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部金融史2——贫富之刀》
第24节

作者: 天圆地方的困惑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史籍为我们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宁成是南阳地区的大豪强,此人勾结官府的方法很别致:专门搜集全国高官的黑材料,然后以此要挟官员。
  宁成强抢土地,则与金融欺诈有关。他经常借钱给濒临破产的小农,很长一段时间不去追讨本息,甚至小农想还钱都找不到地方。一段时间后,宁成及其爪牙会突然出现在债务人家中,要求连本带利收回贷款,结果必然是抢占债务人土地。通过这种方式,宁成在南阳地区抢占了几千倾良田,他每次出行都要带上几百个护卫,据说当地人宁可见到最凶猛的老虎,也不敢惹怒宁成(宁见乳虎,无直宁成之怒)。

  这样一个不可一世的土匪,碰到了同行出身的太守——义纵,演绎了一场真实版《让子丨弹丨飞》。
  义纵本是抢劫犯出身,与鹅城“麻匪”唯一的不同,就是那张委任状是刘彻亲自签发的。面对来势汹汹的义纵,宁成根本没把他放到眼里,义纵进城的时候宁成也只是派人送了一顶轿子。
  此后,义纵拿出了与“麻匪”相同的手腕,要求宁成缴纳剿匪费用;宁成缴纳了剿匪费用,暗地里却想借剿匪之机杀掉新任太守义纵。
  获知消息后,义纵拿出了比“麻匪”更狠的手段,没有经过任何司法手续,甚至连调查取证都没有,义纵就给宁成扣了一个大帽子:宁成的房子是一块“有王气”的土地,靠着这个罪名,杀掉了宁成全家及其团伙骨干,只有宁成孤身一人逃走。
  在这个故事里,宁成死没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宁成的钱归了汉武帝,义纵自己成为当地豪强。另外补充一句,之所以用“义纵”作为例子,是因为义纵后来负责禁绝私铸货币,为此,他杀掉了成千上万的人。
  杀戮豪强给刘彻再次带来一笔财富,然而,这些钱根本不足以安抚数以百万计的流民。何况,诛杀豪强也是有成本的,这批酷吏本就是流民中最聪明的人,不但自己借机成为豪强,同时还要清除朝堂之上的异己。

  征和二年(前91年),汉帝国爆发“巫蛊之祸”,刘彻相信了酷吏的诬告:太子和举国官员正通过巫术将他置之于死地。太子被迫起兵反抗,最后,包括太子和皇后在内的一批皇族被诛杀。
  “巫蛊之祸”背后的逻辑是:酷吏作为封建官僚中的后起之秀,当然也希望掌握帝国财富,此时,民间已经没有多少油水可捞,他们就把屠刀就转向了豪强和强势官僚,最后,他们自己变成了官僚,也变成了豪强。
  从此,豪强有了一个新的专有称谓“官家豪强”。
  官吏一旦变成豪强,黑势力也就转成白势力,其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又远远大于土生土长的豪强黑势力。面对风雨飘摇的政局,亡秦之迹昭昭在目,刘彻明白自己深深伤害了帝国经济,帝国统治行将崩溃。
  征和四年(前89年),刘彻写下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轮台罪己诏》,忏悔自己一生所为,立意停止对外征伐,希望帝国政策能重新回到轻徭薄役、与民生息的正常轨道。在诏书中,刘彻检讨了自己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国库空虚,他要求朝廷罢黜那些伤害百姓、糜费天下的政令,希望军马能回到土地、农人能安心耕作……
  一生醉心于权力的刘彻终于从皇权的黑洞中走了出来,盛世场景却已是昨日落花。这位时日无多的老人只得赤膊上阵,力图再凭一己之力扭转乾坤,实现“禹汤罪己,其兴也博焉”。只是,历史没有再给这位强人机会,《轮台罪己诏》颁布后两年(前87年)刘彻薨,问题留给了继任者汉昭帝和他顾命大臣:霍光、桑弘羊(汉昭帝刘弗陵即位时刚刚8岁)。

