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战略的大视角解析『道德经』》
第12节

作者: 老夫无奈
收藏本书TXT下载
  假如解37的“四个档次论”是基本错误的,那么,本章的第一层罗列的,则是在实施优秀文化战略后全社会、全天下可能出现的四种反应:1,最佳,人们不知道国家在推行一个改变历史大趋势的优秀文化战略;2,次佳,老百姓很欢迎这个战略的推行(暗示能力不够,显山露水);3,较次,让内部和外部某些利益集团感觉到了畏惧,干扰、破坏、遏制不期而至(暗示谋划不周);4:正常,任何东西都不可能让全体社会成员一致赞同,“下士闻道大笑之”后,起而“侮之”,应该在计算之内。

  所以,老子才这么苦口婆心:对这个以优秀文化战略为统帅的国家最高战略,有人信心不够,有人根本就不相信,这是正常情况,大战略的执行者要沉静而优雅,别急着跟人争执孰优孰劣,大战略真正需要的是等到“功成事遂”之后,老百姓喊一句:“世界本来就是这样的嘛”——贵在坚持正确的战略方向而不是跟人进行口水大战。
  日期:2014-03-25 20:05:50
  @老夫无奈 翻译1

  第一,拥有并推行优秀文化战略的政权和领袖,老百姓不知道他们在布局多么恢弘的战略架构;第二,拥有良好政治战略的政权和领袖,老百姓对它尊敬而赞誉;第三,(屠戮敲诈忽悠一起上,老百姓)害怕政权的任何作为和行为、言辞;第四,(行将就木、苟延残喘,老百姓也)看不起它的管理、诅咒它的存在。
  (推行优秀文化战略的过程中),不害怕人们对它的信心不够,也不害怕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对战略谋划和战略行动表示不信任(甚至嘲笑);(推行大战略应该)沉静而优雅,不要急着宣示大战略已经取得的成果和政权、权力者做出的不懈努力、巨大牺牲;当“徐清”和“徐生”的战略预期实现,历史的大趋势朝着终极目标运转,(那时候)老百姓都说:我们的世界本来就是这样的啊,(怎看不出来谁是大英雄大圣人呀?于是,“为腹不为目”的政权和领袖,就得到了自己最大的回报)。

  日期:2014-04-10 22:20:15
  翻译2
  推行优秀文化战略出现的最佳境况,是人们不知道国家在实施一个改变历史发展大趋势的大战略;次佳境况,是大多数民众尊敬并且赞誉这个战略的推行;较差的境况是(内部和外部的既得利益集团感觉触动了和将会触动他们的现有和未来利益,因)惧怕它的远景(而引来许多干扰、破坏和遏制);最差的境况是受到很多人的攻讦和谩骂、污蔑。
  (必须明确的是,这些情况可能会同时出现,所以,在推行优秀文化战略的过程中),不害怕人们对它的信心不够,也不害怕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对战略谋划和战略行动表示不信任(甚至嘲笑);(推行大战略应该)沉静而优雅,不要急着宣示大战略已经取得的成果和政权、权力者做出的不懈努力、巨大牺牲;当“徐清”和“徐生”的战略预期实现,历史的大趋势朝着终极目标运转,(那时候)老百姓都说:我们的世界本来就是这样的啊,(怎看不出来谁是大英雄大圣人呀?于是,“为腹不为目”的政权和领袖,就得到了自己最大的回报)。

  日期:2014-04-11 21:25:52
  @老夫无奈 第十八章

  原文
  大道废①,有仁义;智慧②出,有大伪③。六亲不和④,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注释
  ①废:抛弃。
  ②智慧:同第十章“能无知乎?”,见第十章注⑨。
  ③大伪:最大的奸诈。
  ④六亲:父子、夫妻、兄弟。

  翻译
  (一个政权和它的权势利益集团)抛弃了生生不息的大准则和可持续生存的大目标,就会选择用“(忠礼)仁义”这类(纯属政治层面的)低级手段来忽悠老百姓(以延续自己的统治寿命);(当一个政权走到不得不)用欺诈忽悠的手段来进行国家管理,最大的政治骗子就应运而生了。(这种社会生态持续和深入的恶化和一个家庭一样),一家人自己互相掐(谁也不把亲情当回事),这就有了提倡孝慈这种德教的前提,(如果一家人和谐和睦,就用不着表彰这个家庭和其它家庭的孝行和慈爱了);(这也和)一个国家处在丧乱之中,才会出现舍命保家卫国的忠烈(一样:没有昏君,就不需要死谏;没有外敌来犯,就不需要勇士拼杀)。

  日期:2014-04-14 22:03:57
  解41
  如果上一章的“四个档次论”不错,本章讨论的则是后三档的政权。那个能够让老百姓“亲而誉之”的老二,尽管一时可以让社会资源的分配比较公平公正,但因为没有优秀文化战略只有政治战略,其辉煌是不可持续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政治战略上精明强悍的领袖或领袖群体逐渐离开政治中心,当一时之利迷住了心窍,当社会资源随着“世家”群体的壮大不断地向少数人倾斜,人性恶的卷土重来很难抵挡,那时,政权从老二跌为老三,沦为老四,就无可避免了。

  在老子看来,“仁义”之类的理论,如果是人性的,还可以接受(与,善仁),如果是政治的,则必然最终沦为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忽悠,“亲而誉之”不过是花开一时,历史一再向人们证明,其凋谢之快,往往超乎想象。这是因为,政治手段解决不了文化的根本问题——思维模式、思想方法问题;政治战略也解决不了文化战略的问题;文化的问题,只能用文化的方法解决。
  解42

  本章后两句“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是对前两句的举例说明。
  日期:2014-04-16 20:15:03
  翻译
  (政权和权力者)摒弃了那些政治说教和诈伪手段,人民就能获得(比其它时代多出)百倍的利益;抛弃那些虚假的空头说教(和尔虞我诈的诱导性社会主流行为,采用正确的文化战略,并且政权和权力者率先垂范),老百姓就会慢慢地自然而然地恢复孝慈的天性;断绝那些奸巧的取利手段和途径、断绝那些追求一时之利和少数人私利的任何短视行径,民众就不会把盗窃和巧取豪夺当成致富渠道。这“三绝三弃”,自然达不到成为国家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政权运行的理论基础的标准,那就让我们把它归属在九大要素中第五要素“敦”,也就是“不欲盈”的范畴吧:(政权和领袖)要像素丝和原木一样保持原本和淳厚状态,严厉抑制自身的利益需求,(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日期:2014-04-16 20:43:47
  @老夫无奈 解43
  三绝三弃,其实就是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六不(正统版)的严肃版,而四十九章“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两善两信,则可以叫做温柔版。自然,无论是严肃版还是温柔版,都归属于一个大原则:无为。

  正统版是标志和硬件,重在外在,直接指向战略作为和行动纲领;温柔版则指向思想和德性,重在情怀,解决的是战略主导者和执行者的高度问题:这些人如果没有文化战略九大要素中涣、敦、旷、混的素质,任何高明的战略都是一句空话;严肃版则一副冷峻无情、不留余地的架势,自然是重在从战略高度上强调人性恶的根本性危害,那些圣、智、仁、义、巧、利,都是短视的基于一时之利的低级选项,不但毫无文化元素,政治上也十分低劣,与战略无缘,土崩瓦解之时,蓦然回首,具有历史境界战略眼光的人,都可以看出来这些都是导致交出生存权的直接途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