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评明帝国的灭亡》
第60节

作者: 泪痕春雨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1-02 20:28:49
  感谢凤凰山2012、郗家彬、小小師弟、多情的佛陀、SSforME、陈实2013、新恐怖鸟、枯声、岭南陈氏、G_nevil、zhongweizi007、苦守的苦手、风之隐者、后起黑马、韩hanhan123网友支持,再更新一段。
  第四节  东林党出现的历史背景
  东林党,作为一种主导新闻舆论的力量出现,是建立在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信息交流比较频繁、普遍的基础之上。总而言之,随着交通、媒介的发展,一个能摆脱政府控制的、能够强有力操纵社会舆论的政治力量,可以存在了。
  中国在十六七世纪时,开始具备这种基础。但是,当时的这种基础是非常薄弱的,所以这种力量想兴起,还必须得有一个必不可少的政治基础,那就是统治者比较开明。

  一切是显然的,东林党在万历、崇祯年间,一直都翻云覆雨;在魏忠贤统治时期,马上就销声匿迹了。为什么呢?因为魏忠贤不给这种力量存在的机会,于是,整个帝国都是响彻着厂臣公、厂臣不爱钱,厂钱就爱国爱民的声音。
  当然了,等伟大的康熙、乾隆皇帝开始统治时,东林党这种政治力量,也无法产生了。为什么呢?因为,伟大的康熙、乾隆皇帝是不给这种力量存在的机会。在这么伟大的时代里,一个人还要大肆非议皇帝、非议政府,肯定是不想活了。
  在万历年间,敢公然非议万历皇帝的人,敢公然非议明帝国政府的人那是伙矣!而且,这种人还常常可以在社会上拥有巨大的名声,一旦把握机会,还能因此进入政府部门工作。
  但是,在康乾盛世时呢?敢公然非议康熙、乾隆的人,通常都是会被政府法办的。

  面对这种事实,许多人总认为。万历皇帝太昏晕了,所以当时的人才会大肆的非议他;康熙、乾隆太伟大了,所以当时才没有一个人大肆非议他们。
  我实在奇怪,这得有多丰富的社会常识、历史常识,才能得出这种结论啊!如果这种逻辑能说通,那整个社会响彻着“厂臣公,厂臣廉,厂臣不爱钱,厂臣只爱国”的时代,又该证什么呢?
  不过也难怪,在东林党那种极尽歪曲历史真相的说词中,在满清近三百年的洗脑教育下,人们对社会、对历史的认识,自然都离奇的不可思议。
  就我的观点,一个被普遍人非议的政府,未必是一个罪恶的政府;因为,政府被普遍人非议,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证明,在它的统治下有所谓的言论自由。但是,一个被大家齐声赞美的政府,可以肯定是一个罪恶的政府;因为出现这种结果的方法,通常只有一个,那就是谁敢乱说话,是会被政府法办的。失去这种方法,我实在无法想象,一个政府会被大家齐声称赞的。
  日期:2014-01-02 20:31:18

  感谢凤凰山2012、郗家彬、小小師弟、多情的佛陀、SSforME、陈实2013、新恐怖鸟、枯声、岭南陈氏、G_nevil、zhongweizi007、苦守的苦手、风之隐者、后起黑马、韩hanhan123网友支持,再更新一段。
  不好意思,前面发重了,重新发一下。
  第五节 控制了舆论 就有机会控制权力
  东林党,是一种新兴的政治势力,他是在商品经济成熟时代的产物。
  而且在皇帝比较开明时,就开始生根了。
  换而言之,东林党代表着新闻舆论的力量。拿到现在来说,就好像一个利益集团控制着几家大型媒体,它可能产生的影响力,是谁也不能低估的。
  在商品经济成熟之后,新闻舆论开始作为一种谁也不能忽视的力量,开始走上政治舞台;谁拥有这股力量,谁就可以占据主动权。
  因为,谁拥有这股力量。就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先把自己一系的人无限美化;总而言之,通过种种包装,让人们相信,他们就是传说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力量;并且寻找各种机会向政坛发展。
  东林党代表了新闻舆论力量,其它利益集团、或利益集团的代表人物,为了能在新闻舆论中占据优势地位,自然会与他们进行某种合作。
  举一些简单的例子,比如,某些官员愿意满足东林党的某种利益(提携东林党成员当官,或是给予某种经济支持),东林党就帮助他们树立美好的名声,让他们在追逐政治、经济利益时,拥有主动权。当然了,在同时,还可以丑化他们的政治对手。让他们的政治对手在竞争时,处于被动局面之中。

