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秘史:探究史记背后真相,戳穿中国历史之终极阴谋与谎言》
第19节

作者: 扫地保安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其他诸子百家的学说中,多见对于墨家的记载,其最显著的标签是:显学。所谓的显学,意味着显耀的、追随者众多的学派,也是广受当权者青睐的学派——这主要可与儒家相对应。为什么一个主张人人平等友爱的、反对侵略战争的学派,会被当权者青睐呢?按照道理来讲,那些古代君王应该视这种学说如洪水猛兽一般才对啊!
  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当时的一些统治者利用墨家的专长“墨守”,来抵抗别国的侵略。除了前面提到的孟胜为阳城君守封国之外,墨家最出名的守城案例,是墨子舌战鲁班,成功地止楚攻宋,显示了墨守的强大实力可不战而止敌。墨家的这一特质,也正好印证了我前面的推测,即墨子是刑徒——那时受过墨刑的人,很多被派去守城门。是否正是因为墨子有这样的经历、有这样的人际关系,才会在守城一事上格外有本领呢?

  但是,根据《吕氏春秋》记载的秦惠王与墨家矩子腹的事情,说明当时的墨家,活动的中心已经转移到秦国,并且墨家在秦王那里非常有面子。墨家为秦国守城了吗?史之无载。
  秦惠王,是秦孝公的儿子,他继位后处死了商鞅,但商鞅的变法成果被完全保留下来。秦惠王知人善任,公孙衍、张仪、司马错等都是他任用的,自他开始秦国大量任用外国人。他当太子时曾经受过墨刑——商鞅曾因为他犯法了处以墨刑,但由他的师父代为受过,同病相怜,这会是不是他和墨家的感情纽带呢?因此才会格外对墨家矩子假以辞色?
  猜测毕竟只是猜测,但墨家的利用价值是摆在那里的。或许,秦惠王时的秦国,已经不需要墨家来帮忙守城,但墨家独步天下的技艺一定是有不小的用处的——
  根据记载,墨家可能也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科学家流派,墨子本人是一个集思想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发明家、军事家于一身的天才人物。根据《墨子》中关于机关术的记载,墨家发明的机关器械有连弩车、转射机、藉车等。
  在《墨子#备高临》中,墨子提到的连弩车,是一种放置在城墙上用来防备敌人堆土山进攻的武器,墨子详细介绍了制作方法,这种需要十个人操作的武器,能同时放出大弩箭六十只、小弩箭无数,大弩箭射出后还能通过辘轳迅速收回重新利用,可以想象,这种武器的惊人威力。
  在《墨子#备城门》中,墨子介绍的转射机也是一种置于城墙上的大型发射机,机长六尺,由两人操纵,与连弩车不同的是转射机更为灵活,能够在一人射箭的同时由另一人将机座旋转。藉车则是一种外部包铁、一部分埋在地下,能够投射炭火的类似于后世投石机类的武器,它也是由多人操纵用来防备敌方的攻城部队。
  墨子发明的这些战争武器,虽然其发明初衷是为了守城,但显而易见,这些武器也都可变身为进攻武器——事实上,后世我们看到的它们,也确实多半是进攻利器。

  最体现墨子的高明的,是墨子劝止鲁班助楚攻宋的故事。鲁班被中国人尊称为木匠的祖师爷,他发明了锯子等工具,用于战争的攻城武器云梯也是他发明的。这样的一位进攻大师,在与墨子进行了九攻九守的“战旗演练”后不得不承认,还是墨子更技高一筹,因此说服楚王放弃了进攻计划。
  应该说,除非墨家本身不愿意,否则像秦国这样的极具进取精神的国家,是极有可能大力任用墨家的军事长处的。那么,到底,秦墨之间,发生过什么呢?
  日期:2014-10-20 18:21:19
  疑问之三:
  在司马迁的《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司马迁对墨子,只有26个字的描述——“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对墨家学派就压根什么都没提!为什么对这样的一个超重量级的人物和他创立的学派,司马迁就这样轻描淡写?这太反常了!
  有人曾经分析说,墨家有明确的纲领和组织原则,慢慢形成了墨家游侠集团,这一集团可能在与诸如楚国或者后来的秦国这样的大军国作对的过程中,被全部歼灭,从而使组织消亡。
  特别是,秦始皇当政后的秦国,全面接受了法家的观点,而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有一句著名的论断:“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这句话被当做是秦始皇后来“罢黜百学,独尊法术”的证明——也就是说,秦始皇后来打击儒、墨了。
  这种看法是有问题的。
  首先,即便是后来墨家不管是被谁消灭了,但是从包括《史记》在内以及其他的诸子百家的学说里面,有很多都有墨家的记载,并且显然墨家确实是所谓的“显学”,要么是“儒墨”并称,要么是“非杨即墨”,根本没有一点道理说,司马迁只给墨子和墨家26个字!
  其二,通常认为后来的墨家后来发展成游侠集团,这种观点我认为是不恰当的——墨家与行侠仗义的游侠根本不同,不会这样转化。墨家是基于公义、人权观点的、无私奉献的行者;而秦汉之际甚至更早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所谓游侠,更多是指像聂政、专诸、荆轲这样的刺客,或者战国四公子所豢养的众多旁门左道的门客。后者是基于私义的、个人恩怨的往往是知恩图报的行为。这两者根本不同,虽然后者也都有令人敬佩的节操,但与前者的舍身取公义、根本无所图,迥然不同,根本不可等量齐观。

  其三,秦始皇重用法家学说,不代表他跟汉武帝一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了——事实上,秦始皇根本就不是这样的人,这个后面我们会详细分析。当然,一个帝王如果要打击一个门派,可能的原因有很多,这个我们也放到后面再讨论。
  总之,可以肯定的是,司马迁对于墨家,是一定有大量想说却故意未说的内容的,他的伏笔到底是什么呢?
  日期:2014-10-20 20:02:34
  司马迁所著历史的吊诡之处,还有比墨子和墨家学派更甚之处……
  儒家的第二位宗师孟子,曾经不遗余力地批判墨家和另一个学派——杨朱学派。这个杨朱学派,是司马迁的史记中,只字未提的!
  孟子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孟子的这一段重炮轰击,表明了三个意思:
  其一,现在天下最主流、被接受度最高的是墨翟和杨朱的两个学派。
  其二,杨墨两家是无君无父的歪理邪说。
  其三,天下只要是信奉孔子的儒生,都必须大力反对杨墨学说。
  孟子老师这样大力的介绍,令我们不得不对杨墨两家刮目相看。墨家我们已经了解了,那么杨朱学派到底是怎样的思想主张呢?
  杨朱学派的宗师,叫做杨朱。有学者把杨朱归为道家的一类人物,因为杨朱也有跟道家类似的重视生命的主张。这样的分类是有失偏颇的——因为这一学派的一个非决定性的或者说片面的主张,而将其划为道家,这不科学。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