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啸九州——五胡乱华300年实录》
第33节作者:
拓跋敕勒川 此时,王弥还以为石勒不知道他的阴谋,就继续麻痹石勒,给石勒写信说:“听说您擒获苟晞并任用了他,您真有君王的博大胸怀啊!让苟晞在您左边辅佐,如果我在您右边辅佐的话,平定天下就指日可待。”石勒对张宾说:“王弥位高职重却语言谦卑,看来他真得是想谋害我啊!”张宾也连连点头,劝石勒先下手为强。此时,王弥军队的整体实力已经不如石勒,张宾建议石勒乘机攻打他。但石勒却另有打算。一方面他与王弥眼下依然是汉国的将领,同室操戈又没有恰当的理由。另一方面,石勒还想谋夺王弥的军队。
当时石勒正与“乞活”军首领陈午在蓬关交战,这乞活军是司马腾当年划拉一帮乞丐组建的,本想用来对付匈奴兵,结果司马腾自己先完蛋了,这伙乞丐便发展成独立强大的武装。
与此同时,王弥也与另一伙势力刘端紧张对峙着。张宾觉得这是个好机会:“您平常恐怕得不到引诱王公的便利条件,现在上天把王公交给我们了。陈午这小子,不值得忧虑;王公却是人中豪杰,应当尽早除掉。”
石勒听从了张宾的建议,带兵袭击刘瑞,把他杀掉了。
石勒帮自己解围,王弥感激不尽,反过来被石勒麻痹了,暂时打消除掉石勒的念头。但石勒却一直在寻找机会。
这年十月,石勒在己吾县(今河南宁陵西南)摆下了鸿门宴,邀请王弥参加。王弥的部下长史张嵩劝他别去,但王弥还是慨然赴宴。与项羽不同,石勒抓住了这次机会。趁王弥喝酒喝得高兴时,石勒突然出手杀掉了王弥,然后兼并了他的军队。又表奏汉主刘聪说王弥反叛。刘聪很生气,派使者责备石勒“擅自害死朝廷重要辅佐官员,心中没有君主”。但刘聪已经控制不了石勒,所以还是给石勒封了镇东大将军等职,来安抚石勒。
日期:2015-01-23 16:32:39
三、
刚杀掉王弥,吞并了他的军队,石勒身边却出现一个极大的危险。前面说了,石勒先后打败王赞和苟晞,然后强迫他们加入自己的团队。可这入伙的邀请太急躁,也太勉强了。两个晋国的官员凑到一起后,开始合计造反,干掉石勒。所幸,石勒也不是笨蛋,及早发现两个伙计的阴谋,先动手杀掉了他们。
天下大乱后,晋国的百姓、达官贵人们纷纷逃往南方。
八王之乱初起时被灭门的老臣卫瓘,他有个孙子叫卫玠,前面说了这位卫玠是潘安之后,有一位著名美男子。这位美男子也随逃难的人流来到了南方。按理说,此时的百姓因为国破家亡应该悲痛不已才对,但他们仍然不忘追星。卫玠的到来令无数的粉丝疯狂,甚至忘记了国破家亡的悲痛,纷纷围观他,保安保镖啥的都无法阻拦这些疯狂粉丝,结果大帅哥被推搡拥堵,估计还有许多大妈趁机揩油,弄得大帅哥衣不遮体,回去便生病了,没多久就呜呼哀哉了。
为鸡起舞的主人公之一祖逖也逃往南方了,不过带着乡里乡亲几百来户人家逃亡的,路上多次遇到盗贼劫掠,祖逖靠自己的勇猛和智慧化险为夷。大家送给他一个尊称——“行主”。顺利到达南方后,司马睿为表彰他的功绩,将其封为徐州刺史。
闻鸡起舞的另一位主人公刘琨却留在了北方,继续苦战着。
汉皇刘聪先后攻下洛阳、长安后,又席卷山西全境。刘琨退守晋阳城,遭到匈奴兵的围攻,眼看城池不保。
一天晚上,刘琨在城头上巡视,看着疲惫的官兵们感叹大势已去,看着城下的匈奴士兵们,刘琨突然想起“四面楚歌”的故事,顿时灵机一动,叫来几个会吹胡笳、会演奏胡人乐器的官兵,大家组建了一个小小乐队,在夜色下合奏苍凉悲怆的胡人曲调。
官兵们想起国破家亡自然相当投入,曲调也格外动人,城下的胡人士兵听到了熟悉的乡音纷纷内牛满面,失去了战斗力。
汉皇刘聪自然知道四面楚歌的典故,一看眼下的形势不妙,慌忙率兵撤退。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一曲胡笳救孤城”。
刘琨守住了北方一隅,很多无法逃往南方的百姓纷纷到他这里来避难,这些百姓不光有汉族人,也有其他少数民族,比如竭族人。竭族人的外貌与其他人迥然不同,站在人群中格外显眼,因此很容易受到老百姓的围攻。一个老太婆和一个少年正被人围攻的时候,刘琨及时救下了他们,仔细一问,他们竟然是石勒的母亲和侄子。
于是,刘琨决定好好利用这个筹码。
刘琨命人护送石勒的母亲和侄子到石勒军营,并给石勒写了一封信说:“将军用兵如神,所向无敌,之所以在天下周游不定而没有立足之地,百战百胜却没有一点儿功劳,完全是因为依附于叛逆者的缘故。”刘琨对石勒拍了一通马屁,然后想招降纳叛,授予石勒侍中、车骑大将军,兼护匈奴中郎将等职务,封石勒为襄城郡公。
石勒没文化,但也不那么好忽悠,他客气地回信:“从事建功立业的大事,道路不同,不是迂腐的儒生可以了解的。您应当为自己的朝廷保持发扬气节,我是夷人难以为你效劳。”从回信中可以看出,石勒此时已经有了王图霸业的理想了,不要说投靠晋国,匈奴汉国也只是他暂时落脚的地方而已。石勒用厚礼招待了刘琨的使者,然后送给刘琨名马、珍宝等物品作为报答。而且在接下来的几年来,石勒从未主动与刘琨为敌。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