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家坟》
第12节

作者: 赫园海棠
收藏本书TXT下载
  伯母抱去了喜岁,扔过来一个枕头,吹了灯,道:“你们歇着吧。”
  没有窗帘,没有幔帐,只有月光,父亲和母亲开始了他们的新婚之夜。
  母亲只觉得身子沉,腰酸腿痛,叹着气,将沉重的身体,平放在炕上,可怎么也不舒服。父亲道:“来,放我腿上吧!”母亲心里涌起一阵温暖,就真的把腿放在父亲的腿上,这样感觉腿不那么酸痛了。父亲道:“女人,怀孩子不容易,你还摊上这些事儿,也真是苦了你们娘俩。”

  母亲不作声,默默地将身体移到父亲身边,父亲竟然坐起来,给母亲揉腿,说这样可能会止痛。母亲太累了,最后还是在父亲的臂弯里睡着了。
  日期:2015-05-29 14:25:00
  第十一章
  第二天清晨,太阳升起来,母亲,真正成了赫家的媳妇,像一树春天盛开的海棠花,绽放在赫家。一种女性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屋子,照亮了赫家园子,照亮了父亲的生活。
  母亲脸上出现了这一阵子少有的笑容,微笑着和我父亲说话,送我父亲出门干活。
  伯母带着母亲,看遍园子里每个角落,包括海棠树下那三口酱缸。伯母指着酱缸,道:“两缸是酱,边上那一缸里面酱的咸菜。人多,咸菜大酱是少不了的家常菜。我年年下酱,吃不完的就淋了清酱,当酱油使,味道好,又便宜。我用酱泡的咸菜味道特别好,可以当熟菜吃。”
  母亲道:“看出来,嫂子是过日子的人。”
  伯母道:“这么一大家子人,不想过日子的道儿怎么行?也是老人传下来的规矩,我一嫁进来,这海棠树下就有这三口缸。”

  伯母又指着那些海棠树,道:“这些海棠树,好多年了,老辈人种下的。每年都开花,结果。那些海棠果啊,落的满地都是。我晒出海棠干,加上山蜂蜜上锅蒸,味道十分可口。太平镇上的江家,可没少吃我们的蜂蜜海棠干。”
  母亲抬头看看海棠树,一棵连一棵,枝丫伸展,遮天蔽日。
  伯母又道:“咱赫家,在旗,正白旗。不是清水的坐地户,早年从凤城搬来的。听说那始祖是康熙年驻凤凰城的将军......也有人传说赫家是索家的后人,后来因故改姓赫.......你看我,扯远了不是?扯远了,扯远了。十几辈前的事了,和我们女人有什么相干!不说这些了。我们这辈是“贵”字辈,孩子们是“崇”字辈。我们太爷公公那时,这赫家也是大户人家,就住在这园子里,有好多的宅院,有过好日子,也是吃穿像样,讲排场。可后来是不行了。说来,这也正常,人哪能总富足,三穷三富过到老么。到了老太爷这一辈,日子就冷清了下来。这海棠树就是太爷公公时种的,几十年了,都长这么高了。原来宅子多时,海棠树也多,房子少了,树也只有这几十棵了。这海棠花一开,又清香又好看,粉嫩嫩的。她二婶,我昨晚儿没看清你,现在才看得清,我感觉,你的脸就像春天盛开的海棠花儿呢,粉白细嫩的,不信,到花开时候,你再看,我一点不扒瞎呢!”

