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括德意志与西班牙的庞大帝国——哈布斯堡史话》
第32节

作者: 大军冯毅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1-02 08:25:07
  兰茨胡特爵位继承战争胜利结束,马克希密利安一世扬眉吐气,不过,作为作战经验丰富的统帅,他也看出了自家雇佣兵的不足之处,那就是,只有进攻的长矛大剑,却没有防护的盔甲。
  战争结束后,1504年,马克希密利安一世立即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他很快在哈布斯堡的传统封地蒂罗尔伯国首府因斯布鲁克开设了大型兵工厂,招募大批来自巴伐利亚的熟练工匠,开始大规模制造盔甲与火炮。因斯布鲁克坐落于阿尔卑斯山谷之中,濒临茵河,其名意为“茵河之桥”,该地铁矿资源丰富,水源充足,对于军火生产非常有利,因此,马克希密利安一世选择在这里开办兵工厂。
  作为当时最优秀的军事专家,马克希密利安一世对先进兵器有着强烈的兴趣,特别是其中的进攻利器大炮和防护利器盔甲。因斯布鲁克兵工厂生产的大炮,被马克希密利安一世用于组建帝国炮兵部队,而兵工厂生产的盔甲则更为优秀,由马克希密利安一世亲自设计,后世称之为马克希密利安式盔甲。马克希密利安式盔甲的特点,是研发出新的锻造方式和加工工艺,使得盔甲重量减轻而强度增加。

  具体一些说,马克希密利安式盔甲,以冷锻新工艺制造,其特点包括,其一,胸甲改进为整块铁板;其二,铁甲边缘卷边处理,使得边缘光滑不伤人,又增加了强度;其三,减轻铁甲重量;减少铁甲厚度,在铁甲上加工出条条铁棱,既减轻重量,又保持防御性能。
  马克希密利安一世的盔甲卷边处理,世代相传,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第三帝国的党卫军、国防军,仍继续采用;而铁甲上打造铁棱的技术,也一直在使用;现在美国大片里的机器战警与变形金刚,也与马克希密利安式盔甲一脉相承。
  马克希密利安式盔甲,采用了当时的最新科技技术,在当时的各式盔甲中,最坚固也最轻便 但是工艺复杂 价格高昂。
  十五世纪末,在欧洲又兴起给战马披铁甲的习惯,且是使用全铁板制成的座骑铁甲,对此也是马克希密利安一世贡献最大。

  经过马克希密利安一世的精心打造,“武装到牙齿”的全新铁甲兵,出现在十五世纪初的欧洲战场。
  1508年2月,志得意满的马克希密利安一世,由教皇尤利乌斯二世授予神圣罗马皇帝尊号,马克希密利安一世开创了这样的先例,当选罗马人民的国王之后,即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无须再去罗马接受教皇加冕。
  马克希密利安一世称帝之后,意大利半岛战事再起,之前,曾调停哈布斯堡与瑞士联邦战争的米兰公爵卢多维科?斯福尔扎,在调停成功之后,在德意志雇佣兵部队的帮助下,打回意大利,一举收复米兰公国。
  法国派出军队反攻,此时,德意志雇佣兵已经返回,剩下瑞士雇佣兵不给力,结果卢多维科·斯福尔扎被法军生擒,法军再夺米兰。米兰公国在意大利半岛的最强对手威尼斯共和国,趁机大肆扩张。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威尼斯的扩张,使得昔日盟友法国与之翻脸,对威尼斯开战,法军于1509年5月大破威尼斯军队,夺占了威尼斯在伦巴底一带的领地。
  法国在意大利北部的再度扩张,引起了欧洲各国的警惕。1511年10月,教皇国、西班牙王国、英格兰王国与威尼斯共和国再度组成反法同盟。
  日期:2014-01-02 08:25:32

  法国国王路易十二并不惧怕,他派他的外甥、法军骁将、内穆尔公爵加斯东·德·富瓦,接手指挥驻意法军。加斯东统领法军之后,立即挥师南下,率两万八千法军,携带五十门大炮,大举进攻教皇国与西班牙的联军,势如破竹,人称“意大利霹雳”。
  加斯东的法军占领了意大利北部的大片地区之后,又向南围攻拉韦纳,诱使西班牙的军队来援。如果拿下拉韦纳,则法军可以直取教皇国首都罗马。教皇尤里乌斯二世陷入恐慌之中,他施压要求西班牙统帅、那不勒斯总督雷蒙·卡多纳把反法盟军集中到拉韦纳,务必在此地阻止加斯东率领的法军继续前进。
  卡多纳率西班牙军队前往拉韦纳解围,并在法军围城部队附近设置了牢固的防御阵地。
  1512年4月11日,双方在拉韦纳展开激战,残酷的拉韦纳会战爆发。此战,由于帝国暂时还未加入反法同盟,马克希密利安一世并未出兵,因此,他一手打造的德意志雇佣兵成为法国军队的主力,这就是雇佣兵的特点,当无仗可打时,皇帝也就不再支付军费,那么,谁出钱,雇佣兵就给谁卖命,德意志雇佣兵就这样成了法国军队的主力。
  自英法百年战争后期取胜,半个世纪以来,法国炮队已经名扬天下,而马克希密利安一世则使盔甲的制造技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新境界,法国军队中的德意志重装步兵一身闪闪发亮的全身钢铁盔甲,战场上一片银光闪闪,在阳光照射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辉。法军中的炮兵、骑兵和德意志雇佣兵,装备精良,士气高昂。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