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评明帝国的灭亡》
第59节

作者: 泪痕春雨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1-01 19:40:24
  感谢途留余香 、号账涯天2013、枯声、SSforME 、无尽的恋、zhang38103 、韩hanhan123、凌晨0930、terry03 、王不招 、郗家彬、baoyujingxing网友支持,再更新一段。
  第四节  东林党出现的历史背景
  东林党,作为一种主导新闻舆论的力量出现,是建立在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信息交流比较频繁、普遍的基础之上。总而言之,随着交通、媒介的发展,一个能摆脱政府控制的、能够强有力操纵社会舆论的政治力量可以存在了。
  中国在十六七世纪时,开始具备这种基础。但是,当时的这种基础是非常薄弱的,所以这种力量想兴起,还必须得有一个必不可少的政治基础,那就是统治者比较开明。
  一切是显然的,东林党在万历、崇祯年间,一直都翻云覆雨;在魏忠贤统治时期,马上就销声匿迹了。为什么呢?因为魏忠贤不给这种力量存在的机会,于是,整个帝国都是响彻着厂臣公、厂臣不爱钱,厂钱就爱国爱民的声音。
  当然了,等伟大的康熙、乾隆皇帝开始统治时,东林党这种政治力量,也无法产生了。为什么呢?因为,伟大的康熙、乾隆皇帝是不给这种力量存在的机会。在这么伟大的时代里,一个人还要大肆非议皇帝、非议政府,肯定是不想活了。
  在万历年间,敢公然非议万历皇帝的人,敢公然非议明帝国政府的人那是伙矣!而且,这种人还常常可以在社会上拥有巨大的名声,一旦把握机会,还能因此进入政府部门工作。

  但是,在康乾盛世时呢?敢公然非议康熙、乾隆的人,通常都是会被政府法办的。
  面对这种事实,许多人总认为。万历皇帝太昏晕了,所以当时的人才会大肆的非议他;康熙、乾隆太伟大了,所以当时才没有一个人大肆非议他们。
  我实在奇怪,这得有多丰富的社会常识、历史常识,才能得出这种结论啊!
  不过也难怪,在东林党那种极尽歪曲历史真相的说词中,在满清近三百年的洗脑教育下,人们对社会、对历史的认识,自然都离奇的不可思议。

  就我的观点,一个被普遍人非议的政府,未必是一个罪恶的政府;因为,政府被普遍人非议,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证明,在它的统治下有所谓的言论自由。但是,一个被大家齐声赞美的政府,可以肯定是一个罪恶的政府;因为出现这种结果的方法,通常只有一个,那就是谁敢乱说话,是会被政府法办的。失去这种方法,我实在无法想象,一个政府会被大家齐声称赞的。
  日期:2014-01-01 19:41:28
  因为,东林党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洞悉了,谁控制新闻舆论,就意味着占据政治主动权。而且因为各种主客观原因,成功的把这种理念变成了现实。所以,我们看到的明末的历史就变得比较混乱了。
  因为,认为控制新闻舆论,就可以占据政治主动权的人。通常都是信奉戈培尔的一句话,谎言千遍就会变成真理(不论他们是否知道这句话),所以,他们在写历史时,通常都是极尽美化自己之能,而丑化自己政治对手之能。于是,政治斗争就变成了好人与坏,正义与邪恶斗争的童话故事。
  所以,我们翻开明末历史,就会发现一个基本事实。明末官场上,有两类官员,一类是忧国忧民的,一心为国为民就是不为自己的东林党;一类是只为了升官发财,全然不管国家兴亡百姓死活的邪党、阉党、阉党余孽。
  这本身就让人觉得,历史有些像童话故事了。更神奇的还在于,不论哪类官员得势,帝国无贪不官,无官不贪的局面从未改变过;不论哪类官员得势,帝国军事、政治、经济领域的现状,都没有得到过改善。这本身证明,所谓东林党如何之何;所谓邪党、阉党如何如之何,只是一种政治宣传的产物。
  当时的明帝国政府,虽然掌握着国家机器,但是基于种种现实的政治考虑,所以并没有强行压制任何异己的声音。
  最后,帝国的舆论导向,遂被以东林书院为中心的利益集团所控制了。于是,关于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负面新闻,关于政府的负面新闻,那是如潮水一样无可抑制。
  对此,简单的去看,这绝对是一个好事,因为这证明新闻舆论可以监督政府的工作了。问题是,操纵这种新闻舆论的力量,并不是如人们所期望的那样单纯。换而言之,这股力量有时就是在滥用这种权力,于是,政府的工作并没有因为他们的制约而变好,相反变得越来越来越坏。
  如果东林党一直都是存活于民间,或官僚社会下层,我还真不敢这样评论东林党。问题是,后来东林党成员遍布帝国政府,而且还在高层拥有着举足轻重的权力地位。所以,我就敢这样评论东林党了。

