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家坟》
第36节

作者: 赫园海棠
收藏本书TXT下载
  “嗯,大嫂子对人很好的。”母亲说着,还是流了眼泪。
  “不哭,眼泪烫眼睛。”老太太给擦眼泪。又道:“嗯,这个家还行,是过日子的人家。”
  玉琢也道:“看样子,吃穿不愁。”
  老太太道:“大路日子,也就算行。孩子呢,扔了就扔了吧,这就是活该然的事儿。清儿,想开,身子骨要紧,忙生忙长的岁数,再怀,再生。这你大伯嫂子不在眼前,咱自家背地里说,这孩子就是生了,三窝两块的,以后也是不容易。可你要是再怀,再生,就不一样了,那是赫家的血脉,好办。眼下已经出了的事,也不能再挽回来。往前看,往前走。”外祖母遇事总是这样有胸怀。
  “嗯。”母亲答应了。
  “喜岁呢?”
  “跟弟弟妹妹出去玩了。”
  玉琢来给我母亲换身下的棉花,外祖母道:“怎么都是些旧棉花?有灰尘。用这个,玉琢,打开那包袱。”

  玉琢打开包袱一样一样取出里面的东西,小被子,小毛衫儿,新棉花等等。
  老太太道:“我给你带上来些新棉花,咱自家种的,我头些天才弹出来,就是怕有用场。还有你姐做的小被子,小衣服,用不上了,放着吧,以后会用上。”
  “其实,旧棉花也没事。”母亲说。
  玉琢道:“是啊,有道是,走哪河,脱哪鞋,有数的。”
  母亲问玉琢:“姐,你感觉吃那药咳嗽好点没?”

  “渐强。”玉琢道。
  “那就好。”
  伯母来到灶房,架火做饭,还是小米子稀饭,煮了鸡蛋。有头一天烙的牛舌头饼子,一块咸腊肉,切了,炖的酸菜。
  很快饭好了,伯母在西屋子里南北炕各放了一张桌子。像盛月子饭那样,为老太太和玉琢各用笊篱捞了满满的一大碗饭,下面各埋了两个鸡蛋。盛了腊肉酸菜,捡上一盘子牛舌头饼子。
  伯母很有规矩地来到东屋子,叫:“四婶子,玉琢妹妹,吃饭吧。”
  老太太道:“就在这吃呗。”
  “不,过西屋子吃吧,都盛好了。”
  老太太下了地,伯母为她拿来鞋子,老太太穿上鞋,来到西屋子,玉琢也过了来。
  见南北炕各有一张桌子,老太太道:“干活的人还没回来,等回来一起吃吧。”老太太说着,上了炕沿。
  伯母道:“都还没回来,你和玉琢妹妹先吃,都是一样的饭食,没什么别的。抹上来,抹上来。伯母帮着老太太抹上两腿。”
  “好。”老太太应着,就和玉琢一起盘腿坐下来。看看碗里的饭,道:“给我们吃鸡蛋干啥,大冬天的,这东西挺金贵的。”
  “是啊,夏天啊,这鸡啊,蛋没边儿的下,下的蛋满园子都是,可秋天就差了,这冬天却变得金贵了。他二婶子一来,我就开始准备,积攒。攒了些,存在粮囤里。到有用时,算是没抓瞎,坐个月子,够用。吃吧,这谷子是今天才碾的,炕了一个多月,新谷子,挺出饭,有饭味,你吃口。香吧?小米子不抗饿,那有干粮,昨天烙的牛舌头饼子,你尝尝。”伯母坐在一边说。
  “嗯。小米挺香,牛舌头饼子也挺筋道。”老太太吃着夸着。
  “我们家大,人多,难免不精致。大家大口的,过些粗茶淡饭的日子罢了。”伯母说。
  “挺好,挺好。你,也一块吃吧,怎么不上桌子?”
  “我等一会儿也行,都是一样的饭。小米子,有的是,不金贵。”伯母说着就自己盛了一碗小米稀饭,没有给老太太盛的那么干,下面也埋着点什么,看上去也鼓着。坐在老太太的对面吃起来。
  过会儿,老太太才看出,那里面不是鸡蛋,像是一个什么豆包之类的东西,就索性把碗对在伯母的碗上,拨出一个鸡蛋连些小米饭给伯母的碗里:“我不吃这么多,我吃点牛舌头饼子。”
  玉琢也要拨。
  伯母推让着:“我这不有么,外屋子盆里多的是呢。”
  “这饼子好吃,我多吃点。”老太太说。
  伯母又道:“玉琢妹妹长得也这么好看。”

