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秘史:探究史记背后真相,戳穿中国历史之终极阴谋与谎言》
第20节

作者: 扫地保安
收藏本书TXT下载
  孟子说,“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这就是孟子所攻击的杨子“无君”、墨子“无父”的说法来源。
  看起来,他批评杨子也不是没有道理——拔一根毛对天下有利,你杨朱都不肯,你是多么自私啊!
  可是问题在于,孟子这是在断章取义!人家杨朱的原话是这样的——
  杨朱曰:“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从杨朱这段话可见,他的真实全面的主张是:既不要损我利人,也不要损人利己。这是最好的治理天下的方式。

  在这里我不禁要赞叹,杨朱的思想,真是太伟大,太高明了!作为二千多年前的思想家,他的思想放到今天来看,仍然是超级完美!
  让我再对背景做下解释——杨朱其人,非常具有诗人气质,多愁善感、悲天悯人。这大约与墨家的孤愤气质是截然不同的。他有感于诸侯国间连绵不绝的战争,上战场拼命的是普通民众;即便没有战争,普通民众面对的也是无尽的徭役和很难温饱的生活。然而,统治阶层,无论是旧贵族还是新的地主阶级,为了争夺国土、为了榨取更多的财富,都一个劲的以礼义、国家等来给百姓洗脑,希望他们能为国效力甚至捐躯。

  正是因为看透了这个本质,因此,杨朱认为:生命是宝贵的,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如果人人都爱惜生命,不去参加战争,那么就没有战争;如果人人都用自己的劳动创造财富并保护好自己的财富,那么就没有剥削和掠夺。
  我不禁想到,杨朱之后的两千多年,北美殖民地的仁人志士在费城签署《人权宣言》,被誉为人类社会划时代的大进步事件。可是,在他们之前的两千年,一个中国思想家,就已经提出了这样的主张!
  这是怎样的一种伟大!这个伟大的思想,比万里长城、比北京故宫、比消失了的圆明园,都更让人振奋和骄傲!这才是伟大的中国文明的先驱!
  日期:2014-10-20 20:04:16
  天下人都不是傻子!如果一个学说,不是真正打动人的心灵,怎么可能大家趋之若鹜呢?所以,孟子又说,“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他的意思是,人们容易陷入“非杨即墨”的迷途——也即非此即彼的极端。
  是的,以孟子这样本质上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学说来看,杨墨确实是必须诛杀殆尽的——墨家主张的是“我为人人”,是服务普罗大众的意思;杨朱强调的是“人人为自己”,同样是服务大众,只是服务的方式改变了——自己服务自己,就别麻烦别人了。在杨墨这两家的学说里,统治阶级的利益被无视了!
  不要说孟子,任何一个当权者、为当权者服务的学说都不会容纳杨墨两家的主张,他们简直是在“妖言惑众”啊!都照他们那样想,谁还听君王的话?
  墨子的学说也还罢了——让人心甘情愿的无私奉献,那不符合人情,历史也证明了,其不可持久。但是,杨朱的学说,不用人们干什么,但太容易被人信服。

  这样的学说,如果不彻底消灭掉,统治者还有活路吗?
  这或许是杨朱一派必须消失的原因。
  诸子百家还有很多门派,但最主要的就是道家、儒家、墨家和杨朱学派以及法家学派。然而在历史上,大家都喜欢说,最后是法家得势了,被秦始皇所采用;至于墨家在历史上曾经消失过两千年,而杨朱学派更彻底不传,一般也都会被推到秦始皇头上,说是他后来焚书坑儒所致。
  真相是这样吗?要解开这个谜题,有待于我们把历史的镜头摇到战国后期的秦国,看一下事情的究竟。
  日期:2014-10-21 07:26:30
  继续更,孟子老先生的。
  关于孟子,我可以一言以蔽之,他是个战犯,或者说,他是煽动战争的罪犯。
  真相太残酷,可能很有些人接受不了。

  但我们就是要用事实来说话。
  日期:2014-10-21 07:51:57
  1.
  后世的人们在儒家和统治者的影响下,总以为儒家在先秦时期总是郁郁不得志甚至惨遭迫害,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开始走上了阳关大道——这不是历史的真相!
  事实是,儒家的孔子之后,后继的孟子、荀子等将儒学继续发扬光大,他们在战国时期就得到了很多国君的宠信,特别是孟子,有几个小国如滕国、任国、邹国、鲁国的国君都十分信赖他的主张,他本人更是先后在齐国、宋国等国家执政过,其施政行为,更是深刻影响了齐国、宋国等的命运——更直接一点吧,由于孟子的言行,齐国后来几乎亡国灭种,宋国则干脆被灭国了。
  一言以蔽之,孟子可以说是一个战犯——至少也是个煽动战争的罪犯。
  日期:2014-10-21 07:52:19
  2.
  在我们具体讲述孟子是如何成为灭国专家的故事之前,我们必须明白,孟子后世被尊为儒家“亚圣”,可不是白来的,以下三点成就了他的地位:
  之一,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另一方面,他偷师他看不起的管仲,发展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韩诗外传》:齐桓公问于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非苍莽之天也。王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倍之则亡。诗曰:‘民之无良,相怨一方。’民皆居一方而怨其上,不亡者、未之有也。”
  之二,孟子文才横溢,且极其善辩,记录他言行的《孟子》一书中留下了无数他说的名言警句,这一点即便连孔子也难以与之相比。作者才疏学浅,也想不出在历史上有谁能与孟子相比。与其说孟子是大思想家,其实不如说他是大文学家!与其说孟子是大文学家,不如说他是个大广告人,他太会造概念、太会造句子了!
  之三,作为儒家后学,孟子对孔子的鼓吹,最不遗余力,也最有水平!要知道,对于领袖人物来说,往往其二号人物就是最会宣传领袖的——希特勒的副手是他的宣传部长格林。舜的副手是最会宣传他“圣德”的禹,提出“***思想”的***是***的副手,后来林彪创造性提出了“毛主席的话,一句顶我们一万句”之后,***就必须将二号人物的位置让给林彪了。那么,孟子到底如何评价孔子的呢?

  比如,孟子说:“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以此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赞颂孔子对文化的巨大贡献。今天我们看到的孔庙门前的第一座石坊,上面写的就是“金声玉振”。
  再比如,孟子说:“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意思是说,自有生民以来,从来没有像孔子一样至高无上的圣贤,世上只出现了这一位圣人。今天,在曲阜孔庙大成殿里,就挂着一块“生民未有”的匾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