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审离婚案子法官的杂感》
第19节

作者: 离离角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2-22 10:19:34
  看这里看这里看这里!
  ============================我是正文分割线。
  我发现苗头不对呀,这帖子现在俨然已经成为一个法律咨询帖了,满篇不是讨论怎么维持、经营家庭,而是大篇幅的发泄、抱怨,然后是翻来覆去的询问。这不是我想要的,也不是来看这个帖子的人想要的。

  大家有要咨询的法律问题,我可以回答。但是我发现现在很多筒子们不是单纯的咨询,而是带着发泄性的情绪在咨询,每个咨询的帖子我都从头认真看到尾,大篇幅看下来,几乎发泄情绪占了90%,结果最后的结论是“我要离婚,怎么离”。我晕倒,既然都决定要离婚了,前面的大篇幅完全可以不用说。
  想对来帖子里咨询法律问题的筒子们说几句。
  1.请不要带着情绪来咨询法律问题,法律是理性的,感性的情绪会左右你、我对事情的判断;
  2.如果你已决定离婚或进入诉讼程序,请只提与离婚诉讼有关的事情,而不要大篇幅的描述各种鸡毛蒜皮的无关小事,因为这些已经没有意义了;
  3.请把所有你要提供的信息和你要咨询的问题,尽量一次说完,我会尽量全面、详细的回复你;请不要反复的询问,因为询问的人太多,在你第二次询问的时候,我已经记不清楚你第一次说的是什么了,或者会把你和别人记混——请原谅我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回头找你前面说过些什么;
  4.我只回答关于程序、法律方面的问题,具体到了诉讼阶段应该怎么操作,请咨询律师,我不会回答的,这对诉讼的另一方是十分不公平的;
  5.我的回答仅建立在我个人对法律规定的认识和我个人判案的实践经验基础之上,不代表其他法院、其他法官的想法和做法——毕竟在离婚案件中,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比较大,各地法院对自由裁量权的掌控程度、政策都不一致,我的回答仅供参考。
  请大家理解。

  日期:2013-02-24 21:29:09
  不好意思各位~
  这两天一直跟老公混在一起看电影逛花灯,所以都没怎么上网~
  也基本没有回复上面各位~
  爬上来先更新一下~~~
  明天开始上班要忙起来了~所以也没有这么多时间来回帖了~
  可能又要回到开贴时候那种一个月更新一次的速度,各位多担待啊……

  元宵节愉快!
  日期:2013-02-24 21:47:24
  17.不要对对方的亲友做负面评价。
  写这点的时候,先是想到我大学时的一位民法代课老师,叫朱庆育。当年我19,他只有29,在读博士生,个子很是不高,长头发,我在阶梯教师后半段看到他,以为他是女的。直到他张嘴,我才确认这是一位男老师。
  我能向他致敬吗?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来,模糊中记起这位老师,总的感觉就是两个字:牛X。至于其他的细节,基本都忘了,只有一个段落一直在我印象当中:
  一次课上他跟我们讲,现在中国的法律体系比较混乱。讲的过程当中,他说起他在国外留学时,同寝室有个日本同学,平日里关系都算融洽。一次该日本同学对他说:“你们中国的法律制定的太混乱!”他当时就不干了,说那日本同学“你说什么呢你?!”那日本同学很委屈的说:“你平时不是经常这么说吗?”朱庆育老师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对,我们是经常说。但是这话,我说可以!你说不行!”

  当时整个阶梯教室大概有300人,全体哄笑,然后鼓掌。
  这种感觉我想大家都能理解。我家里一样东西不好,我很清楚,我甚至可以对别人讲。但是这个不好,只能我说,别人不能。
  日期:2013-02-24 22:19:33
  很多人对夫妻关系有种观点:我们是夫妻,所以我们之间什么话都可以说,不用讲究技巧,不用藏着掖着,要不然还算什么夫妻?

  所以无论对对方、对对方的父母、亲戚、朋友有什么想法,都跟竹筒倒豆子似的,噼里啪啦全说出来了。你说完是痛快了,你没看见对方什么脸色吗?
  再将心比心呢?如果你的另一半,总是批评你的父母,指责你父母这里做的不好,那里做的不对,这不该、那不该,不知道你什么心情呢?
  一个人的家庭、父母,就是他的出身,这是他没法改变的东西。就像我们,生来就是中国人,无论大家对我们这个国家、社会的现状再有种种不满,在网上怎么吐槽都行,但是一旦有外国人说我们国家这里不好、政府那里不对,我相信我们的第一反应都是回击。这里面有基于我们对我们自身出身的一种保护,还基于对我们这个国家的爱——无论平日里人们再怎么评论现下国家的不是,但对国家的爱是不会改变的,不是吗?

