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还有一个德国人活下来,战争就将继续——德意志第三帝国》
第59节

作者: 修武兴国
收藏本书TXT下载
  想通此节,他决定不再掺合反希特勒的政变,他要与政变分子们划清界限。布劳希奇想完,马上就采取了行动,他设法说服陆军的将领们服从希特勒的战争计划。然后,他们赶紧把一切可能暴露他们参与了反希特勒阴谋的材料烧了个干干净净。
  由于德国统帅部将领们的突然反水,奥斯特策划的反希特勒政变就此告吹。不过,奥斯特并不气馁,他另外想出了一个妙招,来阻止希特勒的战争计划。他通过一位前外交官把把希特勒战争计划给捅了出去,他警告比利时和荷兰,德军将于11月12日清晨发起进攻。
  眼看着进攻西方的军事行动就要发起时,天公及时站出来帮了反希特勒集团一把,将战争时间延后了一些。
  戈林强调德国空军需要5天的时间来消灭法国的空军,而11月12日之前的5天,天气情况极为恶劣,不适合空军作战。在得到气象学家的认可之后,希特勒很是沮丧,不得不将入侵时间推迟。
  就这样,陆军的企图在“好天气”的帮助下实现了,但是他们反对希特勒的图谋还是稍稍走漏了一点儿风声。身在军中戈林曾警告希特勒注意布劳希奇和哈尔德两人,他说:“我的元首,把这些丧门星除掉吧!”
  对于戈林的建议,希特勒不置可否,并未放在心上。
  11月8日上午,希特勒参加与其一战老战友的见面会时,他的粉丝建筑师鲁斯特太太满含着关切地责问希特勒,为何对安全措施如此马虎,外出活动居然只带两名警卫。
  希特勒首先感谢鲁斯特太太的关怀,然后他说道:“一个人对于上苍应该笃信。”说完这句话,他先是拍了拍裤袋,然后继续说道:“喏,我手枪随身带,但连这玩意儿也成为废物。若我的末日已决定,只有这个能救我。”

  他以手捂心,继续道:“人们应该听从内心的声音,相信自己的命运。我深信,是命运挑选我为日耳曼民族服务的。只要人民还需要我,只要我还为帝国的生命负责,我就会活下去。而当人民不再需要我时,在我完成任务后,我便会离开这个世界。”
  鲁斯特太太见希特勒如此说,也就不再继续规劝,他转而跟元首谈起了建筑。交谈过程中,希特勒冷不丁地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必须把今天的日程改一改。”然后,他又很是自言自语了一阵。
  当天下午,希特勒突然决定当晚在贝格勃劳啤酒屋,也就是他1923年发动政变的那个酒馆发表演讲。所以,他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准备工作上。这篇演讲主要是讲给德国人听的,所以他将再次攻击英国。
  听说元首即将大驾光临,人们对啤酒屋进行了精心装饰。在啤酒屋的主大厅里,人们挂起了彩旗,黄昏前,麦克风也被调试完毕。
  当一切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之际,一个身材矮小的人,扛着一个木箱进入了啤酒屋。此人是一个技术高超的木匠,名叫格奥尔格.艾尔塞,从前被当做***同情分子而被关进了达豪集中营。此时,他刚刚被释放出来,他此行的目的是要杀死希特勒,以拯救德国,取得和平。
  艾尔塞使用的杀人工具是一枚威力强大的定时炸弹,他设法将藏在箱子里的炸弹安放在了演讲台后方的柱子里。他采用的方法是用特制的锯子将舞台后方的柱子掏空,并将木箱安放在里面。他设定的爆炸时间是11点20分左右,而元首的演讲将于晚上10点钟开始。显然艾尔塞了解元首喜欢长篇大论的特点,他觉得希特勒不讲几个小时,是不会走的。
  一般而言,艾尔塞的想法不错,但是,这一次他失算了。希特勒当天总是心神不宁,觉得似乎有什么事情即将发生,所以他临时决定,改变一下预定的行程安排。

  他将兵工师梅克斯.维恩舍召至寓所。他问,能否早一些离开慕尼黑。维恩舍回答说,毫无问题。为了保障元首的安全,希特勒的专列有两辆,时间错开,他随机选择乘坐哪辆火车出行,以便避开火车爆炸的袭击。维恩舍为希特勒安排了早班火车。
  晚上10点,元首按时到达会场,却无法展开演讲,因为观众们的欢呼声有如雷鸣,震耳欲聋。足足闹腾了10分钟,演讲才开始。这次演讲中,希特勒对他曾经梦想的结盟对象,现在的“拦路恶虎”——英国——破口大骂。
  只要元首语调一高,观众们就使劲鼓掌,这使得他的演讲多次被打断。坐在前排的维恩舍深恐元首赶不上较早的那班火车。11点过7分,元首突然结束了他的演讲,且与往常不同,未与任何人握手就匆匆离开了啤酒屋。
  元首如此做派与他的直觉有关,他总觉得有一个不可捉摸的声音要他快些离开会场。不得不说,元首的直觉相当可靠,他若是坚持做完一切流程,说不定就会被那枚炸弹炸为碎片,那么,第三帝国也就画上了句号。
  当希特勒的车队行驶在开往火车站的路上时,11点15分,炸弹提前爆炸。这一次爆炸,造成了5人死亡,63人受伤。
  爆炸发生时,希特勒等一行人并未过于在意这场突兀的爆炸。直到元首的车队到达了纽伦堡,宣传部长戈培尔哆哆嗦嗦地将这个消息告知希特勒时,他才知道竟然有一场暗杀与他擦肩而过。
  希特勒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脸上立马乌云密布。愣怔了好半响之后,他无比激动地大喊道:“现在,我心满意足了!我比平常离开贝格勃劳啤酒馆要早,这正是上帝的意旨。上帝有意帮助我达成目标。”

  爆炸案发生以后,最紧迫的事情就是这到底是谁干的?哪怕掘地三尺,也要把阴谋分子给揪出来绳之以法!希特勒要求盖世太保和情报部门布下天罗地网,务必将嫌犯锁拿归案。
  不得不说,盖世太保的效率就是高,11月10日,也就是爆炸案发生后的第2天,两名英国间谍,斯.潘恩.贝斯特上尉和史蒂文斯少校,应声落网。这两人曾与一名假装的反希特勒人士,一名潜伏在最高统帅部的党卫队上尉联络,商议推翻希特勒的相关事情。
  日期:2013-06-18 20:58:26
  结果,盖世太保顺藤摸瓜,把这两个人从荷兰绑回了德国。而距离这两人被捕几个小时之后,真正的暗杀者,艾尔斯被捕,他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并且强调他没有同谋,他是独立作案,目的是结束战争,还德国以和平。

  希特勒对这样的审讯结果大为不满,他指示这绝对是团伙作案,他要求希姆莱好好“办事”,一定要把“幕后黑手”给揪出来。
  希姆莱领会了希特勒的意旨,他亲自上阵,循循善诱,终于促使艾尔塞作出了一份希特勒非常想要的口供。艾尔塞声称,他的行为系受到奥托.施特拉塞尔的指引,并由其将他介绍两名英国间谍贝斯特和史蒂文斯,然后两名英国人花钱雇他安放炸弹。
  得到了这样一份口供,希姆莱非常满意,希特勒也非常满意。于是,此次爆炸案的官方版本解释是这样的:一个罪不容诛的***“偏差分子”艾尔塞,受到国家社会主义“偏差分子”奥托.施特拉塞尔的指示,充当了英国特务机关的工具,妄图以卑鄙的暗杀手段来取德国元首的性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