  伯母说着,顺手摘下酱缸上的草编酱帽子,又解下那蒙着的白莎布,捞起酱耙子,有节奏地在酱缸里上下打着耙子,酱缸顿时向外喷发出浓浓的酱香。
  母亲红着脸说:“看大嫂说的,我哪有那么好。”
  伯母道:“有啊,有啊,好看,好看,脸红了,更好看。不像我们,长得薄皮寡相的,没个俊模样,枉为一回女人。是我们二弟有福气。”

  “大嫂子,越说越玄乎,俺担不起呢。”母亲说。
  伯母道:“我说的都是真心话。”
  来到西下屋子,就见这西下屋子五间房,南头三间,北头两间,各开各的门,里面也宽敞,规矩。虽然是草房,可都是自家盖的,还算结实。是给老三老四老五三个光棍准备结婚用的。早收拾好了,可一直闲着,老三老四都没娶上媳妇。老五当兵不在家。
  伯母指着东下屋子道:“这边呢,是磨房,柴房,仓房,马棚。我啊,和你大哥是娃娃亲,十几岁就来赫家。家里没个人手,早早就顶门过日子。一大家十来口人的饭菜,洗洗涮涮,都是我一个人的活儿。二弟购置回来的衣物布匹用品和赚来的钱都交给我,一根线,一块布,一分钱,都得我管。操心,受累,家也没弄得怎么好。这会儿,你来了,我就不受这累喽。”

  母亲摇头道:“大嫂,那怎么行,我还没稳当下来,就是稳当下来,我也管不了这大的家。”伯母道:“我知道,不会立马就交给你的。没事儿,时间久了就好了。”
  母亲见过伯父时,问了好。伯父道:“家里活多,别累着,让你嫂子多干些,抻着了可不得了。”母亲笑笑道:“谢谢大哥,不碍事的。”
  三叔四叔见过我母亲,只叫了声二嫂,就悄悄转身干活去了,羞得不敢正眼看我母亲。
  日期:2015-05-29 14:26:00
  第十二章
  三天后,母亲回门。
  外祖母一大早就在家门口等着,一个劲地往沟里这边看,等二闺女回门来。
  母亲心也急,一早上就回来了。老太太心痛地摸着我母亲的手道:“清儿,是不是活很累,身子能挺住吗?”

  “不累,都是大嫂干,我只打打下手而已。”
  老太太道:“那就好,那就好。”
  玉琢给做了小毛衫,小被子,留等孩子出生用。母亲摸着柔软温暖的小被子道:“大姐,你身体不好,不要这样累,我自己会做的,再说还有一段时间,你的身体一定要当心,姐夫性子不好,你别管他,好好养自己。”
  玉琢道:“不碍事的,只要你安顿下了,妈不挂心,我也就不跟着着急了。”
  母亲在娘家只住一晚上就回来了。
  回来后,伯母安排母亲和父亲住进了东屋。这样关上门,就有了自己的天地。喜岁有时还是过西屋子跟伯母睡,她喜欢和弟弟妹妹在一起。

  两个光棍叔叔住进了中屋子,穿堂的屋子,两个嫂子走来走去的,感觉不方便,三叔提议,我们住西下屋子吧。于是,两个光棍离开正房,住进西下屋子,中屋空闲下来。这样,母亲和父亲在东屋子里就有了更独立的空间。
  一天晚上,父亲拿出钥匙,打开老板柜,从里面拿出一匹蓝卡其布。还带着老柜里的气味,看样子也存了几年了。父亲将一匹布端在两手上,掂了掂,很重,放在炕上,推给母亲道:“这些年我当家做买卖,就留下这点布,我前妻想留下给孩子以后用,在柜子里一直放着。可后来妈没了,孩子也没了,我不愿动它,就留下来了。眼下天冷了,你用它做些衣服给你和孩子挡挡风寒。虽然这蓝布不是很好看,但毕竟是新的,做了棉衣,穿上去也会保暖。丝绸锦缎我眼下是赚不来了,只有这卡其布了,好在结实,抗穿,图个实惠吧。你和大嫂要棉花,都在东下房的老箱子里。”

  母亲用手捻捻那布,的确厚实,温和,多少年没穿过这种布了。母亲用两手掌贴在上面,轻轻地摩挲着,那布在灯影下泛着光泽。从前,江家,孟家给的都是丝绸锦缎,如今,赫家男人给的是粗布,粗布自有粗布的温暖,母亲很珍惜。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