  对于你丈夫/妻子来讲,他的父母、家庭、家乡,就是他的那个小国家,虽然你们结婚了,但是你永远不能成为他的出身国的国民。每当你批评他父母、家庭的时候,就是攻击他的出身国,只会让他感觉到自己被贬低,自己对自己出身国的爱被攻击。这对谁来说都不是一个愉快的感受——不信你自己想象一下试试?
  这个社会,异地恋人越来越多,两人家乡动辄相隔几百上千公里。“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要说看不惯,那简直太多了。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用自己已经固定的思维、习惯、风俗去衡量其他人——与我不一致的,大多都是不好的。于是不少的夫妻开始向对方指出,你父母怎么这么爱说啊,虚情假意,你看我父母不爱说话多老实;你们家过年怎么就吃饺子啊,我们家过年都炒八个菜;你父母什么素质啊,总说东家长西家短的,我父母多有文化……

  说这些除了发泄和伤害对方自尊心之外,有什么用呢?对方的父母一辈子都是这样,对方家的风俗几百年都是这样,即便他们的做法或许真有不对,你说了他们就能依照你的意思改变吗?对方就是从这样的家庭走出来,你说了,他的出身就能改变吗?除了伤害对方,你认为自己的话还有其他意义吗?
  日期:2013-02-24 22:43:50
  一次吃饭时认识一个女孩子X,她知道我的职业后跟我说起她自己的婚姻。她和她老公相亲认识,刚认识时她老公对她非常好,虽然她知道自己老公性格有些内向软弱,但是她自己性格泼辣能干,所以认为性格互补,不久结婚了。但是一般泼辣能干的女孩子,大多伴随着说话直来直去的特点——X就是典型,她认为一旦结婚那就是最亲密的两个人,什么话都应该毫不忌讳的说,于是毫无心计的和他老公说她自己对公公、婆婆、大姑姐的看法。可以想见,培养出一个软弱内向性格男人的家庭,婆婆往往是非常强势的。泼辣的媳妇遇到强势的婆婆,矛盾百出。于是X常常跟自己的老公说:“你妈怎么怎么,你爸怎么怎么,你们家就你姐还正常点儿。”言语当中满是鄙夷。最初她老公听完之后默不作声,不久之后她发现她老公变得越来越不爱说话,而且喝酒应酬越来越多,她想沟通但是她老公总是拒绝,俨然已经成了家庭冷暴力。直到一天她老公酒醉回家,突然发泄出来:“你TMD是不是瞧不起老子!天天说我妈这不对那不对,你TMD就全对!再不对那也是我妈!我告诉你,你瞧不起老子咱们就离!”

  我当时听完就对她说,你犯了大忌,你不该在你老公面前总说他父母不好,他父母好不好他自己心里有数。他认为好的,你说了也是白说;他认为不好的,他改变不了,你说了只能让他烦躁。他性格又内向,不能反驳你,只能选择逃避和压抑,时间久了总要爆发。
  日期:2013-02-24 22:57:17
  我又对X说,如果他父母家人的不好,根本碍不着你什么事,你就当没看见。实在想吐槽,找你自己的朋友吐个够,不仅吐得爽,还能得到回应。如果他父母家人的不好,真正的影响了你的生活,你应该就事论事的和你老公提出来,只说他家人怎么做了(描述事实),给你的感受怎么样(描述自己所受的影响),如果能怎样怎样就好了(描述自己的希望),和对方商量能否作出一些行为来改变。千万不要给他家人的行为做定性、扣帽子,还带着鄙视的感觉,这是最忌讳的。

  所有对对方家人有意见的筒子们,一旦把你对对方父母行为的不满真的作出区分,你会发现,对方父母行为真正能够影响你实际生活的部分,真的不多(常年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除外)。大多数的部分,只是你自己的“看不惯”而已。
  最后加一句,X还做了一件不明智的事:对她婆婆吐槽她老公不好。我当时真想晕过去!她是要闹哪样?!对着自己老公说:“你妈不好!”对着自己婆婆说:“你儿子不行!”这要是能有个好的婆媳关系才叫见了鬼!
  这一点完啦!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