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梅姐》
第6节

作者: 月言
收藏本书TXT下载
  没想到,妈妈的话音刚落,姐姐突然从厨房里跑出来大声地道:“往后不准这个老头子到我家来!”
  向文从来没有见过姐姐在妈妈面前说过一句重话,今天是怎么了?他想:一定是姐姐在外面听了不少的闲言碎语,受了不少的冤枉气,见弟弟回来了,有人替她撑腰,所以才这么大胆。于是,他用手轻轻地推了姐姐一下,提醒说:“姐,小点声。”

  日期:2015-09-02 20:23
  这当儿,妈妈已经气得直打哆嗦,面色苍白,牙关紧咬,整个身子即将歪倒……
  “妈——”向文抢先一步拥住了妈妈的身体。他万万没有想到,姐姐仅仅嚷了一句话,就把妈妈气成这个样子,看来妈妈的身体确实很差。
  妈妈尽管没有倒在地上,但已经晕了过去,不省人事。向文扶着妈妈,连忙叫姐姐去喊人。这时,两个弟妹撒腿跑了进来,一边喊妈妈一边大哭。稍许,肖大婶、二姑妈和四叔都赶来了。
  四叔说:“莫哭莫急,你妈妈有低血糖的病,赶快喂点糖水,让她静静地躺一会儿,应该没大碍。”
  于是,几个人帮忙,七手八脚地将妈妈抬进房间平放在床上,并强行将牙齿撬开,往嘴里喂糖水。

  不一会儿,妈妈果然醒来了。她长叹一声后,不停地痛哭和数落着。说什么,自己的命比黄莲还苦,帮向家把儿女养大了,现在一个个都不听她的话,动不动还把气她受……
  兄弟姐妹流着眼泪守在妈妈的身边,静心地听着,大气都不敢出。等妈妈的情绪稍微有点好转,向芬便对向文说:“你赶快上学去吧!妈妈有我照顾。”
  向文不放心。这刚刚回家,连屁股都没坐热,还差点闹出人命,怎能急着离开哩?他隐隐约约地感到,妈妈与姐姐的关系有了裂痕。因此,姐姐催了他几遍,他也没起身。
  “文儿,你上你的学吧!老娘死不了。”这时,妈妈发话了,好像还在生向芬的气。
  “妈——”向文站起身来,显得左右为难。
  “向文,你放心上学吧!姐姐保证不再说妈妈半句重话。”向芬郑重其事地对他发话了,又好象是在妈妈面前表了个硬态。
  日期:2015-09-02 20:57

  果然,妈妈的情绪稍稍有了好转,她准备下床送向文,但好半天没有撑起身来。向文见此,连连后退道:“妈,你别起来,你别起来,我这就走。”
  向文是含着眼泪返校的。本来想回家劝说妈妈,没想到差点闹出人命。哎!都怪爸爸去世得太早了,害得妈妈不到四十岁就守寡。看得出,海坤大伯有一副好心肠,要是妈妈找他做个伴,兴许有福享的……爸爸不是也比妈妈大十一二岁吗?向文边走边想,不知不觉回到了学校。下午上课,老师讲的什么,他一点都没听进去;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他也没心思做。
  向文的学习成绩开始滑坡了。高一期末考试,向文的成绩由全班原来的前二十名变成了倒数第二十名。此时的向文,真是苦不堪言。他的心里在打鼓:向文啊向文,你千万不能再分心啦!下半年就是高二,你得赶快用心补课、用心学习呀!不然,对不起地下长眠的爸爸,对不起受苦的妈妈和先后主动退学、牺牲自己前途的姐妹弟。
  学校要放署假了。高中一年级只是布置了许多课外作业,并没有强行要求补课,愿意留下来补课也行,只需交三元钱,补课一个月。向俊、范华和贺健伟都不想补课,他们说补课是个幌子,是老师想赚学生的钱,学的还是些原东西,又不上新课,不如回家把课外作业认真做完。而向文却坚持要补课,因为他回去了就没心思做课外作业,家里的环境和条件太差。最终,向文跑到大姑妈家借了三元钱交了补课费后留校补课,而向俊、范华和贺健伟都如期放假回家了。

