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姥爷给我讲的一些故事,现在想起来真的好害怕!》
第29节

作者: 茱莉芽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10-01 12:56:00
  楼主在前文提到了姥爷的中学,就是后来的37中原址,现在的华远大厦。在这个万字中学里,有三棵大银杏树。那是民国时期北京仅有的7棵银杏树。另外四棵在香山,寺院改成了中学,但是和尚们依然在院儿里居住,老和尚每天要去树下打坐,学生们很乖,也都不去打扰淘气。所以每至深秋之时,金色的银杏叶飘落,洒在树下一圈和尚身边,黄澄澄的叶子给破旧的灰色僧服增加了鲜亮的感觉。如果赶上有丧事,和尚们还去周围居民家里超度,只收一些粮食作为报酬,不像现在的寺院,超度法会都明码标价,一点儿佛门味道都没有了。

  姥爷上中学那会儿,下午两三点就下学了,有时候会玩儿一会儿再回家。庙里的和尚有法会的时候,姥爷好奇,也会看上几眼,不过令他开眼的事儿,还是主持老和尚去砖塔儿胡同念经的事儿。
  砖塔儿胡同就是现在的砖塔胡同。这可是个有名儿的地儿。1923年鲁迅在与周作人反目后从八道湾搬来砖塔胡同61号(现84号),并在这里写出了《祝福》等作品。鸳鸯蝴蝶派作家张恨水曾居住在砖塔胡同43号(今95号,已于近年拆除)并在这里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张恨水就是冰心老人的前夫啦。金粉世家的作者。比琼瑶还琼瑶的一位……。哈哈哈)
  主持老和尚特别瘦,但是他的手下有一位像鲁智深一般的大和尚,那大和尚生的浓眉大眼,很有把子力气,每天早上把大粥锅放在车上拉出山门的就是他,而且大粥锅多烫啊,他根本不怕,一定是练过什么硬气功才能做到。那大和尚跟老师父出去总是很乖地站在后面,不会像鲁提辖一样冲动是魔鬼,老和尚指东他往东,老和尚指西他打西。砖塔儿胡同就在现在的宗教协会羊肉胡同附近。是以那座有名儿的砖塔命名的。请老和尚们去念经的是一个住在胡同中段儿,离那塔挺近的一户人家。据那人说,他路过砖塔下面那看见过一个男人,手里提着好几个人头,但是走进一看哪里没有人,而且不光看见一次,吓得他每天吃不香睡不着,听说万字中学的庙里还有和尚,就只好请他们来念经超度一下,话说这砖塔也是一座舍利塔。何方妖孽敢在这舍利塔下面作祟,不过听那人一说,老和尚决定带着人过去看看。姥爷那时候才十六七岁,早就无心上学了,下午看老和尚他们一路人马要出去,就跟着去看看热闹。

  到了砖塔胡同,老和尚进去转了转,觉得有些问题,不过不知道是什么妖物在,所以要等他现身才可以。可是,谁知他什么时候才来呢,老和尚说,明天是初一,那妖怪一定会来这儿的,他怎么那么肯定呢,原来初一十五是上香的日子,于是很多孤魂野鬼也会在这两天到寺庙里吃香火。老和尚说这里也曾经是个圣地,所以他一定会过来的,一定是和这里有些渊源。
  第二天下午,姥爷下了学就回家了,吃了饭先睡觉,掌灯时分就跑去砖塔胡同了,就想等着看看老和尚怎么收拾这妖怪。
  等他到了,看见已经有四个僧人在砖塔下面坐着,砖塔前面的小空地上铺着一块包袱皮一样的东西,老和尚捧着一个小香炉,里面插着几根很短很短的香。然后他捧着香炉在砖塔周围走了一圈,就把香炉放在了包袱皮上面,自己坐在了砖塔的前面。
  姥爷看很多邻居都在外面看着,就绕出去,爬上周围邻居家的房,爬在房顶儿上看,嘿,居高临下就是不一样啊!
  老和尚一直在打坐,只看见那小短香直直地往上冒着青烟,大晚上的智能看见小红点儿火光一闪一闪的,那时候胡同里还没有电灯。所以和尚们在墙边上点了两排灯笼,可以照见前面的小块空地。姥爷就在房上趴着,差点儿睡着了。

  老和尚喊了一声阿弥陀佛,这声音像有扩音器一样洪亮,一下子平息了好多人的议论纷纷。这时候老和尚抓了一把香粉什么的东西,向小香炉扔过去了,之见那小香炉上升起一团烟,然后那香烟并没有扩散,而是往香炉一边飘去,就像是有什么东西在对面扇风一样。啊,一定是来了!于是六个和尚开示念经,老和尚走到香炉前,双手合十像香炉鞠了一躬,然后回去坐定了,跟其他和尚一起念经。之间那小香炉里的小短香越烧越快,一会儿就到底儿了,就在快到底儿的时候,那个鲁智深大和尚走了过去,用一件旧袈裟盖在了那小香炉之上。旧袈裟的颜色是偏棕色的,并不是西游记里唐僧穿的那种红底金边的袈裟,这袈裟之下,只有小香炉,可是鼓起来的部分,绝对超过了小香炉的大小。

  鲁智深上去,把包袱皮一提,就把小香炉和袈裟里的“别的东西”给拎起来了,四角打结,放在了老和尚的面前。大家继续诵经,一直念到了天蒙蒙亮。姥爷直接去报馆取报纸了,后来他们舍粥的时候,听说老和尚没出来,好像在后面休息。姥爷连发粥都不干了,跑到后面的禅房去看老和尚会如何处理那个包袱。
  禅房里只有老主持一个人,他面前就是那个小包袱,老和尚一直在念经给包袱听,不一会儿,老主持累了,换了大和尚念。下午放了学,姥爷他们听说明天停课一周,因为寺里有大型法会。一听这个,好多学生都高兴的要命。法会一开就是7天起,不用上课好开心啊。于是法会过后,姥爷上学,听周围邻居议论说,和尚们的小后院儿里,开始是念经打板儿敲磬的声音,不一会儿就有一声大吼,然后就看那大香炉上冒了黑烟,之后和尚们又开始念经了。再后来,听邻居们传说,原来那是一个怨气很大的清兵勇的鬼魂,是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候死的,很不甘心,死后就一直在西单附近游荡,他手里提的脑袋都是他杀过的人的脑袋。老和尚念经想感化他,他不乐意,后来专门为他开了法会,超度他往西方净土,只是他怨气太大,消磨他的怨气,让他闻佛香,他把香炉里的灰弄的到处都是。很费劲才把这个“清风”皈依了,于是学校又重新上课了。和尚们继续他们的生活。

  这些和尚平息了砖塔儿胡同的事儿,几年之后都搬到香山的碧云寺去了。那主持老和尚,据说在去砖塔儿那年就已经90岁了。可是走路依然很扎实,完全没有耄耋老人的样子。那个鲁智深大和尚倒是让很多街坊邻居挂念,那会儿谁家要办什么东西,都是他来帮忙。他走了之后,也停止了舍粥的习惯。后来万字中学改了名字,把寺庙后半部分拆了盖了楼,只留下那3棵大银杏树,一到晚秋时节,依然飘落金色的叶片,而树下也不再是打坐的和尚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