  比如,东林党操纵着社会的舆论;表面上是为国为民,结果呢?东林党成员的权力、地位,都不断的得到了提高;而且在某段时间,还让帝国政府“众正盈朝”(也就是东林党成员,遍布帝国重要职务)。而帝国政府呢?谁也不敢说,它比以前变得更好了。相反,因为他们的出现,帝国的官僚习气更重了。总而言之,大家遇事就知道扯淡,谁也不干正经事。
  日期:2014-01-01 19:42:57
  我们知道,在现代商品经济高度发达时,无论政府怎样强有力,也很难完全控制社会的舆论导向。但是,在明、清时代,政府如果一心压制舆论导向,虽然会造成一定的恶果,但是,政府肯定是能压制住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魏忠贤时期的文化管制看出来;也可以从康乾盛世时的文化管制看出来。
  从这层意义上,东林党的出现,是建立在主观、客观可遇不可求的众多因素之上。而东林党之所以让人感觉是正义的化身,仅仅是因为他们操纵了新闻舆论,并且他们宣传出来的东西,与满清的政治宣传合拍,所以我们看到的明末历史,就变成了一个童话故事。

  总而言之,明帝国皇帝、政府都昏晕、邪恶;所以,一个正义的、代表着国家、百姓利益的政治组织横空出世了。问题是,如果明帝国当时的皇帝、政府真的昏晕、邪恶,东林党靠什么存在呢?因为,魏忠贤一声令下,能让东林党销声匿迹,万历皇帝肯定也有这种能力。
  总而言之,明帝国曾现过一些愿意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正义之士;只是因为皇帝昏晕、政府昏晕,所以这些正义之士的愿望落空了。问题是,无论天启皇帝,还是崇祯皇帝,都曾重用过东林党,也让帝国政府出现众正盈朝的局面,问题是结果呢?恐怕也就是草驴换了一个叫驴。
  在网络时代之前。一个人如果在大陆长大,就会觉得,我朝太祖为代表的利益集团,是正义的化身;以蒋委员长为代表的利益集团,是邪恶的化身。当然了,如果一个人在台湾长大,他对这两个政治集团的认识,就会完全相反。至少从普遍意义上是如此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原因太简单了。因为大家都是只看到了一面之词。
  在网络时代开始后,大家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不同方面的史料。所以,人们可以看出来,他们都是根植于现实中的政治集团,谁也不是正义的化身,谁也不是邪恶的化身。

  其实呢?所谓的东林党与邪党(或阉党)之争,也是如此的。
  只因为东林党控制着话语权,所以我们后世看到的历史,大都是站在东林党视角去看历史。所以,我们就会觉得东林党是正义的化身,而所谓的邪党(阉党)就是邪恶的化身。
  其实呢?所谓的东林党与邪党(或所谓的阉党),并无本质区别。他们都是官僚集团的一部分。
  所以,我们分析明末历史时,应该持一个最基本的态度。那就是只看事实,不要被各种云遮雾罩的言论所迷惑。
  换而言之,我们应该把东林党或邪党(阉党)置于一个平等的位置上。用比较客观的眼光看待那段历史,如果在分析这段历史前,一开始就有了东林党是正义的化身,邪党(阉党)就是邪恶的化身,那我们永远无法看到这段历史的真相。
  日期:2014-01-01 19:44:11
  所谓东林党为国为民,无非是他们一直在积极非议帝国皇帝,非议帝国政府。

  问题是,如果非议政府,并没有显而易见的危险,相反还有显而易见的利益。那一个人、一个利益群体非议政府,就很难称得上什么真正的正义之举。
  比如,东林党普遍成员,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上位的。最后的结果呢?东林党不断混入官场,并且官职一再上升。
  而东林党因此承受的风险是什么呢?显然是非常低的,至少明帝国政府很少借此打击他们。
  在这种背景下,一个人非议政府,真有人们想象中那样了不起吗?显然是没有的!事实上,在这种背景下,所谓的政客都会干这种事的。

  也许有人会说,东林党为了与阉党相争,曾让阉党杀了好多人。其实呢?东林党在党争中,死于非命的人,也就十多个;而阉党在党争中,死于非命的却有二十多个。从这层意义上,当阉党比当东林党更危险。
  也许有人会说,加入阉党,意味着可以迅速升官;问题是,加入东林党,也意味着可以迅速升官呀。因为许多东林党人,也是顿则连升三级,一步登天。
  至于说邪党、阉党成员一心想当官、升官,是为了个人私利;而东林党成员一心想当官、升官,是为了救国救民,那真是人说人了,不装逼也死不了人。
  待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