  霍光和桑弘羊水火不容。
  霍光是大将霍去病的弟弟、首辅宰相(相当于内阁总理),他希望坚持汉武帝晚年的《轮台罪己诏》,放开官营、轻徭薄役;桑弘羊出身于富豪之家,大司农(相当于财政部长兼央行行长),他坚持盐铁专卖、平准淮输。
  昭、宣两朝,霍光才是帝国真正的统治者①,他甚至废掉了汉昭帝的继承者,从平民之中把汉宣帝刘询直接扶上皇位。桑弘羊本是盐商出身,盐铁官营后成为全国最大的“官商”,一旦放开盐铁专卖,他就会失去所有权柄。
  如何让西汉帝国走出亡秦之迹,霍光一定有过一番缜密的思考。

  汉家天下虽然破败,却与吕雉时代有着完全不同的逻辑。吕雉时代,包括三公九卿在内的汉家人都很穷,外有匈奴、内有诸侯,内忧外患之下封建官僚不可能成为强势分利集团,所以,吕雉能够顺利推行“耕者有其田”。
  现在,封建官僚势力已成,要想废黜这些苛政,必须在舆论上做好准备,同时,霍光也必须找到新的同盟军。
  霍青用来对抗桑弘羊的人,在历史上被称为“贤良”、“文学”。贤良文学也就是在野的儒生,他们没有官职,却是各地推举出来的道德楷模。在霍青支持下,贤良文学与桑弘羊展开了一场为期半年的大辩论——盐铁论战。
  日期:2012-10-15 21:05:01
  盐铁之辩

  这场震铄古今的盐铁论战,正方第一辩手桑弘羊是从讨论行政级别开始的。
  “贤文学良”是纯粹的民间儒生,没有任何官职。面对这些曾在自己脚下匍匐的草民,桑弘羊显得很有自信,他气势恢宏地说:官职级别不够高的人不可以言政,住着蜗居、没有粮食、穿衣破烂的人怎么知道国家政治,怎么知道县官要做什么?并且,桑弘羊在辩论中一点礼貌都没有,给这些对手起了一个有侮辱性的绰号“鄙儒”。
  跟很众多辩论一样,双方辩题从剖析社会时弊开始:究竟什么原因导致流民众多?
  对此,桑弘羊给出的答案是:人天生就是不一样的,一个人的贫富完全取决于个人智力水平,聪明的人能够拥有一百个人的财富,愚蠢的人连自己都养不活。天子圣明,盐铁官营的利润可以周济穷人,怎么可能是盐铁专营的过错?
  先帝(刘彻)怜百姓之愁苦,各地县官就像百姓的亲爹(县官之于百姓,若慈父之于子也),水旱灾害给他们衣食,为他们修水渠、劝农桑,难道因为爱民就可以让百姓不事稼穑?

  正方结论:流民都是因为自己太懒惰,不耕耘就播种、不播种就想收获,总之,活该!(堕民不务劳作,其不耕而欲播,不种而欲获。饥寒及己,固其理也)
  桑弘羊虽然承认了流民众多的现实,却又不肯承认朝廷施政存在失误。这种说法当然激怒了贤良文学,“鄙儒”用一个例证驳斥了桑弘羊:最聪明的人,能靠自己的能力在短短几年之内富比王侯吗?现在,富人一年内赚取的财富超过了普通人数代人、数百年的积累,世界上怎么可能有这样的聪明人?
  跟着,“鄙儒”把矛头指向了盐铁专营。所谓“盐铁官营”根本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经营盐铁生意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位居高官,原有的盐铁商人迅速地销声匿迹,为这些高官留下了广阔的盈利空间。此后,盐铁商人亦官亦商,又利用手中的金钱为权力铺平了道路。这些人府邸却能占好几条闾巷:幽暗之处曲径通幽、开阔之地驰骋骏马、亭台之上素女抚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