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评明帝国的灭亡》
第48节

作者: 泪痕春雨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12-27 20:22:14
  张居正死后,受到了明帝国政府的清算,我们通常总是从万历皇帝的个人爱憎上寻找答案。其实,就我理解,这是永远也无法找到答案的。
  因为,张居正是正常死亡的,而且死后时,还获得了很同的荣誉。更主要的是,死人是无害的。万历皇帝和一个死人过不去,又是为了哪般呢?
  如果继续推崇张居正,对自己有利,一个皇帝真会为了从前的某些细小过节(张居正与他私人之间,以前有一些小矛盾),就不遗余力的打击已死的张居正吗?从童话故事里看,皇帝应该是会的;问题是,在现实社会中,就傻子,也不会干这种事。
  明帝国是一个高度成熟的官僚社会,所以,官员势力再大,也无法对皇帝构成威胁(关于这一点,我们只看看所谓的权臣、权阉,都是让皇帝轻轻一挥手,就灰飞烟灭可以看出来)。所以,皇帝实在缺乏为了维护权力,就不遗余力打击张居正的动机;更何况张居正已死了。
  如果说皇帝是为了钱(因为皇帝抄了张居正的家),我们必须得知道,皇帝打击张居正的损失有多大?
  最保守的估计,皇帝彻底否定张居正,会让自己一年损失600万两白银的收入;如果往大了说,有可能就是接近1000万两白银的收入。从这层意义上,皇帝如果为了钱,就更没有理由打击张居正了。
  也许有人会说,我说得太夸张了。我们不妨看下面一个事实。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故太师张居正被参是从这一件事情开始的。皇帝下了一道诏书,内称,过去丈量全国的土地,出现了许多不法的行为。主要是为地强迫田主多报耕地,或者虚增面积,或者竟把房屋、坟地也列入耕地,而地方官则以此争功。鉴于弊端如此严重,那一次丈量不能作为实事求是的税收依据”。
  上面这一段话出自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相关内容出自《神宗实录》页2378、2530、2732。

  我们不要认为这道诏书,只是为了否定张居正的功绩,因为这一道诏书,意味着把张居正清查出来的1.8亿亩耕地,大部分都一笔勾消了。
  而且,明帝国政府在加辽饷时说,每亩纳税一分二厘,可以收650万两白银。只要我们简单的算一下这道算术题,就可以知道。帝国在册需要纳税的田地共有5.4亿亩。从这层意义上,皇帝这道诏书可不是说着玩的,因为,张居正清查土后,帝国在册需要纳税的田地共有7亿亩,现在只剩下5亿多亩,本身就证明张居正清查土地的结果,绝大部分都作废了。
  而一笔勾消这1.8亿亩耕地,意味着什么呢?显然意味着,皇帝把一年600万两白银,甚至接近一千万两白银的收入,一笔勾消了。
  日期:2013-12-27 20:23:00
  明帝国收税的标准,“凡官田亩税五升三合五勺,民田减二升,重租田八升五合五勺,没官田一斗二升”
  我们按最低的标准算,民田三升三合五勺算。
  一石188斤;一升是多少斤呢?1.88斤。三升三合五勺多少斤呢?6.3斤。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来,明帝国的赋税标准,大约就是每亩十斤左右的样子。
  我们再推回石的单位,三升三合五勺等于多少石呢?应该是0.0335石。1.8亿亩可以收多少石赋税呢?603万石,折合成银子,也就是相当于603万两。要知道,这都是按最低收税标准计算的。如果取高的标准呢?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皇帝否定张居正时,肯定也是咬着牙在说话。因为,这等于让一个公司老板,亲手把公司已到手的、大笔的、固定利润让了出去。你觉得,有几个老板,会用非常轻松的态度做出这种决策?

  不要说皇帝与张居正并无深仇大恨,最多也就是私人之间鸡毛蒜皮的矛盾罢了。就算皇帝与张居正有深仇大恨,如果推崇张居正就可以让自己每年多收600万两白银,甚至接近1000万两白银的收入,皇帝也会推崇张居正的。
  因为,死人是无害的,推崇一个死人,而能让自己获得好的名声,还能让自己获得这样巨大实利。你觉得,除了圣人和货真价实的傻子,谁会拒绝这样做呢?
  问题是,事情并没有这样简单。
  因为,皇帝账本上掌握的纳税田地越多,官官员收税的难度就越大,而且收黑钱的空间就越小。所以,官僚集团自然会联合起来证明,皇帝手上拿的账本有水份,而且水份大的去了。更何况,帝国政府在清查土地时,本身就是存在许多舞弊行为。
  说得具体些,当皇帝拿着新账本要求官员交税时,官员自然会用类似的理由去拒绝;总而言之,您拿的账本,都是官员为了邀功,不顾百姓死活,而故意以少报多的结果。如果您拿这种账本,要求我们向老百姓收税,我估计会逼死很多老百姓的;所以,相关的税收任务,打死我们,我们也无法完成。当然了,您如果不顾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非要我们这样往死逼老百姓,我们也是没有办法拒绝的。

  问题是,话说到这个份上,皇帝哪敢逼官员这样干呢?因为,这句话的潜台词,只要皇帝你不怕逼死老百姓,咱们就这样干。皇帝自然知道,官员这不是在恐吓他,因为你真敢继续逼他们,你就得承担逼死成千上万老百姓的罪责。逼死成千上万的老百姓,也许是小事,万一把帝国弄得翻了船呢?
  日期:2013-12-27 20:24:04
  而且,官员在证明皇帝的新账本有问题时,理由也是无可辩驳的。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皇帝喜欢听粮食大丰收,下面就有人敢喊亩产万斤!张居正喜欢听帝国隐藏的田地很多,下面就有人敢把一亩地当两亩地的报;总而言之,一些心肠黑尽官员,为了自己可以讨得上司欢心,从来也是不顾老百姓死活的。
  再总而言之,皇帝喜欢听粮食大丰收,下面就有王八旦跟着高呼亩产万斤。结果呢?据说饿死了三千万。张居正喜欢听帝国隐藏的田地多的是,下面就有王八旦跟着高呼,我们又清查出了大量隐藏的土地。问题是,如果你真相信这种数字,肯定也会逼死成千上万的老百姓。
  这种说词,听起来似是而非。
  如果皇帝就一根筋,在评价官员好坏时,自然会觉得,谁查出来的田地多,谁就是好官;谁收的税多,谁就是好官。问题是,皇帝如果还有一根筋,自然会觉得,一切没有这样简单。

  就好像我朝太祖,坐在上面,一听某个官员说亩产万斤,就觉得这个官员工作认真;一听某地官员说亩产八百斤,就觉得这个官员不好好工作。那可坏事了!因为那个敢报亩产万斤的官员,那个能交上最多税的官员,实际上最是个王八旦,因为他纯粹就是了讨好上司,连做人的底线也没有了。
  如果坐在万历皇帝的位置上,一听某个官员说清查出一万亩隐藏的田地,就觉得这个官员工作认真,一听某个官员说只查出八百亩隐藏的田地,就觉得这个官员不认真工作。那肯定也会坏事的。
  帝国政府清查出了1.8亿亩的田地,这些田地是怎样查出来的?如果只是各级官员为了讨好上司,而不顾老百姓的死活,把三亩地当四亩地的报,这种官员就是拉出去枪毙十回,也是活该。因为,皇帝如果真按他报上来的账本,逼着官员收税,那得逼死多少老百姓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