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还有一个德国人活下来,战争就将继续——德意志第三帝国》
第22节

作者: 修武兴国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次会谈结束后,凡西塔特将与克莱斯特会谈的详细情况呈报给了张伯伦。张伯伦的确看了凡西塔特的报告,不过英国首相张伯伦并不认同此份报告中的观点。

  因为张伯伦收到了英国驻柏林大使汉德逊的报告,该报告显示是德国和捷克的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居心叵测的***人在挑起战争,而希特勒实质上是热爱和平的人,他宣扬战争的行为只不过是做做样子给极端分子们看的。
  汉德逊奉劝伦敦:切勿将希特勒先生迫入困境,使其威信扫地,以致不得不向极端分子们屈服。”
  张伯伦显然更相信英国大使的判断,而不相信一个莫名其妙出现在英国的德国人的论调。张伯伦始终在认真思考的是如何避免不必要的战争,以免让***人的阴谋得逞。为了达到避免战争的目的,张伯伦其实已经打算牺牲捷克斯洛伐克。
  当然,英国首相的态度深藏在他的心里,轻易是不会表达出来的。当时,不清楚英国人底线的德国将领们加大了对希特勒的压力。
  反战派的大将贝克将军向布劳希奇提出了辞呈,他表示自己不想再干了。布劳希奇并未接受贝克的辞职,贝克就索性不再去上班。
  也许是觉得贝克将军无组织、无纪律、实在是太过分了,希特勒亲自出手接受了贝克的辞职。只不过,希特勒希望贝克出于良心,能够对此事保密。贝克接受了这个建议,他同意保密。
  贝克离任之后,他干脆专门在德国军队中搞起了串联,他与所有有影响的国防军将领们继续秘密布置。等到那一天,战争已然不可避免时,他们就要逮捕希特勒,与西方和谈。
  日期:2013-04-12 14:09:12
  贝克走了,军方对希特勒的反对不仅没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而与武将们的行动相呼应的是文官们对希特勒的反对。
  德国的财政部长施维林.冯.克罗西格克对希特勒发出了警告,这位从牛津大学的毕业生告诉希特勒道:“我与英国和英国人相识多年,我认为,从他们反复声明的态度来看,非常明显,他们决心干预一事绝不是虚张声势、恫吓。即使哈利法克斯和张伯伦不要战争,但他们身后还始终站着战争贩子丘吉尔和艾登。”
  克罗西格克耐心地苦劝希特勒,他表示时间站在德国这一边,他请希特勒等到德国在武备和经济上全面超越英法之后再采取相应的行动。
  尽管军方将领和一部分文官反对希特勒的战争计划,但希特勒不为所动。他对他的两个副官说道:“战争是万物之父,每一代人都要经历一次战争”。
  1938年9月3日,希特勒将布劳希奇召至伯格霍夫,讨论“绿色计划”的最终方案。在查看布劳希奇制定的战争计划时,希特勒惊愕地发现布劳希奇的方案有些奇怪。布劳希奇居然将主攻方向选在捷克军队防备最森严的地区上,且由他希特勒麾下的党卫军第二军发动进攻,希特勒有点不明白布劳希奇这一手是什么意思。
  希特勒看了这么个不知所云的计划,不禁开始怀疑参谋本部的将领们的有没有上过军校,怎么连避实击虚这样的计策都不知道。
  希特勒问布劳希奇:“进攻捷克军防卫森严的山地只会带来无谓的牺牲,定是凡尔登第二。应改由国防军第十军从捷克军队防卫不强的波西米亚进攻才对。”
  对于希特勒的疑问,布劳希奇解释道:“从波西米亚进攻路线太远,我军的摩托化部队不能做到快速推进,且援军短缺,各级领导又训练不足。所以才选定从最近的路线进攻捷克,直取布拉格,以便使战争快速结束。”
  尽管布劳希奇作出了解释,但希特勒一个字也没听进去,希特勒命令布劳希奇增调摩托师和装甲师给国防军第十军,让第十军从波西米亚捷克军队防卫薄弱地区侧击布拉格。
  如此,随着“绿色计划”最终敲定。德国的备战紧锣密鼓地开展了起来。马其洛防线对面,德军的“西壁防线”在加紧施工,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边境地区的军队调动频繁。

  从表面上来看,勇士希特勒已经不顾一切要将欧洲拖入战争。希特勒相信英国惧怕战争,他相信自己的判断,他要豪赌一把,他赌英国人率先沉不住气。
  1938年9月6日,纳粹党的党代会在纽伦堡召开。大会中希特勒大肆炫耀德国的武力和德国人的纪律,希特勒在本次党代会中发表了他对捷克斯洛伐克问题的看法,希特勒宣称:“身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德国人既不会手无寸铁,也不会遭到唾弃。我会为苏台德地区的日耳曼人声张正义,如果我的此等行为竟破坏我们与欧洲各国的关系,我们表示遗憾,但责任不在我们这边,在捷克那边!”
  受到希特勒高调讲话的鼓舞,再加上希特勒的手下汉莱因的精心安排。1938年9月13日,苏台德地区的日耳曼人打算好好闹腾一下,他们走上街头,举行抗议,他们喊着民族自决的口号,要求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考虑他们的意愿。
  在埃格尔这座苏台德地区的城市里,日耳曼人甚至把万字旗挂了满满一城。苏台德日耳曼人的这个做法无疑激怒了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贝奈斯指示警察:粉碎日耳曼人的过激行动。
  在警察的镇压下,苏台德的日耳曼人在与政府的直接对抗中死亡了21个人,这样的流血事件促使更多的日耳曼人站出来与政府对抗。在汉莱因为自由而斗争口号的煽动下,苏台德地区的日耳曼人举行了罢工,并且还拒绝交税。
  不得不说,苏台德日耳曼人的做法跟叛乱已经没有什么两样。听说苏台德的日耳曼人如此调皮,忍无可忍的贝奈斯命令军队介入此事。等到军队开进苏台德,日耳曼人的死亡人数更多了。
  捷克斯洛伐克这边大大方方地整治其境内的日耳曼人,捷克斯洛伐克外面可就热闹了。当时在全欧范围内流行着一个说法,那就是希特勒即将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去保护那里的日耳曼人。
  听到这个未经证实的消息之后,当时的英国首相张伯伦和法国总理达拉第大惊失色。9月14日晚上,达拉第紧急致函张伯伦,达拉第告知张伯伦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对捷克斯洛伐克入侵,以为一旦德捷交战,基于同盟关系,法国将不得不参战,但法国不想参战。为此,达拉第希望邀请希特勒跟他们会晤一下,搞出个恰当的方法来解决苏台德问题。

  对于达拉第的呼吁,张伯伦作出了一个足以将达拉第搞晕的回复:“不久前,本人作出了决定,我认为这是有益的。但是,眼下,我不能告诉你什么,不过,不久后我会告诉你的。”
  达拉第收到张伯伦的回复后一头雾水,不明所以,他不知道张伯伦这是什么意思?其实吧,我前面说过,张伯伦早就打算牺牲捷克斯洛伐克来讨好德国,避免战争。只是他不方便明说罢了。
  张伯伦在给达拉第发出了一份考验达拉第智商的回复之后,转个头,立马就跟希特勒发了一份电报。张柏林询问希特勒愿不愿意面对面谈谈苏台德问题的解决办法?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