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中课程的增多,学习时间越来越紧张,向文回家的次数也逐渐减少了。原来每个星期天回家一次,现在每两个星期回家一次。如果星期天没有回家,大姑妈就要他至少去她家吃一顿饭,说是替他改善一下生活。大姑妈的家就在白云中学背后不到两里路,向文来去很方便。
大姑妈和二姑妈一样,都十分疼爱向文这个大侄儿。也难怪,向文是在爸爸三十六七岁时才出生的,个个爱得像个宝。妈妈生下他后,邻里乡亲都登门道贺,四叔还自作主张帮他起名叫“贵宝”,但后来硬是被红卫兵改成了向文,说是“哪有这么贵的宝”。奶奶在世时,更是对向文疼爱有加,每天抱着不放手,还经常用嘴亲向文的小鸡鸡,说是上天有眼,向家终于后继有人。
大姑父已经去世好几年,两个表兄和一个表姐都已成年,但都还没有成家,是小队的好劳力,因此家庭生活也比较殷实。小时候,向文和姐妹弟走亲戚,除了二姑妈家,再就是喜欢到大姑妈家,为的就是混个饱肚子。向文的外婆早年去世,唯一的亲舅舅在城里工作,他只是很小的时候在舅舅结婚时去过外婆家一次。向文从来没有到过城里的舅舅家。他不知道妈妈为何与舅舅少有来往,也从来没有在他面前提到过舅舅。
又一个星期天,向文没有回家,自习了一天的功课后,他感觉很疲惫,便决定到大姑妈家吃顿饱饭,然后再返校上晚自习。
大姑妈见向文来了,高兴得合不拢嘴,赶紧煮了一些腊肉,还烙了许多糍粑。向文最喜欢吃糯米,坚决不让大姑妈往他的碗里放肉,说是把肉留着她老人家吃。大姑妈硬是拗不过他,只得作罢。这个晚餐,向文整整吃了干巴巴、香喷喷的一大碗糍粑,肚子涨得圆鼓鼓的。以致多少年后,他还在为这碗糍粑而津津乐道。
收拾碗筷后,大姑妈说:“文儿,前两天芬儿到我这儿来了一趟。”
向文一惊:“大姑妈,我怎么不知道?姐姐来您这儿有什么事?”
“她本来是想到学校见你一面,但转了几圈没找着你,所以就到我这儿来了。”大姑妈说。
“啊——”向文一顿,“我们学校那么多学生,她肯定找不着我嘛!”
“哎!都怪我弟弟阳寿太短,两脚一伸什么事都不管了。”大姑妈的情绪很激动,“听说,凤莲这个狗婆娘在隔壁六小队找了一个比她大十五六岁的老头子,真是气死我了!”
日期:2015-09-02 19:19
向文一听,脑袋“嗡嗡”作响。原来姐姐就是想把这件事及时告诉向文,希望他抽空回家一趟,做做妈妈的思想工作。由于没有找着他,所以就特地委托大姑妈转告。
冷静片刻后,向文便起身对大姑妈说:“大姑妈,您别为这件事儿生气,要注意自己的身体。我就在这两天抽空回家一趟。具体情况如何,回头再告诉您。”
大姑妈连忙点了点头,并不忘嘱咐他,回去后,要好好与妈妈说。望着满脸皱纹的大姑妈,向文的心里甚是不安。他还不知道自己是否有把握做通妈妈的思想工作。
向文很是气馁地返回了学校。不难想像,晚上的自习又分心了。
事不宜迟。尽管第二天是星期一,但向文还是在上午放学后就立马往回赶。他怕下午不能按时返校上课,还特地向班主任祁老师请了假。祁老师很爽快地答应了。祁老师是教语文课的,很喜欢向文这个文弱的小书生。向文虽然在全班学生当中块头最小,但语文成绩比较好,特别是作文突出。他坐在教室中间的第三组第一排,祁老师要是课间休息下了讲台,就喜欢用手摸他的小脑袋,边摸边道:“怎么总长不大?”逗得全班的同学笑开了脸、乐开了花。
乡间的初夏,宛如一幅水墨山水画。麦地,野鸡咕咕,在那欢快的啼鸣,小麦正在扬花吐穗;田间,金黄色的油菜花已谢去,饱满的、鼓鼓的菜粒挂满了枝头;水田盈盈,白鹭斜那片空蒙,翩翩一行飞起。向文无暇欣赏家乡美丽的田园风光,只顾一个劲地赶路,他的心早已飞回了家。
五小队共有三个自然湾子。向文的家在岗上湾,二姑妈的家在岗下湾,向俊的家在后湾。向文家的房子是一栋土砖瓦房,是祖辈留下来的,后来只是修修补补。由于屋顶盖的泥瓦不厚实,若是下大雨,漏水很严重,于是,脚盆、脸盆和其它能装水的器皿都派上了用场。向文家的房子与肖大婶家的房子并排着,南面与肖大婶家共墙,北面没有人家,屋头边是一口小池塘,本湾的人来这儿洗衣服很方便。北面的墙,下面一半是砌的双砖,上面一半是砌的单砖,虽然从前糊了泥巴,但现在都已脱落。每逢刮大风下大雨,全家人都不敢进北面的房间睡觉,生怕倒塌。为此,妈妈经常在向文耳边叨唠:“文儿,你要好好用功读书,将来发达了,一定要先做幢新房子让老娘睡个安稳觉。”
想到此,向文一脸茫然。妈妈与我们在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爸爸走了也快三年,最困难的日子都熬过来了,为何现在……向文不知不觉走到了家门口。
“哥哥回来罗——”向武正在门前的一棵大树底下撒尿,见哥哥突然回家了,便扭头向屋里大声喊叫。旋即,向芬和向芳都跑了出来,一起把向文迎进了门。
家里的午饭已经做好了,正准备吃。向文一进门,就发现餐桌旁边坐着一个满脸皱纹的瘦削男子,便自言自语地道:“来客啦——”向芬连忙用手在他的背后轻轻地碰了一下,他马上意识到了什么,不再多话。
这时,妈妈亲手端出一碗热气腾腾的蛋汤。看见向文回来了,高兴得合不拢嘴:“文儿,刚好准备吃饭,快坐下来吃。”
日期:2015-09-02 19:57
向文坐在了瘦削男子的正对面。
妈妈放下汤后,又用手指了一下瘦削男子,道:“这是隔壁六小队的海坤大伯。他在河边放鸭子。我看他一个人在河边啃冷馍馍,就把他叫来了。”
“啊——”向文显得有点不自在,他已经完全明白了这位不速之客的身份。
“这孩子我好多年没见过哩!长得像他爸爸,就是和我样不长肉。”海坤大伯抬头看了看向文,终于发话了,“我今天带了些鸭蛋来,你读书的伢儿要多补充点营养。”说罢,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向文只是“嘿”了一下,并没答话。心想,等这个海坤大伯吃完饭走人,自己再找妈妈好好谈谈。
大概是见读高中的大儿子回家了,海坤大伯吃完饭后果然很知趣地走人了。
海坤大伯走后,弟妹俩到外面玩去了,姐姐去洗碗,餐桌旁就坐着向文和妈妈。向文正想开口说话,妈妈抢先说了:“文儿,海坤大伯这个人的心肠真好,这段时间他帮了我家不少的忙。上个星期,武儿得了急性黄疸肝炎,多亏他扯草药、买鸡蛋,没几天就治好……”
“妈,向武病了,怎么不告诉我一声?”向文急忙追问。
“你只管用心读你的书,告诉你了,你也帮不上什么忙。幸好海坤大伯会扯草药。”妈妈连忙道。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