  而且,逻辑也是现成的。那就是,愿意与东林正人君子合作的人,愿意支持东林正人君子的人,自然都是君子;而那些与东林正人君子作对的人,自然都是小人。这种逻辑虽然霸道,但是显然能说通。当然了,前提就是先证明东林党就是正义的化身,是一切是非对错的标准。
  在这种背景下,东林党凭借可以操纵新闻舆论的力量,遂获得了足够的政治、经济发展空间。于是,东林大佬都迅速的崛起政治舞台。
  日期:2014-01-02 20:32:25
  最初,比较有远见的官员(凤阳巡抚、漕运总督李三才),发现了东林党所代表的这种力量,就开始积极与东林党合作。而东林党就开始为他大造舆论了,总而言之,李三才廉洁、能干,是帝国的栋梁之材。所以,他应该到帝国中央政府主持工作。

  如果东林党说顾宪成一类的人清廉云云,他们的政敌也许懒得去反驳。因为,顾宪成之类的人一直处于清水衙门,而且也比较注重名声,就算也有贪腐的行为,肯定也比普遍官员都轻微的多。
  问题是,李三才作为一个巡抚,而且还主管漕运那种肥缺,如果说他能保持清廉,那就好比说母猪也会上树一样。更主要的是,李三才实在不是清官,关于这一点,地球人都知道。
  在这种背景下,东林党的反对者,马上就揪住这件事,绝不放手。总而言之,大家一块证明李三才是一个大贪官;更间接证明东林党就是一个妖言惑众的团体。虽然李三才与东林党赌咒发誓,李三才是一个大清官;问题是,越来越多的证据都表明李三才就是一个大贪官。最后皇帝派人调查李三才,结果也证明李三才就是一个大贪官。
  我本来不敢这看这段历史。因为我以前认为,李三才变成大贪官,肯定是邪党集体诬陷的结果。只是,我后来关注了近一年的韩寒事件,我终于发现,李三才大约就是明代的韩寒。

  在网络时代,众多为民请命的公知,集体把一个半文盲硬要包装成一个天才文人;而且面对大家的怀疑,依然宁死不改口。总而言之,韩寒就是一个天才的文人,许多人出于不可告人的动机,硬要诬蔑韩寒。
  在网络时代,众多为民请命的公知,都敢干这种指鹿为马的事。在小农时代,众多为民请命的东林党,敢干那种指鹿为马的事,有什么奇怪?总而言之,东林党打死不改口;再总而言之,李三才是清官,只是因为大家诬陷,所以被说成了贪官。
  其实呢?关于李三才是不是贪官的争论,最后都惊动了皇帝,并且派人介入调查。结果呢?结论还是,李三才是贪官。关键是,史书盖棺定论,也不敢说李三才是清官。
  “才大而好用机权,善笼络朝士,抚淮十三年,结交遍天下。性不能持廉,以故为众所毁”。当然了,许多人依然愿意相信,李三才就是一个大清官,只因为太清廉了,所以才受到众多邪党的诬蔑,并给他捏造了许多腐败的事实。
  问题是,李三才并不是在东林党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而且,李三才是成长于明末腐败的官场上。他一路爬上凤阳巡抚、漕运总督的位置,而且在这个位置上干得风生水起,说他是清官,谁信呢?
  如果说,李三才与东林党合作,就是清官,且不说这种逻辑非常霸道,更主要是,这不是童话又是什么?
  日期:2014-01-02 20:34:39
  从李三才的事件,我们大约可以看出来,东林党运作的基础是什么。那就是,控制着新闻舆论的力量,与一些希望利用这种力量的官员互相勾结利用。最后呢?与东林党合作的官员,都得到东林党的美化;不与东林党合作的官员,都得到了东林党的丑化。于是,官场遂被分为两类人,一类是与东林党合作的好官,另一类是不与东林党合作的坏官。
  最初,东林党与大太监王安合作,让自己在政治上处于了主动位置;后来,他们的反对派,就与大太监魏忠贤合作,把东林党置于了被动的位置。如果说与大太监合作,就叫阉党,东林党其实也是阉党;邪党不过是照葫芦画瓢罢了。
  人们说起明末历史时,一说起太监,就是邪恶的代名词;问题是,大太监王安与东林党合作,马上就成了正义的化身。换而言之,谁说太监没好人?太监王安就是大好人啊!再换而言之,谁说与太监合作的官员就是坏人?东林党与太监合作,依然还是大好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