  大姑妈得知向文要在学校补习一个月的功课,就嘱咐他到她家去吃住,向文高兴地答应了。这样一来,向文可以安安心心地补课。白天,他认真听课和做课外作业。到了晚上,他躺在床上还不忘温习功课。大姑妈来到他的床边又问起妈妈的事,向文不知如何回答才好,便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说:“大姑妈,您就放心吧!暂时还没有那么回事。”
  “好了好了,我不问了,不耽误你看书。”大姑妈见向文把心思放在书本上了,便不再多问了,临出房门时,又关切地对他说:“别熬坏了身子,早点熄灯睡觉。”
  大表哥睡在床的另一头,笑嘻嘻地说:“向文呀,你这么努力,将来肯定能考上大学、做大官,到时可别忘了大表哥啊!”
  这么差的成绩能考上大学吗?能当官吗?此时,向文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他还是很礼貌地回答了大表哥的话:“大表哥,你对我这么好,我一定不会忘记的。”
  “这话我爱听——”大表哥笑了,笑得那么开心,旋即进入了梦乡。

  一个月的补习时间眨眼就过去了。向文自觉收获不小,这才高高兴兴地与大姑妈一家人道别,踏上了回家的路。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向文这次回家,发现家里突然多了两个成员:一个是向文先前回家看到过的“海坤大伯”——继父杨海坤,一个是继父杨海坤的小女儿杨小珍。
  日期:2015-09-02 21:26
  由于有了上次的“教训”,向文不敢多嘴了,姐姐也不敢再发牢骚,两个弟妹更是装作没事。殊不知,湾里有个别好管闲事的人,以为向文回家后会“起哄”的,都等着看戏法儿。

  然而,他们想错了。向文是一个孝子,又接受了新文化、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他很坦然地面对了眼前的现实。说到底,不就是家里多了两张嘴吗?不就是家里拥挤了一点吗?只要妈妈开心就好。
  按照妈妈的吩咐,向文和姐妹弟都管叫继父叫“大伯”,并没与小珍一样叫爸爸。据说,大伯的老伴早年去世,膝下有三个孩子。大姑娘早年出嫁到外地,大女婿在某工厂当副厂长;老二是个儿子,前年结婚后就带着老婆外出打工去了;再就是小女儿小珍。大伯到向文家来后,就把小珍也带上了。小珍与向芳同年,但比向芳大七个月。小珍只读过三年的小学,因成绩差就没接着读,只在家帮爸爸做点家务事。由于有姐姐的照顾,她的衣着打扮要比同龄人花哨许多。

  尽管向文回家后,对这种“家庭组合”没有提出任何异议,但妈妈和大伯的心里还一直在“打鼓”,心想,这读高中的大儿子是不能轻易得罪的。于是,俩人私下商定,只要向文喜欢小珍,将来就把小珍说给向文做媳妇。
  不几天,向文的妈妈就当着向文和小珍的面,亲口把这个事儿给说出来了。小珍听后只是脸一红、笑了笑,可向文听后很惊讶,脸发白,心里很不是滋味。这证明妈妈和大伯还是不相信他,想堵他的嘴。正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向文也不想再辨解了,他怕“越抹越黑”,反而让妈妈不开心。
  就在这当儿,大别山一带的农村开始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部分地方采取的形式是“包干到户”。各承包户向国家缴纳农业税,交售合同定购产品以及向集体上交公积金、公益金等公共提留。由于人多田少,向文家的粮食依然不够吃。二姑妈怕向文挨饿,就经常叫小表妹桃花偷偷地接他去她家吃点东西。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