
  (第一节完结)
  日期:2015-02-09 18:43:00
  第二季 第一节

  两年前某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急诊急救室里,一名出了车祸的中年妇女正在紧急抢救中,人已深度昏迷。
  伤者是个普通的上班族,名叫孙招娣,因为前天一直在南极出任务的丈夫李怀明终于回来休假一段时间,当晚夫妻俩亲热个没完,第二天她还早早起来给丈夫和才上小学的女儿做了最爱吃的培根烤三明治,洗洗弄弄稍微比平日晚了些时候才出门,于是,跨上电瓶车急匆匆地朝上班的地方驶去,她在离家大概三四站路外的一家零食店打工,做店员。
  因为心急怕迟到,孙招娣的车速比平时快了很多,路过一个路口,因为想抢个红灯,她心急火燎地将手中电瓶车的加速档拧到了最大档,谁知因为没注意,一辆右转的土方车瞬间就将她带倒,并卷入了车底,厚重的车轮因为刹车不及而重重地从她的身上碾压了过去,人当时就躺在了血泊中,不省人事。
  路人当即报警,警察又召集救护车来将她送到最近的医院后,孙招娣已经出现大失血后的休克状态了。
  值班医生从孙招娣随身口袋里抽出手机,还好手机是放在怀里,并没有被压到,完好无损,医生拨通了手机里署名为“老公”的电话。
  刚刚送完女儿上学,尚在回家路上的李怀明接到电话后,瞬间就觉得浑身冰凉,几乎就瘫坐在了路边。

  但是,他意识到这个时候他是家里的顶梁柱,是妻子和女儿唯一的依靠,于是他强保持着镇定,用不住颤抖的手招了一部出租车,急忙向医院赶去。
  途中,李怀明感觉悲痛异常,大脑一片空白,面容呆滞,到达医院后,还是在司机的提醒下,他才从恍惚中醒来,丢下几十元车费,没等找零就急忙冲进急诊室。
  早就等候他的护士,见他赶来,连忙给他诉说了情况,不幸中万幸的是孙招娣双腿被轧,两腿基本是粉碎性骨折,上半身却大致完好,可是因为碾压到腿动脉,失血过多,人一直昏迷不醒。
  急救医生建议立即截肢,以最大限度挽救伤者性命,但是手术必须其直系亲属签字才可以,李怀明没有其他选择,他一心就希望医生无论如何一定要救活他老婆,他哆哆嗦嗦地在手术同意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手术还算成功,加上医院及时给孙招娣输了血,人虽然还是昏迷状态,但是基本上从死亡线上爬了回来,只是,从此以后,瘫痪在床是不可避免的现实了。
  手术后,孙招娣因为抢救及时,医疗救助也尽力,她逐渐开始苏醒,恢复了意识。
  李怀明向单位通报了情况,申请延长了自己的探亲时间,并将女儿托付给了自己年老但尚能生活自理的父母,开始全心全意地照顾起老婆。
  虽然肇事的土方车公司在事后垫付了一部分费用,同时通过事故调解也赔偿了一些钱,但是面对未来,李怀明和妻子依旧非常绝望和无奈:毕竟从此后,妻子是个残疾人,无法生活自理,只能靠他人照顾,工作丢了,自不必说,而李怀明相对来说的高工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去南极后,给的生活补贴之类,现在全休在家,这些补贴也就没了,街道或者单位给的一些补助只能是杯水车薪。
  而且女儿还在读书,年迈的父母帮忙带着已属不易,自己多少还要贴补点钱给父母;妻子的日常起居和康复处处都要花钱,也时时离不开自己的照料,残酷的现实使得这个近四十岁的男人经常在没人的时候偷偷抹眼泪,然后还得在瘫痪在床的妻子面前表示出开心和愉快的神情,以免刺激到因伤而逐渐变得抑郁的妻子。

  为了家庭,这个原本有些内向的男人开始上网找些笑话段子看,好时不时地说个笑话逗逗老婆开心;这个因为工作关系,从没买菜下厨房的他,开始学着做“马大姐”,精打细算地“买汰烧”。
  还好,妻子的父母虽然过世了,但是还有个妹妹,彼此感情深厚,经常来帮忙照顾姐姐,搭把手之类。
  半年左右后,孙招娣伤情已经稳定,虽然瘫坐在床上,但是也尽量力所能及地帮忙做些简单家务活,李怀明买了部轮椅每天推着她四处转转,晒晒太阳,努力活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