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姥爷给我讲的一些故事,现在想起来真的好害怕!》
第27节

作者: 茱莉芽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9-30 18:28:00
  还有一个故事,是姥姥接到父亲去世的噩耗,回山东吊唁的故事。
  姥姥家在山东潍坊老家名誉不是很好,在以前那个社会,人们最看中的就是一个义字。姥爷早年逼死了自己的亲哥哥,连他的父亲都不原谅他,回家之后拒绝跟他说话,父子几近反目。姥姥的父亲心里也备受煎熬。其实完全是出于误会,当时在武汉,社会上的舆论很复杂,大家都对刘鹏举的行为表示谴责,他回乡之后发现大家对他很是鄙夷,所以一直非常抑郁,基本不出门。每天拉二胡聊以解忧,很是烦闷。

  后来,刘鹏举想回港去看孩子们,而那个时候,大陆开始了三反五反运动,刘鹏举首当其冲,被人民公审,因抗日慷慨捐赠军饷,暂可无性命之危,他的大侄子被当作汉奸直接枪决。他的侄子是他长兄家唯一的男孩子,这孩子是跟他一起回大陆的,之前长兄长嫂把孩子托付给他,学做生意,刘鹏举对这个侄子很是看重,视如己出,这是长房长孙啊,他可如何对得起长兄长嫂,这个打击对他是毁灭性的。人的情绪非常影响健康。刘鹏举一下老了十岁,再不穿成套的西装了,而是一身中式长衫打扮。没有了大老板的派头,完全就是一个干吧小老头。

  刘鹏举在被宣判之后,只是一有大会小会就要揪出他来劈头盖脸批斗一番,刘鹏举哪里经受得了,几次“公审”之后,就已经目光呆滞,难以开口说话了。每天也不出门,没有人知道他在干嘛。直到发现他失踪了,可是大门紧闭,他也不会跳墙跑,他到底去哪儿了呢,后来,村里有人打水的时候说水桶总是够不到水,吃水是大事儿呀,就派了俩小伙子去看看,结果就在井里面发现了已经泡了不知多长时间的刘鹏举。

  刘鹏举是个很消瘦的人,在井里泡的已经很白很肿胀,好在是初冬季节,还没有腐烂,但是据说没有口鼻出血,常识嘛,如果是溺死的人,捞上来之后会七窍流血,说明肺部的压力被释放出来。而他没有出现这个情况,说明他是已经死了才被人推进井里。后来在台湾读大学的姥姥听说了噩耗,就往大陆奔丧,那时候台湾和大陆的关系非常紧张,所有人都劝她大局为重,回去了就出不来了。但是姥姥坚持要回去,哥哥在国外根本回不来,因为弟弟妹妹还小,需要家人带着,更不可能回去看最后一面。

  待姥姥回到山东,已经是第六天了。因为尸体膨胀了,家人主张钉上棺材,不让人看。姥姥跪在棺椁之前,伤心地哭着,突然,棺材里一声响,姥姥回忆说,声音真不小,连院子里的人都听见了,跑进灵堂问,但大家都不敢开棺看。姥姥是读生物学的,按科学的解释就是实体腐烂膨胀,可能是胀破了吧。哭的更伤心了。
  在头七这一天,姥姥守灵睡在父亲灵堂后面的屋子里,就是曾经她自己的小屋。小屋里面还有她小时候喜欢的泥狗,柜子里还有以前用来盛炒豆子的小瓷罐。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但是堂屋已经成为了灵堂,已经不再是小时候嬉笑打闹的那个大堂屋。付清会不会回来看看自己呢?姥姥哭着入睡了。
  是夜,姥姥在睡梦中,依稀听见了二胡声。渔光曲,那是父亲生前最喜欢的曲子,可是那琴声仿佛很闷,很苦涩。姥姥一下子惊醒了,不知道是不是做梦,这下不能用生物学的角度解释了。于是吓得坐在床边,静静听着。这琴声似乎就在门外,停下了,叹了口气,之后就消停了,姥姥觉得,是父亲回来了。壮着胆子走出屋,发现根本就没有人,夜风吹着木门,发出轻轻的叩门声,有些凉意,风吹进来,树叶打着卷,在堂屋里转了一圈,就出去了。

  待停尸7日要出殡下葬,姥姥虽然不是长女,但是替远在国外的哥哥做了孝子摔盆。原先父亲早就给子选了墓地,虽然不在祖坟里,但是风水也不错,但是政府征用了土地,原先的祖坟都被夷平,只好将父亲藏在了一处大众墓园里。
  姥姥安葬了父亲,一想回去肯定是不能够了,就想在老家安身立命,听亲戚说,北京有个叫瑞蚨祥的绸子店,里面还有一些股份可以变卖了,就让姥姥去北京,找他父亲的故交,孟先生,去商量卖股权的事宜。
  于是就有了姥姥与姥爷的第一次相逢,在宣武门的茶馆里,他们还以为姥姥是特务,追了她好几条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