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纳斯的死亡之吻》
第17节

作者: 陈侎
收藏本书TXT下载

  王亚莉并不想真正去理解嘉嘉的话,她说:“我还是不明白你为什么要帮我。”
  “我帮你只是在验证一种可能性:你遇到的事和我遇到的事究竟有没有关系。”
  “你也遇到了——”
  “不是你想象的这样。”嘉嘉笑了笑,说:“我认为你应该停止你目前的工作。”
  “为什么?”
  “因为你会惊动真正的凶手——假如有这样一个凶手的话——就像我们的相遇一样,你们相遇的概率同样很高,因为你们都在关心同一件事。”
  “你不用为我担心——”
  “我没有为你担心,我是为这件事担心,担心你惊动他。”
  日期:2014-10-27 16:16:22
  “你也觉得我弟弟是被谋杀的?”
  “我的看法是,无论你弟弟是不是被谋杀的,你现在的做法都无济于事。假如事情只是个意外,你这样做毫无意义,假如不是意外,你这样做会适得其反。所以我建议你停止你的工作,接下来的事情我会帮你做。”
  “可我并不认识你,你为什么要帮我?”

  “我已经说过,我也在寻找真相,也许我们遇到的是同一件事。”
  “如果不是同一件事呢?”
  “我也会告诉你我的判断。”
  “我凭什么相信你的判断。”
  “这句话你可以等我告诉你的时候再说。”
  “我要等多长时间?”
  “不知道,也许不需要很长,因为任何一件事的真相都和时间相联系的,时间会使真相失去意义。”嘉嘉说完笑了笑,接着说:“但我个人认为在这件事上不会出现这种状况。”

  王亚黎狐疑地看着嘉嘉,她并不愿意在这样的事情上轻易相信一个陌生人,但她知道凭自己个人的力量很难达到目的,她需要别人的帮助。
  更重要的是,她从嘉嘉的眼神中能感受到一种热情,一种智慧,还有一种女人独有的善良,她感到她是值得信赖的,至少作为一个女人,她能感受到同为女人的对方的真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并不一定要建立在完全的互相了解上,很多时候人是在凭本能作出判断,理智最终也是依附于本能的。
  日期:2014-10-28 10:01:01
  “那好吧,我接受你的建议。”王亚莉说。
  嘉嘉笑了,她说:“谢谢你,我给你留个电话。”
  她们互相留了电话,王亚莉说:“我还需要做些什么?”
  “什么都不需要做,过正常的生活。”嘉嘉说,“所有的事情都会过去,只有生活是不变的。”
  “我会的,希望能尽快得到你的消息。”
  “时间不会太长。”嘉嘉说。
  王亚莉犹豫了一会,但她还是说:“你做这件事,是不是会产生什么费用——?”
  “不不,这并不是我的工作。”嘉嘉说,“工作才应当收取报酬。”
  王亚莉对她点点头,站起来。
  “对了,我忘了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房东或者其他房客知道他平时什么时候使用这间屋子吗?”
  “其他租客我不知道,房东不住在这里,他住在另一个地方。”
  “好的,谢谢。”

  日期:2014-10-28 14:52:09
  七
  “你在那样的场合是怎么拒绝男人的求欢的?”周小雅好奇地问嘉嘉。
  “在你看来男人和女人是不是除了上床就不能做任何其他事情?”嘉嘉白了她一眼。
  “应当这么说,男人和女人做其他任何事情都是了这个目的,有时候做其他事情的时间会很长,有时候会很短。就你这一段时间出没的地方来看,这个时间会很短。”周小雅说,“我很好奇你每次能全身而退,而且你仍旧能多少达到你的目的。”
  “很简单,我会让男人拒绝我。”

  “有这样的男人吗?”周小雅笑着问。
  “这和他们是不是男人无关,只和他们是不是人有关,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人会有意识地避免某些后果,动物不会。”
  “那又是什么样的一种后果使那些寻欢的男人竟然拒绝你这样的女人?”周小雅眨着眼睛说。
  “欺骗男人是女人天生就应当掌握的生存技巧,我承认我在这方面比你差得多。”嘉嘉说,“我们还是换个话题。”
  “可我对你那些管闲事的话题没兴趣。”周小雅伸了个懒腰,“用句俗话说就叫狗拿耗子,我很奇怪你究竟是为什么?为了正义?为了什么高尚的追求?还是为了显示你的无所不能?”
  “为什么,这本身就是非常莎士比亚的一个词,实际上这个世界的大部分为什么都是无法解释的。人人都是浮士德,可浮士德毕竟是不存在的。”嘉嘉说,“文学真是一种美妙的发明。”
  “那是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魔鬼。”周小雅说。
  “文学总是低于现实的,人们想象出来的魔鬼远不能反映真实的人性,一个真正的作家总是怀着怜悯之心,甚至对魔鬼也一样,但他却忘了,魔鬼不过是他根据自己看到的人和事想象出来的,而他永远看不到全部。”
  “把你说的魔鬼换成天使也一样,所以你和别人没有区别,同样只能看到部分真相。”
  “但永远需要有人来寻找,从普罗米修斯到航天飞机,就是这种寻找的结果,虽然就这个世界的全部真相而言,我们已知的不过是沧海一粟。”
  “至少你是一个辩论高手,”周小雅无奈地说,“而且是一个固执的辩手。”
  “你也不是唯一这么评价我的人——那我们就言归正传吧。”
  日期:2014-10-28 15:32:05
  “我们姑且认为王亚林是一个正常的人,那么他做事就必然遵循正常人的逻辑。”周小雅皱着眉说,以显示她并不乐意进行这类分析,“我们首先排除房间是另一个人租下的而委托他管理这个观点,那么,作为一个正常人,王亚林会为了什么去租房子?一个年轻的男人,为了偷情是合理的,但根据你的调查,可以排除这个情况。那么,一个人不可能什么也不为就冒然花掉他半个月的收入去租一间房屋,我们可以把这件事当做一个经济活动来看,他花了一千多租这个房子,就必然期待获得超过房租的收益。当然,他希望获得并不代表他一定就能获得,但他一定会去争取获这种收益,不然你就无法解释他的租房行为。”

  “收益有很多种,有些可以量化的,有些是不能量化的。”
  “对,比如为了男女之事,这是很难被量化的,但你已经排除了。”
  “再比如,为了虚荣心,”
  “可这间房子并不比他原先住的强多少。”
  “房子的特点是什么?”嘉嘉问。
  “你的问题总是很出乎意料,我看不出这个问题和你遇到的事情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任何商品的特点都是和你的购买目的相呼应的,我突然想起了一个故事。二战的时候萨特出版了《存在与虚无》,但这本书买的最多的人却是家庭主妇。”
  “因为这本书的厚度恰好等于一块砖头,可以用来垫桌子。”周小雅说,“这不过是个有趣的传说。”
  “也许这是个传说,但它符合逻辑。所以所有的购买行为都会和商品的某一特点相符合,一个文盲购买《存在与虚无》,在普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但恰恰有其内在的逻辑性。那么,房子的特点是什么呢?或者我们可以换种说法,房屋的用途。”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