  “就是体格不济,总咳嗽。”老太太道。
  “不是上清水看了郎中了吗?”
  玉琢道:“看了,吃了药,渐强。”
  “那就好,体格得自己多注意。”伯母道。
  老太太道:“我这三个闺女,都让我惯的,尤其老二玉清,从小啥外面活也没干过,就是在家描龙绣凤的,最多帮我做饭打个下手。这嫁到太平镇江家,更不用干活了,有做饭的大师付。到老孟家,也妥,有人伺候着。不会干什么,手脚也笨。”

  “不笨,挺灵巧的。”伯母说。
  “灵巧能摔跤啊。”老太太说。
  “这不一时滑倒了么,都是我的错。”伯母怕提及这事儿。
  老太太却道:“她大嫂子,你不能这么说,这事啊就算过去,这两孩子,咱说,还是不成气候儿的玩意儿,摔一下就没啦,那是冤家,来要账的,扔了就扔了,你也再别核计,别寻思欠谁什么,活不该然的事,以后再怀,再生,放下这茬儿,不提了。”
  这话说的让伯母总算松了口气。
  伯母还要给加饭,老太太道:“我可不吃了,撑坏我了,小米饭,好东西。”

  伯母道:“就是啊,小米饭埋鸡蛋,我一辈子都得意,多生几个孩子,多混几顿吃!”
  老太太笑:“吃不吃小米饭也得生,人多,旺兴。”
  就在这时候,喜岁领着秀子小文回来了,喜岁一进门看见外祖母和玉琢就道:“姥姥大姨来了。”
  秀子和小文都问伯母道:“我叫什么?”
  伯母道:“也叫姥姥大姨。”
  “姥姥大姨。”两孩子一齐叫。
  “嗳,嗳,这孩子,嘴真甜,几岁啦?”老太太问。
  两个孩子却不知道怎么回答,光是看着伯母。

  伯母道:“说啊,又忘了,告诉多少遍了,也记不住,这孩子啥记性呢。这大的姑娘呢和喜岁同岁,五岁,可生日小。小子三岁,我孩子晚,孩子晚。”
  “不晚,不晚。有苗不愁长啊。快,这小的呢,转眼就长大,老的呢,转眼就老了,死了,没了。”
  伯母笑:“看四婶子说的,你老体格多好,还不活个一百来岁啊。”
  “不活,不活,活岁数大了烦人。”
  “不会的,那是儿女的福气。”伯母在老太太面前,说话很谨慎,却变得会说话了。
  日期:2015-06-16 07:15:00
  第三十七章

  老太太和玉琢在园子里住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吃过早饭就坐郭凤玉的马车回去了。
  临走时,外祖母对我母亲道:“清儿,小月子,我们都坐过,不用坐满一个月,二十多天,下地就行,做些轻快的事,活动活动,没事儿的。”
  我母亲答应,可伯母却说那可不行,必须坐一个月,一定好好伺候一个月,这是我们赫家的人,受了风,作了病,吃亏的还是我们赫家。
  老太太道:“她大嫂子,我看出来了,你真是个好心眼儿的人啊,你就惯着她吧。我可走啦!”伯母笑着送老太太出了门上了车。
  老太太走后,伯母的心情变得轻松爽朗起来,变法儿伺候母亲,鸡蛋小米,红糖水,管够吃喝。三叔四叔给抓来河鱼,山兔子,山野鸡,变着法做,换着样儿吃。就是不让母亲下地,让母亲老实儿地躺着,想吃什么,想要什么,只管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